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HCC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均采用TACE治疗,联合组在栓塞乳剂中加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比两组近期有效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不良反应、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7.69%(15/26)、84.62%(22/26),对照组RR和DCR分别为34.62%(9/26)、73.08%(19/26),两组RR(x^2=5.237,P〈0.05)和DCR(r=4.284,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CE术后第7,14,28天,联合组和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率94.23%(49/52),联合组术后1,2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TACE术中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血清VEGF水平上升,提高近期RR和DCR,抑制VEGF可能减少肿瘤近期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CT证实的8例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8例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均有脑皮层不同程度的脑回样或条带状钙化,4例伴病侧大脑萎缩,3例伴病侧颅板增厚,1例合并眼部脉络膜血管瘤和侧脑室脉络丛增大。8例均出现与CT表现相对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CT能准确诊断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综合介入法连续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经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及临床证实的ANFH130例,首先进行经动脉介入治疗,3d后行股骨头经皮髓芯减压术,同时行经皮介入外置管治疗,保留外引流管一周。疗效评定指标:治疗前后动脉数目和静脉回流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变;X线平片、MRI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于治疗后1a复查X线平片显示45例骨质完全修复,85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DSA显示107例动脉数目明显增多,10例动脉数目略多,13例无变化;静脉回流时间变化,128例静脉回流加快,2例静脉回流无变化;MRI显示118例骨髓水肿消退,12例残留散在小斑点状骨髓水肿信号病灶;临床症状,67例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大部分缓解34例,部分缓解29例,其临床症状改善率100%。结论综合介入法治疗ANFH,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促进股骨头坏死区的修复和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34.
MSCT肺动脉血管成像诊断肺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源义  万兵  刘四斌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54-135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SCTPA)诊断肺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41例肺血管病变的MSCTPA影像表现,图像后处理包括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hin-MIP)、多平面重组(MPR)。结果:全部病例依据直观的二维、三维重组图像得以明确诊断,其中获得性肺血管病21例,包括肺动脉栓塞19例,肺动脉瘤2例;先天性肺血管病20例,包括肺动静脉瘘14例,肺隔离症3例,动脉导管未闭并发肺动脉瘤1例,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2例。结论:MSCTPA结合二维、三维图像重组技术能全面、直观地显示病变全貌,对肺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可取代有创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巨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5例巨大肝癌(直径≥10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共26例作为观察组,单纯采用TACE治疗的患者共37例作为对照组1,单纯采用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共22例作为对照组2。Kaplan-Meier法绘制三组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比较三组的中位生存期、生存率、中位肿瘤进展时间,观察并对比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3个月(95%CI:10.1~22.3个月)、10.4个月(95%CI:7.2~13.5个月)、6.2个月(95%CI:4.2~5.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2年、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6.5个月(95%CI:3.2~10.4个月)、3.2个月(95%CI:1.6~5.5个月)、2.3个月(95%CI:1.2~3.4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巨大肝癌可以延缓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MSCTA和DSA对肝脏肿瘤血管评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脏肿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肝脏肿瘤患者采用MSCT血管成像(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两种方法,对肝动脉、门脉及重要的肝脏血管变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0例中MSCTA观察到12例动脉变异,包括8例肝右动脉的改变,3例肝左动脉的改变,1例腹腔干过早分叉。动脉门脉瘘4例,门脉癌栓3例。30例同时行DSA检查,动脉的数量和所有动脉血管的变异均与MSCTA的结果相一致(准确度96.7%,敏感度92%,特异度100%)。结论:MSCTA能提供有价值的肝脏血管信息,在肝脏肿瘤外科手术或介入术前可作为一种无侵袭性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7.
综合介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综合介入法连续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X线平片、CT、MRI检查及临床证实的ANFH 130例病人,首先进行经动脉介入治疗,3 d后行股骨头经皮髓芯减压术,同时行经皮介入外置管治疗,保留外引流管1周.观察治疗前后动脉数目和静脉回流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变,并行DSA、X线平片及MRI定期随访.结果 治疗后1年复查显示:①X线平片随访结果,45例复查显示骨质完全修复,余85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②DSA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显示动脉数目的 变化,107例动脉数目明显增多,10例动脉数目略多,不增多13例;静脉回流时间变化,298例静脉回流加快,2例静脉无变化.③MRI随访结果:118例显示骨髓水肿消退,12例显示残留散在小斑点状骨髓水肿信号病灶.④临床症状随访结果:67例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大部分缓解34例,部分缓解29例,未改善0例,其临床症状改善率100%.结论 综合介入法治疗ANFH,是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疗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CT导引下经皮瘤巢毁损治疗的适应证,并判断其疗效。材料与方法:17例骨样骨瘤,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8~31岁。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局部浸润麻醉,应用骨钻针切除病变。17例在钻切处注入无水酒精5ml。结果:17例病人术后疼痛症状全部消失,17例全部准确穿刺到位,疗效肯定,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骨样骨瘤CT导引下经皮瘤巢毁损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9.
刘江泽  万兵  魏嵬  熊远奎  刘四斌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31-1334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同步放疗、静脉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方法:156例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放化疗组77例,化疗与放射治疗同步进行。介入组79例,采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第二天行放疗,介入2个周期。放疗总剂量60~70G,6~7周完成。所有患者3~4周后采用长春瑞滨、顺铂或依托铂苷、顺铂方案,共化疗2~4个周期。结果:两组病例全部完成治疗计划。介入组CR 39.2%,PR 46.7%,有效率(CR+PR)85.9%,中位生存期为23.3个月,1、2、3年生存率为79.7%、49.4%、26.6%。对照组CR 25.9%,PR 38.9%,有效率(CR+PR)64.8%,中位生存期为15.8个月,1、2、3年生存率为63.6%、31.2%、13.0%。介入组与对照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合放疗、静脉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能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0.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由Bonetti等[1]于1991年根据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首次报道并命名,指血管周上皮样细胞来源的间叶组织肿瘤,该肿瘤发生于肝脏罕见。本文收集6例经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