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69篇 |
综合类 | 7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52.
多种组织移植修复组织缺损与功能重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移植在组织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01年11月~2004年9月,应用14种78块组织瓣游离移植和(或)组合组织移植,修复四肢与颌面部组织缺损和功能重建69例.其中男53例,女16例,年龄18~56岁,平均31岁.部位:足踝部皮肤缺损5例,小腿皮肤缺损22例,手部、前臂皮肤缺损和手指再造36例,尺、桡骨缺损3例,面部肿瘤切除致软组织缺损2例,下颌骨及口底皮肤缺损1例.开放创面55例,其中感染创面16例,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6例;无菌创面14例.皮瓣切取范围2.0 cm×1.5 cm~43.0 cm×12.0 cm,骨移植长度10~15 cm.均为择期手术,其中延期组织移植8例. 结果术后发生动脉危象2例,静脉危象2例.移植组织全部成活76块,部分成活2块,行皮片移植后愈合.修复创面Ⅰ期愈合52例;Ⅱ期愈合13例,愈合时间20~30 d;化脓性感染4例,愈合时间3~11个月.指再造骨愈合时间6~8周,腓骨移植骨愈合时间4~6个月.修复后功能、外形均满意,各种组织移植供区无功能障碍. 结论组织移植与组合组织移植可使复杂创面修复一期完成,且效果好,虽风险较高,仍是修复足、小腿、面颈、手部组织缺损和功能重建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股前外侧皮瓣应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1984年徐达传等[1]和罗力生等[2]首先报道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由于该皮瓣具有血管蒂长、口径粗、为肢体的非主干血管、血管变异小、操作简便、无需改变体位、可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有感觉神经及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皮瓣的应用过程中,人们也发现其仍存在一些不足,并结合临床不断对其结构模式及切取技术等进行改进,出现了以股前外侧皮瓣为原型,形式多样的组织瓣.不但拓展了修复范围,而且提高了修复质量,在修复重建领域成为最常选用的皮瓣之一.现就其近年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5.
改形静脉移植修复两端口径悬殊的四肢血管损伤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 探讨利用静脉分支成形和双股静脉成形扩大移植静脉吻合口技术,提供两端口径不等的自体静脉移植体,修复两端口径悬珠和大口径的四肢血管缺损。 方法 设计“漏斗样”、“雨披样”和“错位Y形”成形方法,以离体血管完成实验。临床取带分支的自体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前臂静脉成形移植,用于髂外静脉、股动静脉和动静脉损伤的修复和断指再植,以及口止母趾甲瓣移植,共36例。其中急诊手术35例,择期手术1例。移植血管长度1.0~15 .0 cm。 结果 “漏斗样”成形可使静脉吻合口口径扩大0 .5 0~1.2 5倍;“雨披样”成形可满足四肢各种口径血管的修复需要;“错位Y形”吻合口成形可提供粗大的静脉移植体。移植的36条静脉,通畅35条,肢体血供正常。 结论 利用静脉分支,采用“漏斗样”和“雨披样”成形及扩大移植静脉吻合口和双股静脉“错位Y形”成形,是修复两端口径悬殊的和大口径的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6.
背侧和桡侧联合切口内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已广泛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3].借鉴韧带复位原理、"三柱"的概念和"骨块特异性固定"的概念[1,4-5],在实际手术操作上,注重骨折显露以及固定方法和技巧,无疑对降低手术难度、提高复位质量和防止复位丢失意义重大.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我科应用背侧和桡侧联合手术人路、利用桡骨掌侧弧复位技巧和克氏针三角形结构固定加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分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跟部半环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7年5月,应用分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跟部半环形软组织缺损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4~48岁,平均34.5岁。损伤原因:重物砸伤3例,机器绞伤2例。创面大小16.0cm×5.5cm^12.0cm×5.0cm,均有肌腱和(或)骨等深部组织外露。筋膜瓣大小17.0cm×6.0cm^9.0cm×6.0cm,供区直接缝合。术后定期进行随访。结果术后4例筋膜瓣成活,1例出现筋膜瓣尖端部分坏死,无深部组织外露,经换药1周后创面愈合。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15个月,平均11个月。修复区域植皮略有色素沉着,外观不臃肿,保护性感觉恢复,不影响穿鞋及行走,供区仅留线样瘢痕。患者满意。结论分叶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血运稳定,切取方便,同时克服了皮瓣修复后外观臃肿、影响穿鞋等问题,减轻了对小腿供区的损害,是治疗足跟部半环形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8.
股前外侧皮瓣的多普勒探测研究和设计改进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改进股前外侧皮瓣设计方法,提高术前多普勒探测皮穿支的准确性。方法以股直肌和股外侧肌间隙为A线,A线上与髌骨外缘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对应的点,即A线的中点为A点,腹股沟韧带处股动脉搏动点与A点的连线为B线。在A线以外,大腿外侧中线以内,B线两侧3cm的范围内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穿支搏动点。使B线位于皮瓣横轴线的中外1/3,使最近探测点位于皮瓣纵轴线的中近1/3的位置设计皮瓣,皮瓣的长轴线与B线平行,如皮瓣较大,设计在A线与B线间。2001年11月~2004年10月,临床应用37例38个皮瓣。均为男性,年龄16~48岁。创伤性皮肤缺损6例,慢性创面深部组织外露22例,感染创面骨髓炎6例,瘢痕切除创面3例;其中手部创面8例,小腿及足踝部创面29例。皮瓣范围7cm×6cm~24cm×16cm。结果所有皮穿支穿出点均位于A线外侧,探测其形成皮瓣的有效动脉穿支符合率为97.4%。术后均获随访1~20个月,平均5.5个月。皮瓣全部成活35例36个,部分成活2个,其中4例第2足趾全部成活。发生静脉危象2例,动脉危象1例,经手术探查,完全成活2例,部分成活1例。28例伤口期愈合;3例行皮片移植修复;6例7个皮瓣覆盖骨髓炎创面者,有不同程度的深部伤口感染,其中4例形成窦道,经换药治愈,愈合时间1~11个月。皮瓣感觉:吻合神经6例S2~S3;未吻合神经S0~S1。供区直接闭合34例35处,皮片移植3例,均愈合良好。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术前多普勒探测及B线引入,能提高皮瓣切取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