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与加速器日志文件(dynalogs file)重建模体内剂量的差异性。方法 收集12例盆腔患者的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将计划信息复制到“Cheese”模体上重新计算剂量,而后在瓦里安加速器(RapidArc)上执行,“Cheese”模体置于等中心处获取射野影像(EPI),将EPI传入EPIgray软件中重建剂量。同时利用Mobius软件调用加速器日志文件,实现对模体计划剂量的重建。以A1SL型号的电离室和配套的剂量仪测量整个计划执行结束后射野等中心(电离室中心)处剂量值,在计划系统(TPS)中读取电离室敏感体积体内的平均剂量值(设置电离室中心与等中心重合)。结果 电离室测量值与TPS中读取的等中心处剂量值相比,两者偏差为1.31%。两种方式重建的射野等中心的剂量分别与电离室测量数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重建体内剂量的方法均能为VMAT在体剂量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192Ⅰr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低剂量率放射源相比,用它进行后装治疗时间短、分次剂量高.为确保治疗剂量的准确性,介绍了一些对治疗机位置精度、时间精度和剂量精度进行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叶准直器运动状态下叶片到位精度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多叶准直器运动状态下叶片到位精度的检测方法.方法 设计多叶准直器测量序列,被测叶片每扫过1 cm的距离设置0.1~1 mm之间的叶片位置误差,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测量其运动轨迹上的吸收剂量,得出不同剂量率(100、300和600 MU/min)时,设置的位置误差与吸收剂量直线斜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以此作为叶片位置校准曲线.进行日常检测时,通过多叶准直器叶片运动形成射野y方向的剂量曲线图得到有误差的叶片,依据射野x方向吸收剂量直线的斜率,与叶片位置校准曲线进行比较,得到检测叶片的实际位置误差.结果 通过y方向的剂量曲线图,可找出位置误差≥0.2 mm/cm的叶片.在一定的剂量率下,叶片位置校准曲线呈线性变化趋势.输出剂量率为600 MU/min时,叶片的位置误差分布直观清晰,可快速对叶片到位精度情况做定性分析.位置误差为0.1 mm/cm的叶片,吸收剂量直线斜率变化为0.74%,检测误差与引入误差的差别≤0.1 mm.结论 使用二维电离室矩阵检测多叶准直器运动状态下叶片到位精度的方法简便可靠,能满足常规检测的需要,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影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6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制定系统放疗计划,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影像引导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并行剂量学验证和定期复查随访。结果随访1年时,治疗组中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36例,有效率77.3%,1年生存率80.3%;随访2年时,治疗组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3例,无疾病进展1例,有效率90.6%,2年生存率是43.8%。无早晚期放射损伤发生。结论支气管镜引导植入^125I粒子疗法能够较好地解除气道梗阻,对支气管肺癌具有明显的控制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