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利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401-1402
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8例新生儿应用静脉留置针的非正常拔管原因,以延长平均置管时间。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5月收治的108例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分析对策。结果:10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正常拔管52例,非正常拔管56例,其中静脉炎17例(30%),套管针脱落13例(23%),套管堵塞18例(32%),体液渗漏或组织坏死8例(15%)。结论:提高穿刺技术,选择合适的静脉,患儿家长及患儿的配合是延长平均置管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检查4种不同培养液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的效果,建立一种基于临床移植需要的分离、培养人BM-MSC的方法,为BM-MSC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采用Ficoll Paque细胞分离液从16例新鲜成人骨髓穿刺液中分离BM—MSC,分别用含10%脐带血血清、胎牛血清、成人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和MesenCuh培养液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以成骨诱导体系及脂肪诱导体系分别诱导各组BM-MSC定向分化,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免疫表型及免疫化学染色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种培养液都能从成人骨髓液中分离培养出BM—MSC,脐带血血清组和Mesen Cuh组培养的BM—MSC在增殖数量和速度上相似,但均优于FCS组和AB型血清组。脐带血血清组和Mesen Cuh组培养的BM-MSC表达CD29、CD73、CD105的阳性率比FCS组和AB型血清组高(P〈0.05),而CD31阳性率低于FCS组和AB型血清组(P〈0.05),脐带血血清组和MesenCuh组培养的BM—MSC诱导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阳性率高于FCS组和AB型血清组(P〈0.05)。结论:4种不同培养液能够从成人骨髓液中分离出BM—MSC,脐带血血清组和MesenCuh组培养的BM-MSC的纯度和体外诱导分化能力比FCS组和AB型血清组高,含有脐带血血清的培养体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有实验表明移植心肌梗死区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达到修复梗死心肌并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单位: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对象:选择2004-06/2006-12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6例,女11例,年龄34~74岁,平均(61±9)岁;纳入标准:①入选发病超过6h。②心电图、酶学动态的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③心功能在Ⅰ~Ⅱ级之间。④发病后急诊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梗死相关血管血流恢复至TIMI3级。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方法:手术过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周后经皮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通道,用指引导丝将微灌注导管送入支架内后,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经微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梗死血管远端。术后评价:移植前、后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评估;移植前和移植后6,12个月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恢复及并发症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②24h动态心电图评估结果。③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患者2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术后6,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灌注缺损指数均低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态心电图结果:患者均无新的心律失常类型出现,无心律失常的增多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③随访评估:经冠状动脉内移植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无患者支架内狭窄。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产后胎儿附属物(小块胎盘、副胎盘、胎膜)残留,是引起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的主要因素,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产妇生命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86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预防膀胱痉挛,比较2组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舒适度。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膀胱痉挛的持续时间、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时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理、心理方面的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护理干预的盲目性,减少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脐带血清等4种不同培养体系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效果,建立一种适合临床移植需要的人BM-MSCs培养方法.方法:从20例新鲜成人骨髓穿刺液中分离BM-MSCs,分别用含10 %脐带血清、胎牛血清(FCS)、成人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和MesenCult培养基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成骨诱导体系及脂肪诱导体系分别诱导各组BM-MSCs定向分化.结果:采用4种培养体系都能从骨髓液中分离培养出BM-MSCs,脐带血清和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在增殖数量和速度上相似,而优于FCS和AB型血清组.脐带血清和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表达CD29、CD73、CD105的阳性率比FCS和AB型血清组高(均P<0.05),而CD31阳性率低于FCS和AB型血清组(P<0.05),脐带血清和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诱导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阳性率高于FCS和AB型血清组(P<0.05).结论:脐带血清与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的纯度和体外诱导分化能力相似,优于FCS和AB型血清组,脐带血清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利华 《热带医学杂志》2014,(11):1502-1504
目的了解全州县中学生及中学教师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及对艾滋病相关态度情况。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广西省全州县4所中学师生,采取匿名自填式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学生有效问卷1 783份,教师有效问卷182份。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7.0%,对基本知识和三大传播途径认知清楚,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大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防治持正向积极态度,但歧视现象仍然存在,62.9%的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中学教师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1%,大部分问题知晓率高于学生,但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不高,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优于学生但仍存在歧视现象。结论全州县中学师生对艾滋病有较好的认知,但部分知识态度情况有待提高,应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影响医院门诊病人就诊费用的因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门诊病人费用的基本情况及影响门诊费用的相关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控制门诊费用的对策,本选取某医院的22717例地方门诊病人的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为患的年龄性别,费用报销形式,就诊科室,是否初诊等。  相似文献   
19.
对晕船、不晕船现役潜艇人员各30名做旋转后眼震电图检查。结果表明:晕船组前庭性眼震的慢相角速度均值及总值都比不晕船组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晕船组的后相眼震发生率高、发生次数多,与不晕船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晕船组后相眼震的慢相角速度总值高、持续时间长,与不晕船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上述结果为将该项检查实际应用于筛选潜艇人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N14是否有致胃肠溃崭作用。方法 对正常大鼠进行连续ig给药7 d.1次·d^-t并与阿斯匹林、吲哚美辛进行对照.剂量分别为N14,25,50,100mg·kg^-1,阿斯匹林25,50.100mg·kg^-1,吲哚美辛1.25,2.5,5mg·kg^-1.结果 N14组与溶媒对照组的结果相近.各大鼠均无明显胃肠溃疡发生,阿斯匹林有明显致胃溃痔作用(P<0.05),吲哚美辛有非常明显的致胃溃汤作用(P<0.01).结论N14对胃肠遭无致溃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药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