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优选乳没镇痛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浸膏得率,细辛脂素含量为指标,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挥发油提取条件为:加8倍量水提取6h;煎煮最佳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8倍量,煎煮1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1.33(50℃)的浸膏备用;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备用细粉、浸膏混合,低温(60℃)干燥,填入胶囊,即得。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番泻叶不同粉体的化学成分与泻下作用。方法 以燥结缺水便秘小鼠为模型,运用色素流动法,以黑便为指示,通过观测小鼠首次排黑便的时间、稀便点数等指标来比较说明番泻叶不同粉体的泻下作用强弱。利用HPLC法测定番泻叶不同粉体致泻主要活性成分番泻苷A、番泻苷B,比较各粉体中番泻苷A、B的量高低,反映药理活性强弱。结果 通过小鼠动物实验观测到,番泻叶超微饮片组首次排黑便的时间明显提前,比饮片组提前了76 min,比超微粉组提前了18 min;稀便点数增多,比药材饮片组多3.7个,比超微粉组多2.84个。HPLC法测定番泻苷A、B的量显示,超微饮片中番泻苷A和B的质量分数为0.43%,是药材饮片中的1.6倍。结论 番泻叶3种粉体的水煎液都能明显增加小鼠腹泻的发生率,尤其以番泻叶超微饮片的通便泻下作用最显著,番泻苷A、B的量最高。  相似文献   
83.
维生素A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A(VA)是最早被认识并应用于临床的维生素,VA有维持上皮完整性、提高免疫力和抗感染的作用,常应用于防治小儿呼吸道及消化道等感染性疾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广泛存在于呼吸道及消化道等外分泌液中,是人体粘膜免疫的主要抗体,许多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SIgA结构、含量及活性的改变有关.研究表明VA缺乏时,SIgA水平下降,粘膜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低场磁共振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低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36例,分析不同时间的影像学特点,并与常规 MRI 平扫进行比较。结果:低场磁共振DWI 能显示所有患者超急性脑梗死病灶,而有11例患者在常规 MRI 平扫上未发现异常,其中7例为发病2 h 内,4例为2~4 h。此外,DWI 还可发现发病1 h 内的脑梗死高信号灶,而且 DWI 显示的病灶范围较常规 T2 WI 显示的范围更大、信号更高。结论:颅脑低场强磁共振扩散成像可以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比 T2 WI、T2 FLAIR 平扫能更早显示病变,在发现病变、确定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究通关藤注射液与顺铂联合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 年 1月至 2021 年 3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90 例膀胱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 例。 对照组采用顺铂进行化疗,观察组采用通关藤注射液与顺铂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2 个疗程。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相关指标、免疫细胞水平及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癌细胞增殖相关指标血清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zeste 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 2(EZH2)的 mRNA 相对表达量减小更明显(P< 0. 05);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1(FGF21)水平升高更明显,组织因子(T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下降均更明显(P< 0. 05);外周血 CD3+、CD4+、CD4+/ CD8+、自然杀伤细胞( NK) 水平升高均更明显(P< 0....  相似文献   
86.
甘肃省1~6岁儿童脑性瘫痪患病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甘肃省 1~ 6岁儿童脑性瘫痪的患病现状 ,为进一步研究脑瘫病因及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1 998年 6~ 9月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天水北道区、张掖市、平凉泾川县和陇南礼县对 1~ 6岁儿童的脑性瘫痪患病现状进行了两阶段整群抽样调查 ,资料经双重录入和清理 ,采用 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甘肃省 1~6岁小儿脑瘫患病率为 2 .59‰ ,各地患病率略有不同 ,在 2 .0 2‰~ 3.0 6‰之间 ;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 ,分布在 2 .1 2‰~ 3.1 1‰之间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性别比为 1 .36,差异具极显著意义 ;少数民族患病率为 2 .0 2‰ ,汉族为 2 .5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低出生体重儿患病率为 38.90‰ ,是正常儿患病率 2 .1 2‰的 1 8.35倍 ,巨大儿为 5.1 1‰ ,是正常儿的 2 .41倍 ;双胎及多胎儿童的患病率为 1 1 .1 9‰ ,是单胎患病率 2 .42‰的 4.6倍 ;过期儿脑瘫患病率为86.81‰ ,早产儿为 43.62‰ ,分别是足月儿 2 .1 8‰的 40倍和 2 0倍。脑瘫分类构成中 ,痉挛型最多 ,占 70 .1 % ;其次为肌张力低下型 ,占 1 9.2 % ;第三为混合型 ,占 5.3% ;此外手足徐动型占 2 .5% ,共济失调型 2 .3% ,震颤型 0 .3%。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甘肃省 1~ 6岁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现状 ,可?  相似文献   
87.
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采用耳穴压配合中药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自1997年1月 ̄1998年12月共101便,全癌症闰经近红外线检查,B超等证实为乳腺增生症,治疗方法采用耳穴贴压、耳穴选用;乳腺、内分泌、交感、肝、皮质下5个穴位同时配合中药乳癖汤治疗,经临床观察、治愈35例,显铲41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6%,疗效显著、耳穴贴压无痛苦,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