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超声治疗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学生分成PBL教学法组和传统讲授法组,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在教学方法、途径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PBL教学法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讲授法组学生的考试成绩;PBL教学法组成绩达到70分及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讲授法组的比例。结论:PBL教学法在临床超声治疗学教学中可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2.
43.
背景:目前临床使用的小口径(<6 mm)人工血管因生物相容性差、远期通畅率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学术界一直致力于寻找具有正常血管生物学功能的血管代用品,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与功能研究已成为目前热门研究课题.目的: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血管支架动态复合培养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通过体内移植实验,探讨该组织工程血管的组织相容性及通畅率.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细胞学、组织病理学观察,于2006-01/2008-06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通过去污剂-酶消化法制备兔腹主动脉脱细胞支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分离培养法,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扩增后的干细胞静态种植于脱细胞支架后置于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方法:60只兔随机均分为3组,剪取一段腹主动脉长约1.0 cm,再将移植血管以8/0聚丙烯线间断外翻吻合到腹主动脉上.组织工程血管组:受体为对应抽取骨髓干细胞的实验兔,以组织工程血管为移植血管;脱细胞血管支架组:以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腹主动脉为移植血管;同种异体血管组:以同种异体新鲜腹主动脉作为移植血管.主要观察指标:对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定;血管移植后3个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病理切片、扫描电镜等观察移植效果.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8 d后形成漩涡状排列,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特征:将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支架置于生物反应器培养12 d后,种子细胞在血管腔内黏附生长;血管移植3个月后,组织工程血管组、脱细胞血管支架组通畅率分别为90%,80%,均优于同种异体血管组(25%).移植3个月后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组织工程血管组形成清晰的内、中、外膜3层结构,形态接近正常动脉,内皮细胞覆盖完整;脱细胞血管支架组血管内表面内皮细胞覆盖不完整,伴有附擘血栓形成,内膜轻度增生,伴炎性细胞浸润:同种异体血管组内膜极度增厚、坏死,管腔明显狭窄,伴不同程度的血栓机化.结论: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细胞血管支架上,可获得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通畅率的生物人工血管.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中国工业经济》2002~2006年所刊载论文的数量、作者情况、基金资助、论文引用和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中国工业经济》的贴近现实、与时俱进和理念创新的办刊特色,以及其作为该学科权威期刊的合理性。通过研究发现,该期刊的核心作者人数和论文产出量还有待提高,非办刊单位作者论文的比例也应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小口径(〈5cm)人工血管因生物相容性差、远期通畅率低,效果不理想。拟通过在脱细胞血管支架表面预载bFGF,制备一种新型的小口径人工血管。方法采用去污剂一酶消化法制备犬颈动脉脱细胞支架,将bFGF预载在经肝素固化(肝素固化组)和未固化的(单脱细胞组)脱细胞支架表面,ELISA法检测结合的bFGF量及体外释放情况。通过与犬BMSCs体外复合培养1~5d,观察bFGF预载肝素固化脱细胞支架(bFGF预载组)和未固化的脱细胞支架(未预载组),以及各自空白对照组细胞生长情况。取8只杂交犬,切断并剪下颈总动脉造成约5cm缺损,随机选取一侧,将预载组支架行端端吻合于缺损中,作为实验侧;将未预载组支架以同样方法植入对侧,作为对照侧。术后8周取材行DSA、HE染色观察移植效果。结果犬颈动脉经脱细胞后大体形态完好、细胞基本去除、纤维结构完整。肝素固化组支架表面结合的bFGF量与bFGF反应浓度成正相关,与相同反应浓度下单脱细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固化组在浓度为100ng/mL下结合的bFGF可在体外持续释放20d。bFGF预载支架促进BMSCs增殖,MTT显示BMSCs在两组支架表面均可黏附生长,复合培养1、2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d,bFGF预载组支架表面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未预载组(P〈0.01)。异体犬颈动脉移植后8周,实验侧支架均通畅,且有细胞覆盖内膜及浸润管壁,而对照侧通畅率仅为12.5%(1/8),闭塞的移植物腔内均为血栓形成,未见细胞覆盖。结论对同种异体血管脱细胞支架表面进行bFGF预载,初步获得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通畅性的生物人工血管,其远期通畅率及生物安全性仍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46.
目的调查研究老年颈动脉狭窄病人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疼痛影响因素及其对待疼痛的态度。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血管外科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129例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挑选符合标准的病人发放问卷或进行面对面询问,收集术后疼痛、人口学资料、病史、术中情况等信息,并运用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颈动脉狭窄病人外科术后疼痛评分范围为1~7分,平均(3.3±1.4)分,其中轻度疼痛35例(27.1%),中度疼痛92例(71.3%),重度疼痛2例(1.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性别、治疗依从性是老年颈动脉狭窄病人外科术后疼痛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病人对待术后疼痛认知态度以恐惧为主(76.4%),解决态度以不应对为主(59.7%)。结论老年颈动脉狭窄病人外科术后疼痛普遍存在,差异较大,城市户籍、女性、治疗依从性差的病人疼痛强烈;对待疼痛态度以消极为主。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经胫后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急性混合型DVT患者经胫后静脉插管溶栓,预防性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经胫后静脉置入Unifuse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40万U/d,平均置管时间5.8d。测量治疗前后患、健侧的大、小腿周径差,计算静脉通畅评分。结果治疗后患、健侧的大、小腿周径差为(2.08±1.41)cm、(1.23±1.06)cm,优于治疗前的(8.41±2.26)cm、(6.13±1.83)cm(P<0.01)。治疗后静脉通畅评分为(1.78±1.49)分,优于治疗前的(7.86±1.81)分(P<0.01)。治疗后静脉通畅率为(77.08±17.32)%,瓣膜显影良好。结论经胫后静脉插管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DVT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8.
我们在2004年3-12月,采用50%葡萄糖溶液注射加压治疗下肢静脉曲张80例,与传统的曲张静脉剥脱术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观察泛影葡胺胶缓释剂对腹股沟区各类血管手术术后创口淋巴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选择进入实验的540名需行腹股沟区血管手术的各类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减少不必要的解剖,尽量结扎可视的淋巴管.实验组手术结束时于腹股沟创口逐层喷涂泛影葡胺胶缓释剂,对照组不喷涂.观察对比两组术后腹股沟创面的渗液及创口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后第1日引流量、至拔管时总引流量、淋巴瘘及感染等创口并发症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中减少不必要的解剖,尽量结扎可视的淋巴管的情况下,泛影葡胺胶缓释剂可进一步预防腹股沟区血管手术术后淋巴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