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胸椎椎弓根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其形态变化的规律。方法:随机选取2000-10/2004-10解放军总医院骨科需要手术矫正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14~19岁。18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矫正内固定治疗,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①患者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脊柱侧弯的Cobb角。②根据1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CT断层扫描DICOM数据,采用Mimics和3DView软件进行脊柱数字化三维重建和显示,直接在计算机上观察胸椎椎弓根的形态,测量胸椎椎弓根的横径、椎弓根-肋骨头结合体横径、椎弓根矢状径。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8例患者全部纳入实验。①脊柱侧弯度数测量结果:18例患者主胸弯凸向右侧,X线和CT均未发现椎体和肋骨畸形。Cobb角45°~125°,平均68.3°。②椎体形态观察:随着脊柱侧弯和椎体旋转的变化,上下关节突、横突、椎板及椎体都出现不对称变化,一般凹侧关节突和横突小于凸侧。从冠状面断层可观察到椎弓根内侧壁皮质骨厚度明显比外侧壁皮质骨厚。③胸椎椎弓根的横径、椎弓根-肋骨头结合体横径、椎弓根矢状径测量结果:椎弓根横径为3.27~7.94mm,T4左侧最小,凹侧椎弓根横径小于凸侧;胸椎椎弓根-肋骨联合体横径为11.32~15.91mm,T5右侧椎弓根-肋骨联合体横径最小;双侧椎弓根矢状径自T1~12逐渐增大,双侧无明显差异。T1右侧矢状径最小,为7.97mm,而T12左侧矢状径最大,为12.92mm。结论: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可精确测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患者椎弓根的各项径线。一般情况下凹侧关节突和横突小于凸侧,凸、凹侧椎弓根各个节段的形态变化存在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32.
局部麻醉下经皮摘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后外侧入路椎间盘镜下经皮摘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术、临床效果及适应证选择。方法:患者俯卧位,棘突旁开10~15cm做一个0.7cm纵行皮肤切口。C臂X线机引导下,从Kambin氏三角穿刺椎间盘置入导丝。工作套管逐级扩张,显露极外侧的椎间盘组织,在椎间盘镜下予以摘除。结果: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57.6岁。平均手术时间50min,平均术中出血5mL。平均住院3d,全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6个月~3年。治疗前Oswestry为(58±19)分,治疗后为(12±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手术方法入路简单,局部麻醉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楚,操作精细,能达到优良的手术效果,是治疗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33.
目的:采用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arbonatedhy-droxyapatitecement,CHC)作为椎体强化的充填材料,观察椎体成型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疼痛的改善情况。方法:2000-10/2003-08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对3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型术治疗,其中23例采用CHC作为椎体充填材料,11例充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作为对照,观察CHC的生物相容性、椎体高度恢复和疼痛缓解情况。结果:CHC充填到椎体内生物相容性良好,椎体压缩率由术前(43.1±21.4)%恢复到(31.8±16.7)%,椎体高度恢复率为(27.3±18.5)%,术前VAS评分为91.5±21.7)分,术后为44.5±27.2)((分,并随手术时间延长VAS评分逐渐降低,4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CHC作为椎体成型术充填材料安全、有效,可恢复患者的椎体高度,并缓解疼痛症状,但短期缓解疼痛效果不如PMMA。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应用保留部分椎体后方皮质的椎体次全切除术式治疗颈椎病病人与传统椎体次全切除术式的优缺点。方法2004年6月-2010年3月间应用改良的椎体次全切除术式治疗有明显的两个间隙以上的颈椎间盘突出病人43例,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34-76岁,平均54岁,随访时间1-4年,平均2年,依据日本骨科医师协会(JOA)评分分析疗效,通过X片必要时通过二维CT观察有无骨性愈合。结果43例病人JOA评分术前为9±2,术后1周13±2,术后1年为14±2,41例病人症状获得明显改善,1年后的颈椎X片上钛网周围骨痂形成良好,达到骨性愈合。2例病人症状未见好转,其中1例术后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逐渐恢复至术前,1例病人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结论此改良手术具有术中操作简便、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骨性愈合和避免钛网或植骨块后移压迫脊髓的优点。属于传统的两种方式的较好组合。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后路局限性减压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2009年3月,2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我院行后路局限性椎管减压、棘突间置入Wallis稳定系统动态固定治疗。男13例,女15例;年龄48~67岁,平均59岁。病变节段:L4/5 18例,L3/4 5例,L4/5和L3/4双节段5例。术前、术后3d、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进行VAS评分,并在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与椎间孔高度。记录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23例单节段、5例双节段置入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手术时间35~8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50~180ml,平均80ml。术中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失访,26例获得12~3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22个月,术后3d、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d、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未发现假体移位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节段不稳或邻近节段退行性改变。结论:后路局限性椎管减压后应用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6.
