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78篇 |
综合类 | 5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骨骼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缺血预处理能有效提高骨骼肌缺血耐受性,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期间的坏死范围,但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文献报道不多.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期间收缩功能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材料实验地点为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中心实验室.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4只.方法采用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持续缺血4
h,再灌注1 h;实验组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重复3次后,持续缺血4 h再灌注1
h.测定缺血再灌注期间腓肠肌收缩功能变化及再灌注1 h后,血清磷酸激酶(CK),丙二醛和腓肠肌99锝m亚甲基二磷酸钠(99TcmMDP)吸收量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缺血预处理对腓肠肌收缩力及对血清CK,丙二醛及99TcmMDP吸收量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腓肠肌收缩力在缺血4h时为(14.32±5.05)g,再灌注1
h时为(25.71±7.58)g,对照组分别为(0,4 73±2.05)g,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CK为(104.85±9.84)nkat/L,丙二醛为(3988.60±455.92)nmol/L,99TcmMDP吸收量为(56.0±8.1)mBq/g·mir,对照组CK为(136.36±14.50)nkat/L,丙二醛为(6
542.90±536.72)nmol/L,99TcmMDP吸收量为(97.3±5.8)mBq/g·min,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能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期间骨骼肌的收缩力,减轻骨骼肌坏死程度.因此,缺血预处理对缺血骨骼肌的收缩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骨骼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缺血预处理能有效提高骨骼肌缺血耐受性,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期间的坏死范围,但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文献报道不多。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期间收缩功能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材料:实验地点为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中心实验室。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4只。方法:采用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持续缺血4h,再灌注1h;实验组:缺血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后。持续缺血4h再灌注1h。测定缺血再灌注期间腓肠肌收缩功能变化及再灌注1h后,血清磷酸激酶(CK),丙二醛和腓肠肌^99锝^m亚甲基二磷酸钠(^99Tc^mMDP)吸收量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缺血预处理对腓肠肌收缩力及对血清CK。丙二醛及^99Tc^mMDP吸收量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腓肠肌收缩力在缺血4h时为(14.32&;#177;5.05)g,再灌注1h时为(25.71&;#177;7.58)g,对照组分别为(0.4.73&;#177;2.05)g,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实验组血清CK为(104.85&;#177;9.84)nkat/L,丙二醛为(3988.60&;#177;455.92)nmol/L,^99Tc^mMDP吸收量为(56.0&;#177;8.1)mBq/g&;#183;min,对照组CK为(136.36&;#177;14.50)nkat/L,丙二醛为(6542.90&;#177;536.72)nmol/L,^99Tc^mMDP吸收量为(97.3&;#177;5.8)mBq/g&;#183;min,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P&;lt;0.01)。结论:缺血预处理能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期间骨骼肌的收缩力,减轻骨骼肌坏死程度。因此,缺血预处理对缺血骨骼肌的收缩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acid,3-NPA)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右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3-NPA组。测定各组血清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变化,观察腓肠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3-NPA组血清CPK、LDH、MDA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3-NPA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3-硝基丙酸预处理对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0岁。左手被机器压伤后手指全部缺损5个月入院。局部检查:左手5指近节指骨近端以远缺损,指残端与手背和手掌形成贴骨瘢痕(图1),左拇指掌腕关节活动可,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有30°活动度。2 手术方法采用高、低位硬膜外麻醉,切取右第2趾再造拇指,左第2、3趾再造中、环指。图1 左手手指全缺损术前21 受区处理 于拇指残端掌背侧与第4指蹼作“H”形切口,显露屈伸指肌腱及指掌侧神经。左腕部斜形切口内显露桡动脉、桡静脉、头静脉及桡神经浅支。在手指与腕部切口间作宽大的皮下遂道。22 游离右第2足趾 带部分足背… 相似文献
6.
[病例] 男,42岁.因外伤致右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3天入院.患者3天前不慎摔倒,右膝着地,当时即感膝关节疼痛、肿胀,仍能站立行走,卧床休息4小时后疼痛剧烈,肿胀明显,屈伸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及行走. 相似文献
7.
小血管吻合是显微外科的一项关键技术,间断吻合法是目前临床公认的小血管吻合的金标准术式[1],但存在误缝对侧管壁或损伤血管内膜的缺陷,导致失败率增高,尤其体现在小儿和末节断指再植术中.我们针对这一缺点,对二定点吻合法采用技巧缝合,提高了吻合口的通畅率,效果颇好.…… 相似文献
9.
10.
自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海扶康人工皮膜治疗趾甲皮瓣切取后遗留创面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18~25岁。机器绞轧伤4例,挤压伤3例,砸伤2例,其中拇指Ⅲ度缺损2例,拇指Ⅳ度缺损2例,拇指皮肤撕脱伤3例。(其中1例合并虎口及掌背桡侧皮肤坏死),拇指再植术后坏死2例。亚急诊再造5例,择期再造4例;带足背皮瓣的趾甲皮瓣移植5例,趾甲皮瓣移植4例。1.2治疗方法手术在臂丛阻滞及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根据受区设计带或不带足背皮瓣的趾甲皮瓣移植。按常规切取趾甲皮瓣,保留趾趾骨全长。本组第一跖骨背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