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5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RB)破坏的保护作用.方法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药物对照组及药物干预组.建模2w的糖尿病大鼠用于实验.药物干预组玻璃体腔内注入Bevacizumab,注药后1 w,采用EB法测定BRB破坏程度.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标准化EB质量分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糖尿病药物对照组相比,药物干预组大鼠视网膜标准化EB质量分数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出现BRB破坏;抗VEGF抗体Bevacizumab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BRB破坏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02.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口服液配合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均采用钻孔引流术,同时加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结果:18例术后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和血肿,继续服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2个月后基本吸收。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配合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明显减少术后血肿残余,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03.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标记物D2-40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组织芯片中D2-40在88例胰腺导管腺癌和11例正常胰腺组织的表达水平,并计数淋巴管密度(LVD),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88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LVD明显低于11例正常胰腺组织(P〈0.05);胰腺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越高,LVD就越大(均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组织中L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组织(P〈0.01)。结论 D2-40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并且和胰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两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更有助于判断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04.
目的:总结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06-04-2010-04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梗死的病例30例,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示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全部兵力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评价:良好10例,中残7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例。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容易并发脑梗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造成漏诊误诊。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观察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提高颅脑外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05.
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用放免分析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中NPY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3种疾病患者血浆中NPY含量分别为(30.71±2.97)pmol/L,(32.62±11.31)pmol/L和(34.83±8.26)p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37±5.08)pmol/L,P<0.01;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中NPY的含量与疾病的程度正相关(r=0.573,P<0.05;F=9.12,P<0.01)。结论:NPY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PY作为一种监测指标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病情的评估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6.
目的 建立解毒通淋丸中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Ⅰ、4′-去甲基鬼臼毒素、鬼臼毒素、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B和11-去氧泽泻醇B高效液相色谱-一标多测(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 HPLC-QAMS)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鬼臼毒素为内参物,运用外标法与一标多测法检测解毒通淋丸中10种成分的含量,并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性,验证一标多测法在解毒通淋丸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可行性。结果 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Ⅰ、4′-去甲基鬼臼毒素、鬼臼毒素、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B和11-去氧泽泻醇B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6.9%~100.1%(RSD小于2.0%);两种方法所测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 采用HPLC-QAMS法对解毒通淋丸中10种成分进行定量评价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7.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观察裕固语-汉语习得者大脑灰质体积。方法 前瞻性对19名裕固族裕固语-汉语习得者(双语组)及20名汉族单一习得汉语者(单语组)采集头颅3D-T1WI并进行VBM全脑灰质体积分析,利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脑灰质体积的差异,分析其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的相关性;以中介分析探讨双语组大脑灰质体积动态变化的可能机制。结果 双语组右侧顶下小叶、双侧颞中回、左侧背侧丘脑及右侧直回灰质体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体素水平FWE校正,P均<0.05)。双语组右侧颞中回灰质体积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76,P<0.01),与左侧颞中回、右侧直回及左侧背侧丘脑体积均呈正相关(r=0.82、0.69、0.70,P均<0.05);左侧颞中回灰质体积与右侧直回体积呈正相关(r=0.61,P<0.05);中介分析结果显示,左侧背侧丘脑直接介导左侧颞中回灰质体积变化,右侧颞中回与右侧直回之间灰质体积变化受左侧颞中回介导,双侧颞中回灰质体积变化均受左侧背侧丘脑、右侧直回介导。结论 相比单一习得汉语者,裕固语-汉语习得者大脑灰质体积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08.
目的 观察合成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及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胶质瘤患者资料,包括低级别胶质瘤(LGG)27例、高级别胶质瘤(HGG)42例,术前均接受颅脑MRI、合成MRI和DWI。检测肿瘤实质T1值、T2值、质子密度(PD)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比较LGG与HGG间各参数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单独及联合鉴别LGG与HGG的效能,分析各参数与Ki-67标记指数(Ki-67 LI)的相关性。结果 LGG T1值及PD低于HGG (P均<0.001),而ADC高于HGG (P<0.001),二者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单一参数中,以ADC鉴别LGG与HGG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高于T1值(AUC=0.862)和PD (AUC=0.848)(P均>0.05);T1值+PD+ADC的AUC (0.988)高于任一单一参数(P均<0.05),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86%和100%。肿瘤ADC与其Ki-67 LI呈中等负相关(r=-0.617,P<0.001),T1值和PD与Ki-67 LI呈中等正相关(r=0.441、0.437,P均<0.001),T2值与Ki-67 LI无明显相关性(r=-0.044,P=0.719)。结论 合成MRI联合DWI可无创评估胶质瘤级别及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309.
目的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使用术前常规模态磁共振图像预测胶质母细胞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T2WI序列和T1WI对比增强序列的磁共振图像,其中MGMT甲基化患者66例,MGMT非甲基化患者63例。基于EfficientNet卷积神经网络分别构建T2-net、T1C-net及两种序列联合的TS-net,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TS-net在训练和验证数据集的AUC分别为0.944和0.838,T1C-net模型的AUC分别为0.951和0.830,T2-net的AUC分别为0.929和0.781。结论 基于磁共振常规序列图像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可有效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MGMT甲基化状态,帮助制定进一步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