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78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附15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2003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1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腹痛或腹部不适,15例均无胰腺炎和腹部外伤史,也无长期饮酒、吸烟史。6例患者术前检查血清CEA,CA50,CA199,CA125等肿瘤标记物均无阳性发现。B超和CT检查均提示胰腺囊实性占位或腹膜后囊实性肿瘤,术前空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证实肿瘤位于胰头者8例,胰腺体尾部6例,胰颈部1例。肿瘤直径2.5~10cm,无腹腔或肝脏转移。6例行局部切除,5例行胰体尾部切除(其中2例合并脾切除),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肿瘤位于胰颈部行胰腺节段切除。15例肿瘤标本在显微镜下均具有SPTP的典型病理学表现。随访16~52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可位于胰腺任何部位,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70岁以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引下行PTCD,术后1周左右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下经PTCD窦道置入胆管金属支架,将体外引流转换为内引流.结果:46例患者PTCD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肝功能明显改善(P<0.01),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0.53±2.35)个月.结论:经PTCD途径联合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有效方法,可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可反复应用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治疗进展。方法:查阅相关中外文献,对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进行综述。结果: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确切、微创小,发展迅速。射频消融联合其他治疗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胆囊癌GBC-SD细胞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基因的表达,探讨抑制EP-CAM基因后对GBC-SD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EP-CAM基因的miRNA重组质粒,转染GBC-SD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P-CAM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靶向EP-CAM的miRNA重组质粒pcDNA^TM6.2-GW/EmGFPmiR-EPCAM-1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能显著抑制靶基因EP-CAM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干扰后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靶向EP-CAM基因的miRNA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EP-CAM基因的表达,抑制GBC-SD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4年12月施行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32例。在彭淑牖等设计的胰肠捆绑式吻合法基础上进行改良,游离胰远断端3 cm,胰管内置入硅胶管,电灼破坏空肠断端3 cm黏膜,胰断端套入空肠内3 cm,空肠黏膜与胰断端无需吻合,距空肠断端约1~2 cm处用粗丝线环绕空肠捆绑一道。并用生物蛋白胶外涂一周。结果经过连续32例采用此法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出院,未发生胰瘘。结论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后脾脏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后脾脏功能的变化. 方法:制备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硬化大鼠模型,采用"二袖套法"进行肝移植.观察肝移植前后大鼠外周血细胞数、脾指数、门静脉压力以及脾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移植前后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肝移植前,肝硬化大鼠外周血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脾脏病理切片示白髓面积缩小(P<0.01),脾小梁面积扩大(P<0.01);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1).肝移植后,随着时间不断延长,大鼠外周血细胞数均明显回升(P<0.01);脾脏病理切片示白髓面积扩大(P<0.01);脾小梁面积有所缩小(P<0.05);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比值也有所升高(P<0.01). 结论: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后脾功能亢进明显缓解,脾脏免疫功能异常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7.
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术后早期胆道镜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施行皮下盲袢式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于左右肝管置Y型管,由失功空肠袢内潜行穿,术后早期,经Y型管窥道行胆道镜取石。结果:8例术后共取石23次,至镜下无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区域性肝血流阻断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区域性肝血流阻断32例(A组)、全肝入肝血流阻断28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肝功能情况。结果 A组肝血流阻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术后第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第3天、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时采用区域性肝血流阻断技术能显著减少肝切除过程中的出血量并减轻肝功能损害,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肝血流阻断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肝门胆管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03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12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术34例,仅行PTCD术29例。结果:4种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001.51)个月、(16.001.49)个月、(12.001.83)个月和(5.001.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ismuth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术中化疗均影响患者预后。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肝门胆管癌的最佳治疗方法。Bismuth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术中化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分析2006年6月到2009年6月接受以射频消融为初始治疗并获得随访的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手术切除肿瘤最大径小于5cm并获得随访的103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RFA组85例共106个瘤体均进行消融,术后1年有7例局部肿瘤进展,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