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22篇 |
免费 | 145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篇 |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28篇 |
基础医学 | 90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405篇 |
内科学 | 149篇 |
皮肤病学 | 27篇 |
神经病学 | 46篇 |
特种医学 | 7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82篇 |
综合类 | 763篇 |
预防医学 | 478篇 |
眼科学 | 36篇 |
药学 | 278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263篇 |
肿瘤学 | 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122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160篇 |
2013年 | 131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50篇 |
2010年 | 160篇 |
2009年 | 142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14篇 |
2006年 | 104篇 |
2005年 | 115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重型非胆道梗阻性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型非胆道梗阻性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要点。方法分析47例重型非胆道梗阻性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1999年8月以前,13例采用早期手术,4例死于早期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为30.8%;存活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1.5d、平均医疗费用为9.53万元。(2)1999年8月以后,22例采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1例死于后期感染并发症,病死率为4.5%;存活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1.3d,平均医疗费用为4.64万元。(3)12例采用传统保守治疗,4例病情较重者3例死于早期多脏器功能障碍;其余8例病情较轻者无并发症治愈。结论(1)在急性反应期内,作好复苏治疗的同时,推荐应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型非梗阻性胆石性胰腺炎;(2)重视临床类型的鉴别和转化,发现胆道梗阻及时手术治疗;(3)病变后期出现胰腺局部并发症需要适时的择期手术;(4)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应适时手术解除胆石病变以防止胰腺炎复发。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制自锁式防旋自动滑动加压钉板(self—locking type pro-rotary auto-sliding&compression nail plate,LPSC—NP)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8具新鲜成年股骨近端标本,制成股骨颈骨折,分别用LPSC—NP、3枚空心钉、双头中空加压螺纹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LPSC—NP的承载能力和抗扭转强度、刚度均明显大于后三者。结论LPSC—NP固定股骨颈骨折牢固可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该器械结构合理,简单适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内微淋巴管的特点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微淋巴管标记物podo—planin对102例乳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微淋巴管的特点,分析乳腺癌中微淋巴管密度(MLD)及淋巴管浸润(LVI)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与血管标记物CD34进行双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的特异性。结果 podoplanin标记的微淋巴管与CD34标记的微血管没有交叉反应;乳腺癌组织中MLD和形态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肿瘤组织内MLD较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增高(P〈0.01),且形态不规则,管腔较大,存在淋巴管管壁的开放,并观察到癌栓从开放处进入淋巴管。乳腺癌组织中MLD与LVI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肿瘤的病理类型、ER和PR的表达无关。LVI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并且在ER阳性与阴性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中存在淋巴管的生成,乳腺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在介导LVI中起重要作用,LVI可能是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更有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术后宫内单胎妊娠病例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自然流产的预防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术后的单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早期自然流产夫妇(96对)为病例组,足月活产分娩夫妇(593对)为对照组,分析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方年龄大、有自然流产史以及男方精子DNA碎片指数(DAN fragmentation index,DFI)高为IVF/ICSI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VF/ICSI术后发生早期自然流产受多因素的影响。女方年龄越大(>30岁)、有自然流产史或男方精子DFI越高(≥15%),IVF/ICSI术后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择期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LB组)和常规镇痛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QLB组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阻滞完善后,在全麻下手术;C组患者在常规全麻后手术,术毕均使用舒芬太尼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维持术后48 h内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PCIA累计用量及术后补救镇痛发生率,术后4、8、12、24、48小时的咳嗽VA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PCIA相关并发症,包括瘙痒、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及QLB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QLB组和C组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在性别构成、身高、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在瑞芬太尼用量、48 h内PCIA累计用量、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在瘙痒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可以提供有效镇痛,明显减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降低明显镇痛相关并发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G校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存在教师医学教育研究行动力不足;学校对中青年教师参与高教研究的支持、激励力度不足;缺乏高效的高教研究组织系统;医学教育研究社会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呼吁独立建制医学院校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系统,扭转教师高教研究行动力不足的局面,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参与高教研究的支持激励力度,引导教师凝练医学教育教学特色成果,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医学教育研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8.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中重度疼痛,长期疼痛可诱发其他脏器病变,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伤害。目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手段多样,药物治疗仍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西药主要有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抗抑郁药、非甾体抗炎药、外用贴剂、阿片类药物及其他类型药物;传统中药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由脏腑功能失调,治疗应从调和气血、恢复肝脾功能入手,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相关文献,介绍了中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59.
目的:ABCB11基因突变是肝内胆汁淤积症2型(PFIC-2)的主要病因,本研究试图构建特异性靶向小鼠Abcb11基因的CRISPR/Cas9系统,并检测该系统的基因编辑效率。方法:根据小鼠Abcb11基因的DNA序列,设计3条sgRNA导向序列,通过构建sgRNA表达载体,将sgRNA质粒和Cas9质粒一起转入N2a细胞,药物筛选,阳性细胞DNA的PCR产物测序以及TA克隆测序等实验,完成基因编辑系统构建及效率检测。结果:sgRNA3导向序列可用于编辑小鼠Abcb11基因,编辑效率为61.54%。结论:靶向小鼠Abcb11基因的编辑系统构建成功,且有较高的编辑效率,为后续建立精准模拟人类PFIC-2疾病的小鼠模型以及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组(n=30)和正常对照组(n=6)。DN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DN模型,进一步将其分为DN组、DN+MSC组、DN+LXA4(脂氧素A4)组、DN+LXA4+WRW4(LXA4拮抗剂)组、DN+MSC+WRW4组,每组6只大鼠;正常对照组大鼠则给予等量枸橼酸钠溶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加入高糖培养72h后,对细胞进行分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MSC组、高糖+LXA4组、高糖+LXA4+WRW4组、高糖+MSC+WRW4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 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和纤维化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结果 利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大鼠DN模型,本研究证实了MSC和LXA4均能够减低高糖组细胞中炎症和纤维化指标(TGF-β1、IL-6、IL-8、IFN-γ)的表达;经WRW4处理后,上述作用被抑制。同时本研究还证实了经MSC和LXA4处理后,高糖组细胞和DN组大鼠模型中p-Smad2、p-Smad3、CXCL1和CXCR2的表达减低;经WRW4抑制后,p-Smad2、p-Smad3、CXCL1、CXCR2表达均减少。结论 MSC干预可抑制DN中肾脏的纤维化和炎性因子表达,MSC对DN的这种肾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DN肾组织中LXA4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