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57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65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
目的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术前血清中的高低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符合纳入条件的42例GIST患者术前3 d血常规中NLR及其病理切片中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通过生存分析了解NLR与GIST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42例GIST患者中有22例NLR≥2.5(高NLR组),20例NLR〈2.5(低NLR组)。NLR与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核分裂像(χ2=9.45,P=0.002)和肿瘤大小有关(P=0.041)。高NLR组的GIST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核分裂像及肿瘤大小与患者3年生存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和核分裂像是GIST患者3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8,P=0.000)。结论 NLR和细胞核分裂像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GIST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抗肿瘤药物不断更新,化疗在肿瘤治疗过程的各个阶段不可或缺。然而,化疗药物所致的消化道副反应却是临床治疗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尤其在含有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中更常见,严重的恶心呕吐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因此改善化疗药物所致的消化道副反应,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的化疗耐受性具有重大的意义。早期中医治疗化疗药消化道副反应临床研究多为针刺单穴或电针,近年来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本研究分别从穴位注射、穴位按压、单纯针刺、灸法、电针等方面将近10年来相关临床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中医治疗晚期食道癌优势人群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1日-2018年3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北京桓兴肿瘤医院及北京三环肿瘤医院的72例Ⅳ期食道癌患者,根据生存期定义为中医治疗优势人群、中间人群及劣势人群,并采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病位是否在中段食管(25~30 cm)、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否发生肺转移、经治疗后心情是否改善及服用中药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是否发生肺转移和服用中药时长为影响人群分组的独立影响因素.定性描述结果显示,证型为痰瘀互结证的患者在优势人群中占比最高,中间人群及劣势人群中气虚阳微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优势人群.结论 服用中药时间长、证型为痰瘀互结证、无肺转移的晚期食道癌患者较易从中医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保肝抗纤胶囊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建立 CCl_4高脂低蛋白复合因素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肝脾康组、保肝抗纤高剂量组、保肝抗纤低剂量组,观察用药后血清学及病理变化。结果:保肝抗纤胶囊能提高肝纤维化大鼠生存率,降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及血清透明质酸(HA)值,并能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保肝抗纤胶囊有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阻止纤维组织增生、促进纤维组织降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益肾骨康方对骨转移癌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c-fos,P物质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裸鼠肺腺癌溶骨性骨转移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观察各组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等蛋白的表达,使用MIA4.0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每张切片取5个视野,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0倍,统计每个高倍镜视野中表达的阳性物质的光密度值。结果:模型组裸鼠发生了100%的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过表达;而益肾骨康方低剂量组与中西药组裸鼠未发生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FAP,c-fos,P物质蛋白的表达处于较低水平;益肾骨康方中、高剂量组裸鼠也发生了骨转移,但这两组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等与疼痛相关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益肾骨康方可通过抑制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的表达而起到一定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益肾骨康方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躯体痛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第1周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每12 h口服1次;第2周治疗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加益肾骨康方,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加中药安慰剂,每日1剂,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爆发痛次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治疗1、2周后判定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00%,显效率为70.00%,对照组分别为88.00%、4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2周后NRS评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较本组治疗1周后爆发痛次数降低(P0.01);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骨康方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可减轻中重度癌性躯体痛肾虚血瘀证患者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