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78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介绍我院对胰岛素瘤手术中应用B超定位诊断的初步经验,并对其可行性作一评价。当手术中探查到可疑的结节时,为了避免盲目的切除,用B超作胰岛素瘤定位,可见到明晰的低回声图象获得准确的诊断,因而能够容易切除肿瘤。我们认为术中B超的诊断定位操作简便,不增加患者的损伤,效果准确,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自 1996年 5月以来 ,我院应用Wolf尿道镜行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 1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均为男性。年龄 16~79岁 ,平均 5 1岁。病程 3个月~ 2 0年。病因 :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 6例 ,其中尿道会师术后 3例 ,尿道吻合术后 1例 ;骑跨伤后致前尿道狭窄 4例 ;前尿道结石取石术后 4例 ;;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挛缩2例 ;炎性狭窄 2例。狭窄长度 :0 .6cm~ 4 .5cm ,平均 2 .4cm。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 ,患者取截石位 ,直视下将尿道镜经尿道外口插至狭窄远端 ,经尿道镜插入输尿管…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胃十二指肠穿孔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行非手术治疗。2例术后8个月、5个月恢复良好,1例死于并发症。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报道1981~1987年,经手术切除和病理切片证实的7例胰岛素瘤病例。我们体会到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是证明Whipple氏三联征的存在,其他的方法有血浆胰岛素的测定,这种方法能精确地诊断和鉴别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糖病而没有危险性。外科治疗的困难是手术中难以找到肿瘤。大多数肿瘤能摘除,但是多发性的和在胰腺深部的肿瘤,必须在手术中作好解剖定位,可以减少盲目性的胰大部切除。用术中B超的方法比血管造影、CT和经皮肝门静脉插管测定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内的血浆胰岛素要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对剖腹探查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收集的体腔液、细胞刷刷取物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探讨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对明确和鉴别胰胆管梗阻性病变性质的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方法检测剖腹探查术、ERCP术或胛C术中收集胆汁、胰液、细胞刷刷取物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48例恶性病变中剖腹探查术、ERCP术或VFC中收集的体液和细胞刷刷取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达81.3%,脱落细胞检测阳性率达35.4%,与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1例良性病变中除1例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测定为阳性外,余全部阴性。结论体腔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对明确和鉴别胰胆道梗阻性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I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9岁,印刷工人。因间歇性右上腹隐痛不适1a,加重1月,于2005年7月入院。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病10a,长期服药。患者入院前1a出现上腹疼痛,自认为药物伤胃所致,上腹疼痛未予重视。人院前1月腹痛明显,呈持续性,外院cT检查发现胆囊占位而入我院。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肝移植对肝硬变大鼠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硬变大鼠模型,采用“二袖套”法进行肝移植。观察肝移植前、后大鼠脾指数及脾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移植前、后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肝移植前,肝硬变大鼠脾指数增高,从(2.42±0.11)mg/g增至(3.62±0.14)mg/g,P<0.01;脾脏白髓面积缩小,从(23.47±2.30)%缩至(7.70±2.01)%,P<0.01;脾小梁面积扩大,从(1.75±0.61)%增加至(4.46±0.71)%,P<0.01;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从2.67±0.15降至1.18±0.15,P<0.01。肝移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鼠脾脏白髓面积有所扩大,从(7.70±2.01)%增至(15.07±1.97)%,P<0.01;脾小梁面积有所缩小,从(4.46±0.71)%降至(3.11±0.51)%,P<0.05;脾指数逐渐降低,从(3.62±0.14)mg/g降至(2.62±0.11)mg/g,P<0.01;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比值也有所升高,从1.18±0.15升至2.32±0.11,P<0.01。结论肝硬变大鼠行肝移植后,因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导致的脾脏功能异常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胰瘘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72例患者均采用标准PD术式,重建顺序均为Child法。观察术后并发症和与胰瘘可能有关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胆红素水平、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残余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等9个因素。并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30例,总发生率为41.7%;病死率为4.2%,胰瘘发生率为1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残余胰腺质地软及胰管直径〈3mm均为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和P〈0.05)。结论:胰腺质地软及胰管直径细小预示PD后胰瘘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MSX2 基因在胰腺癌PANC-1 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间充质-上皮转化(MET)转变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脂质体2000将含有MSX2干扰序列的质粒(共3种,分别命名为shMSX2-1、shMSX2-2和shMSX2-3,转染空质粒的阴性对
照组NC)转染PANC-1细胞,利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MSX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检测干扰效率,
并选取干扰效率最高的一组用于后续试验;进而检测EMT相关上皮标志分子E-cadherin、间质标志分子Vimentin在基因和蛋白
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干扰前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Transwell和划痕试验比较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变化。结
果3组干扰质粒中shMSX2-1的干扰效率最高,CCK-8试验结果显示敲低MSX2可明显抑制PANC-1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敲低MSX2 可明显抑制PANC-1 细胞的侵袭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T相关分子
E-cadherin表达升高,而Vimentin表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敲低MSX2后细胞形
态由松散的长梭形变成紧密连接的椭圆形。RT-PCR 发现敲低MSX2 后转录因子twist 和snail 表达降低(P<0.05),而slug 和
zeb1 表达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敲低MSX2 可抑制胰腺癌PANC1 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并且上皮标志分子
E-cadherin表达升高,间质标志分子Vimentin表达降低,有发生MET的趋势,MSX2可能通过twist、snail发挥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胆囊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TRAP-PAGE-银染法检测22例胆囊癌及28例慢性胆囊炎新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28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22例胆囊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者18例,阳性率为81.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5)。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检测端粒酶活性对胆囊癌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