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94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44篇 |
预防医学 | 17篇 |
药学 | 8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GC-MS法检测球花石斛花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球花石斛花中挥发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回流法从球花石斛花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球花石斛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共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有亚油酸(51.82%)、亚麻酸(10.056%)、棕榈酸(9.282%)、硬脂酸(4.579%)、8-羟基-4,7-二甲基香豆素(4.727%)、6,7-二甲氧基香豆素(3.083%)、二十三烷(4.490%)等。结论该文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球花石斛花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研究。 相似文献
92.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ABCB1 C3435T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CNKI、VIP和WanFang Date数据库,纳入关于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ABCB1 C3435T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n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4024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ABCB1 C3435T多态性与血小板活性相关[CT+CC vs.TT:OR=1.66,95%CI(1.21,2.29),P=0.002;TT vs.CC:OR=0.60,95%CI(0.43,0.85),P=0.004;T vs.C:OR=0.79,95%CI(0.66,0.93),P=0.02];ABCB1 C3435T多态性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发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携带ABCB13435C等位基因的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活性较TT型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3.
介入螺旋电吸式祛栓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梗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用Straub螺旋电吸式祛栓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例患者经CT和肺动脉造影确诊为大面积肺血管栓塞.所有患者均有急性肺梗死的症状.采用Staub Rotarex对5例患者进行了经皮机械祛栓,1例使用了辅助局部溶栓.结果 所有患者在技术上和临床症状改善上均取得了成功.机械祛栓后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从(41.8±7.9)mmHg降低至(30.7±8.5)mmHg(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从(56.6±9.3)mmHg增加至(85.8±5.0)mmHg(P<0.01).血氧饱和度(SaO2)从(79.0±4.3%)升至术后的(92.8±3.5)%(P<0.01).结论 初步经验显示Straub螺旋电吸式祛栓术在急性大面积肺梗死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考察用氯化钠注射液(NS)和5%葡萄糖注射液(5%GS)调配的29种中药注射剂成品输液的物理性质,为中药注射剂成品输液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7—12月按照临床常用给药剂量与药物浓度,29种静脉用中药注射剂于洁净环境下用NS或5%GS调配,考察室温(20~23℃)4 h成品输液性状、丁达尔效应、浊度、色度、不溶性微粒、pH、550nm与420 nm吸光度[D(λ)550 nm与D(λ)420 nm]等物理参数及其变化。成品输液为澄明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不产生气体、不产生结晶或沉淀、不产生丁达尔效应、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与0 h比较,浊度变化<0.5 NTU、pH变化<1.00、D(λ)550 nm变化<0.010、无色成品输液D(λ)420 nm变化<0.040,判断成品输液质量符合要求。结果 29种静脉用中药注射剂分别用NS和5%GS调配成58种成品输液,其中用NS调配苦黄注射液立即产生弱丁达尔效应;用NS调配冠心宁注射液、苦黄注射液、...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的多种成像方式对胃肠源性急腹症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胃肠源性急腹症患者的MDCT影像资料,采用后期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建立多种不同成像,并与临床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MDCT诊断正确率为94.7%(72/76),其中55例肠梗阻误诊2例,8例消化道穿孔误诊1例,7例缺血性病变均诊断正确,6例炎症性病变误诊1例.结论 MDCT检查安全、简便,是临床诊断胃肠源性急腹症的可靠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本研究对犬经心脏脑组织灌流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固定效果。方法:7只比格犬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只,经心脏灌流法3只,改进灌流法3只。使用改进灌流法的实验犬在麻醉后行全身肝素化,穿刺股动脉后,在透视引导下经股动脉将导管插至一侧颈内动脉作为流入道,开放右心耳作为流出道,并结扎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先灌注生理盐水,后灌注4%多聚甲醛。