甲基强的松龙在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的不同剂量和用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7例,根据MP不同剂量和用法分为4组,A组:小剂量术后组,22例;B组:大剂量术中组,25例;C组:大剂量术后组,24例;D组:未用MP组,16例。术后近期(1周)、远期(半年)按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计算4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率,统计并发症。远期神经功能评分增加按ODOM分级评分。结果:A、D组分别和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D组、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均未发生创口和肺部感染,B组发生1例胃大部切除吻合口溃疡,C组1例出现黑便。各组远期随访未发现骨质疏松、骨坏死等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大剂量MP连续应用能明显提高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率;MP的上述用法是安全的,但对消化道并发症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37.
金属网球后凸成形装置生物力学检测及体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记忆金属网球的生物力学性能,并探讨金属网球后凸成形装置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不同直径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高弹金属网球,将两端圆孔和周围固定后检测金属网球抵抗压缩力,并制作金属网球拉伸和挤压后凸成形装置,观察其进行后凸成形术的效果。结果随镍钛记忆合金丝直径的增大,其最大抵抗压缩力逐渐升高,直径0.38mm合金丝编织的金属网球抵抗压缩力达到162.39N,金属网球后凸成形装置可通过椎弓根进行后凸成形术。结论金属网球后凸成形装置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新方法,其临床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术后伤口感染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术后伤口感染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术后伤口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2例为浅层伤口感染,采用单纯清创换药;8例为深部伤口迟发性感染,其中5例采用伤口清创,置管冲洗引流;3例植骨已获得融合的患者行内置物取出、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术,Ⅰ期关闭切口.结果 10例患者中的8例经过上述治疗后获得治愈,2例深部伤口感染患者经伤口清创、置管冲洗引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4个月、8个月再次发生深部伤口感染;复查X线片,植骨均获得融合,给予内置物取出、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术,Ⅰ期关闭切口,深部感染获得痊愈.结论 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术后伤口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伤口浅层感染可经过单纯清创换药获得治愈;对于深部伤口迟发性感染,伤口清创,置管冲洗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为早期感染植骨融合赢得时间;内固定取出为非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持续局部化疗治疗活动期多椎体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7例活动期多椎体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累及3个椎体者4例,4个椎体者8例。5个椎体及以上者5例。术前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者5例.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2例。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持续局部化疗治疗。应用改良吴启秋结核临床治愈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住院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交叉感染及窦道形成.随访20个月~5年,平均3年,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有神经功能损害者均完全恢复。结论: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持续局部化疗治疗活动期多椎体脊柱结核创伤小,可取得较好疗效,对于身体条件和/或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是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40.
过伸位复位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过程中采用过伸体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2000年11月~2004年7月34例患者39个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术中采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然后再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测量压缩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畸形角度恢复率。结果利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后再行椎体成形术,压缩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达到(40.1±23.5)%,后凸畸形角度恢复率达到(42.5±29.3)%。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中利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