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3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577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641篇
口腔科学   119篇
临床医学   2412篇
内科学   1186篇
皮肤病学   135篇
神经病学   185篇
特种医学   5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19篇
综合类   4524篇
预防医学   1610篇
眼科学   182篇
药学   1842篇
  22篇
中国医学   1962篇
肿瘤学   330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448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839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849篇
  2011年   919篇
  2010年   906篇
  2009年   919篇
  2008年   845篇
  2007年   721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804篇
  2004年   654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430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胸膜粘连术是预防自发性气胸复发的临床最常用方法,我院自1997—2002年应用胸膜粘连法治疗自发性气胸65例,失败9例,为探讨失败原因,现对9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正己烷中毒病例的临床与神经肌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己烷为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溶剂 ,是一种低毒类物质。2 0 0 2年 ,我区某工具厂工人在生产中使用 12 0号汽油 (经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分析含正己烷 ,检测报告编号JA112 0 11)引起慢性中毒 ,工人出现头痛、头晕、四肢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此 ,该厂对接触汽油工序的 16名工人进行体检 ,并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 (NCV)检查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病例组 16例、女性 ,年龄 2 9~ 4 9岁 ,平均 35 .5岁 ,病程 15d至 4个月。该厂主要批量生产“老虎钳” ,有 16名工人为汽油刷洗工 ,在 15m2 左右的工作间内作业 ,…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经肩胛舌骨肌定位和运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30例)通过肩胛舌骨肌定位穿刺点寻找异感;Ⅱ组(30例)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观察肌肉节律性收缩。两组分别观察进针深度,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I组还同时观察肩胛舌骨肌触摸难易度,穿刺部位以及一次异感获得率等。结果 I组肩胛舌骨肌触摸容易者27例(90%),穿刺部位距锁骨上缘1.6-3.1cm,进针深度0.5-1.5cm,一次获得异感26例(87%),阻滞效果完善,无不良反应。Ⅱ组有28例阻滞完善,另2例阻滞不全,2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运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切实可行。而以肩胛舌骨肌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明确,效果满意,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4.
护理程序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芦良花  蒋玲  冯海丽 《护理学杂志》2003,18(11):865-866
对35例机械通气病人在撤机过程中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撤机前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并制定撤机护理目标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评价撤机效果。结果撤机前.30例肺功能良好.3例经2次复机后肺功能良好,2例因病情恶化死亡。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3种结核抗体试剂盒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澳大利亚产ICT-TB卡、TB-DOT和国产快速ELISA试剂盒检测220例肺结核,菌阳者60例,菌阴者160例,与48例非结核肺疾病和30例健康人对比观察.结果220例肺结核血清结核抗体敏感性ICT-TB卡为50.7%、TB-DOT为60.0%、ELISA为68.2%,三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菌阳组分别为76.7%、80.0%、88.3%,菌阴组50.0%、52.5%、60.6%,菌阳与菌阴者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5).3种结核抗体特异性为98.7%、91.0%、84.6%,差异显著(氏0.025).结论抗原纯度较高的ICT-TB卡,TB-DOT特异性较强,但敏感性较低,复合抗原ELISA敏感性较好,但特异性偏低.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胰岛素生长因子1对大鼠颅缝细胞的骨诱导作用和体外调节小鼠矢状缝闭合的作用。方法:获取新出生的SD大鼠的矢状缝细胞进行培养和出生8d的CD1小鼠矢状缝进行体外无血清器官培养基培养,加入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lilce growth factor 1 IGF1),浓度分别为10ng/ml和40ng/ml,并设立不加IGF1者为对照组,应用RT-PCR检测颅缝细胞的成骨细胞表型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骨桥蛋白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I型胶原的分泌,光镜观察小鼠矢状缝闭合的情况。结果:加入IGF1的矢状缝细胞的成骨细胞表型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骨桥蛋白mRNA表达以及培养液I型胶原分泌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IGF1干预的矢状缝移植体培养8d时,颅缝内侧面骨板开始接近,培养20d时,颅缝小部分闭合,培养30d时颅缝大部分闭合,无IGF1干预的对照组培养30d,颅缝未发生闭合。结论:胰岛素生长因子1通过增强颅缝细胞的骨诱导促进颅缝的闭合。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高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的特点。方法:对35例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术前和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处理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无手术中死亡,1例术后3d死于严重的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合理的手术方法、做好术前准备、完善的手术技术及正确的术后管理,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旁路移植术与一般患者相比死亡率无明显增加,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正> 甘草又名甜草(《中国药植志》)或甜根子(《中药志》)是中药中应用范围极广的药物之一,它在祖国  相似文献   
89.
初成年雄性NIH小鼠、雌性NIH小鼠和初孕NIH雌鼠分别经35天、30天和大部分孕期(18天)暴露于频率变化的极低频脉冲磁场中,结果发现雄性鼠接触磁场后再与未经接触磁场的健康雌性NIH小鼠交配时,其胚胎总死亡率增高,有一个以上死胎的孕鼠率增高。说明磁场能够损伤雄性小鼠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90.
本文对20岁以上22830人按HBsAg状况和肝损害表现分队列进行随访,平均追踪6.8年,在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均以HBsAg携带者并有重度肝损害者(肝大+肝功能异常)的肝癌死亡率和相对危险性最高,相对危险性分别为37.3和22.5倍。以无肝大和肝功能异常的非携带者最低,肝癌的发生和肝损害的程度呈平行关系。HBsAg携带者发生肝癌死亡的相对危险性高于非携带者7倍,并发现HBsAg携带并有重度肝损害的肝癌死亡的平均年龄显著提前。认为肝癌高发区人群中HBV的持续感染和肝损害的广泛存在是导致肝癌高发和早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