灌注结束后取出脑组织进行HE染色与电镜观察。结果:相比传统经心脏灌流法,改进灌流法的脑组织细胞自溶现象明显减少,且更加省液、省时。结论:改进后的灌流方法提高了犬脑组织固定效果,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大动物脑组织灌流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与6~24 h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90 d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发病后6~24 h内于我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根据国际准则采用Simpson双平面法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上评估LVEF,LVEF < 50%即定义为LVSD。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6分定义为不良功能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LVSD与90 d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共计纳入了107例患者,其中26例(24.3%)术后出现了LVSD。多因素分析显示,LVSD(OR = 4.206,95%CI:1.357~13.035,P = 0.01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基线评分高(OR = 1.234,95%CI:1.114~1.367,P < 0.001)、再灌注不良(mTICI 0~2a) (OR = 4.388,95%CI:1.373~14.023,P = 0.013)是90 d不良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 = 1.081,95%CI:1.005~1.161,P = 0.035)、LVSD (OR = 3.783,95%CI:1.029~13.911,P = 0.04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基线评分高(OR = 1.109,95%CI:1.026~1.198,P = 0.009)是90 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LVSD与6~24 h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 d不良预后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估采用经左侧远桡动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我中心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经左侧远桡动脉行TACE的患者15例,对穿刺成功率、置鞘成功率、穿刺点渗血或血肿、动脉夹层、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 结果15例患者均穿刺成功,14例患者穿刺后成功置入鞘管,置鞘成功率93.3%,1例患者由于动脉痉挛,导丝无法通过血管最终转为股动脉入路手术。术后1例患者发生穿刺点渗血,未见动脉夹层或闭塞等并发症。 结论初步经验显示经远桡动脉入路行TACE是安全可行的,未来还需大样本病例证实。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环九肽CGRRAGGSC对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的显像研究?方法:环九肽CGRRAGGSC通过连接螯合剂DTPA与放射性核素99mTc螯合;纸层析法检测99mTc-DTPA-CGRRAGGSC的标记率和稳定性;免疫荧光检测DTPA-CGRRAGGSC和乳腺癌细胞MCF-7结合能力;经荷瘤鼠瘤体内分别注射剂量为1.85 MBq/0.05 mL的99mTc-DTPA-CGRRAGGSC?99mTcO-4和99mTcO-4+DTPA-CGRRAGGSC,分别于注药后0?0.5?1.0 ?2.0?3.0?4.0 h进行SPECT静态显像?免疫组织化学评估IL-11Rα表达?结果:成功制备99mTc-DTPA-CGRRAGGSC,其标记率达到95%以上,在PBS和血清中37℃下放置12 h时放化纯仍有90%以上;DTPA-CGRRAGGSC和乳腺癌细胞MCF-7显著结合;经荷瘤鼠瘤体间质内注射99mTc-DTPA-CGRRAGGSC后4 h,肿瘤组织的放射性仍未消退,而瘤体间质内注射99mTcO-4和99mTcO-4+DTPA-CGRRAGGSC在0.5 h时肿瘤间质内放射性明显消退?乳腺癌组织IL-11Rα有较高的表达?结论:99mTc-DTPA-CGRRAGGSC对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具有靶向特异性,为进一步利用治疗性核素标记CGRRAGGSC对高表达IL-11Rα的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SW48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25、50和100 μmol·L-1黄芩苷组,采用CCK-8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Ⅴ-FITC和DAPI染色观察SW480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caspase 3和caspase 9表达水平。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0和100 μmol·L-1黄芩苷组SW480细胞增殖活性在24、48和72 h均明显降低( P<0.01),25 μmol·L-1黄芩苷组SW480细胞增殖活性在48和72 h明显降低( P<0.01)。50 μmol·L-1黄芩苷作用48 h时SW480细胞处于早期或晚期凋亡状态,细胞核呈浓缩和破碎状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50和100 μmol·L-1黄芩苷组caspase 3和caspase 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5或P<0.01),Bcl 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0.05或P<0.01)。结论:黄芩苷可以诱导SW480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途经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