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椎动脉三维CT成像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ic imaging,3D—CTA)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有学者将其称为经静脉CT血管造影,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的诊断和治疗中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3D—CTA还可应用于稚动脉畸形、损伤、动脉瘤、夹层等的疾病诊疗,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关于3D—CTA在椎动脉病变中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
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护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术中监测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EP对25例脊柱外科手术进行术中监护(IOM),记录手术前后及重要手术步骤前、中、后的诱发电位变化并分析原因。结果:排除麻醉因素,7例术中波形出现明显改变;其余18例术前、术中监护、术后波形无明显改变。结论:SEP具有简便、灵敏和及时监护的特点,术中监护可有效提高脊柱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并可客观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促进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行为功能恢复的机制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利用NYU Impactor-Ⅱ打击器制作大鼠TIO SCI模型,细胞移植预实验证实BMSCs在体内定植后,分别于损伤后3 d(Ⅱ组)和1周(Ⅲ组)移植在体外稳定传10代的BMSCs,以DMEM作为阴性对照(Ⅰ组),术后用BBB评分和脚印分析进行大鼠行为功能的评价.3个月后处死动物,取出损伤处脊髓做10 mm快速冰冻切片后,行HE,NF和ED1免疫组化染色,根据各组间阳性反应面积百分比进行比较.结果:BMSCs倍增周期约为2~3 d,术后第4周各组间BBB评分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第6周起Ⅱ组和Ⅲ组之间脚印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NF和ED1染色阳性反应面积百分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BMSCs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局部的微环境,促进轴突的再生和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硫酸镁(MgSO4)联合局部移植自体激活雪旺细胞(AASCs)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双后肢隐神经激活自体雪旺细胞(SCs),并进行体外分离、培养、传代获得大量细胞.Wistar大鼠48只以IMPACTOR MODEL-Ⅱ打击器制备脊髓胸10(T10)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单纯DMEM移植空白对照组(A组)、MgSO4腹腔注射组(B组)、AASCs移植组(C组)和MgSO4腹腔注射联合AASCs移植组(D组).对各组实验动物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行为学评分(BBB评分),生物素葡聚糖胺(BDA)示踪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取出动物损伤段脊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所有大鼠在脊髓损伤后出现下肢截瘫,各组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脊髓损伤区及其远端BDA标记的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组;各组脊髓NF200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阳性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阳性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结论:MgSO4联合AASCs能保护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并促进其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25.
颈性眩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颈性眩晕(cervicalvertigo)只有在患者主诉以眩晕为主并伴有颈部不适,同时排除与前庭和中枢相关的一些疾病,如中枢性和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耳蜗迷路震荡等多种疾病后方可予以诊断。一、诊断1.诊断标准通常可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诊断。(1)与头颈活动相关的发作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诸如头痛、头晕、视觉障碍、耳鸣,转颈试验阳性。(2)颈部症状:颈部肌肉痉挛、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压痛,有时出现上肢麻痛,牵拉试验阳性征。(3)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恶心、呕吐、出汗、胸闷、心悸。(4)严重者可出现发作性猝倒,一般在头后仰、侧屈或旋…  相似文献   
26.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3月~2010年2月,4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C型臂X线机下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并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 - 18个月,平均10个月,全部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5周,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优22例、良19例、一般6例.优良率87.2%.[结论]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能提供坚强内固定,出血少,创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施加外磁场后磁性纳米C3转移酶药物载体(简称载药微球)在大鼠损伤脊髓局部的分布情况,并观察不同时间作用的外磁场对该载体分布的影响。方法:构建载药微球,检测其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形态、测定磁场顺应性及药物释放;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性;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的摄取情况。82只大鼠建立T10损伤模型(NYU法),随机分为5组:A组,经尾静脉注射异硫氰酸荧光素组,20只;B组,经尾静脉注射载药微球组,20只;C组,经尾静脉注射载药微球+外磁场15min组,20只;D组,经尾静脉注射载药微球+外磁场30min组,12只;E组,经尾静脉注射载药微球+外磁场1h组,10只。A、B、C组各取10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射1h后,取肝、肾、脾及T10为中心的脊髓组织做冰冻切片并观察载药微球在其中的分布;5组各10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射1h后取T10为中心4cm脊髓组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D组取2只大鼠,电镜观察载药微球在脊髓组织中分布。结果:载药微球分散性好,载药微球磁化强度饱和度值为63.5emu/g,载药微球缓慢释放药物且释药时间超过9d,载药微球与细胞共培养,细胞平均存活率为78.10%,与细胞共培养5s后能够在细胞内达到良好聚集效果。C组脊髓损伤中心荧光强度高于A、B组。C组脊髓铁元素含量高于A、B组,D组测定铁含量高于C组(P<0.05),E组测定铁含量高于C组(P<0.05),D组测定铁含量与E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载药微球聚集在损伤中心,可进入神经细胞胞体内。结论:磁性纳米C3转移酶药物载体可靶向聚集在损伤区局部,载药微球可进入脊髓损伤区神经细胞内;损伤后施加外磁场30min,载药微球可达到最佳聚集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激活态雪旺细胞( ASCs)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对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神经方向分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酶消化组织块法结合机械分离法分离培养ASCs;Ficoll法分离得到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CMNCs)并经贴壁培养、分离后获得HUCBMSCs.采用全反式微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照组)、ASCs培养基半量换液法(实验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 Western blot)半定量、荧光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神经纤维200 (NF2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定量分析等方法在诱导培养后1、2、3、4周进行综合评价HUCBMSCs诱导分化,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HUCBMSCs在ASCs和全反式微甲酸及bFGF、EGF的作用下向神经源性细胞分化.不同诱导时间细胞阳性率、Western blot半定量、Real-time 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时间内两种诱导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Cs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并促进HUCBMSCs向神经源性细胞分化,与传统全反式微甲酸诱导方法比较更简单.  相似文献   
29.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 的修复现在依然是世界性难题,SCI后局部微环境中存在抑制轴突生长的因子。研究表明,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myelinassociated inhibitor,MAI)是脊髓轴突再生的关键抑制因素,主要包括轴突生长抑制蛋白 (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 ,Nogo)、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和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ligodendrocyte myelin glycoprotein,OMgp),本文初步探讨该类因子及其受体以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方法:于无菌条件下取新生1~2 d的SD大鼠脊髓组织,采用机械吹打及胰酶消化法制成细胞悬液,通过差速贴壁和恒温摇床震荡去除杂细胞,进行培养。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传至第3代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