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通过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中CD133+和CD133-细胞进行配对研究,寻找差异性蛋白.方法 通过磁珠选择分离U87中CD133+和CD133-细胞,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 - PAGE)检测上述细胞总体蛋白,分析差异性蛋白点.通过质谱( MALDI -TOF - MS)对蛋白点进行鉴定,建立两种细胞差异性蛋白文库.结果 CD133+和CD133-细胞配对比较,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2D - PAGE蛋白点共有73个,>1.5倍差异蛋白点有46个,>2倍差异蛋白点有27个,>3倍差异蛋白点有8个.在CD133+ U87细胞中,有10个蛋白表达增多(上调),63个蛋白表达下降(下调).共得到44张高质量质谱肽质量指纹图谱(PMF),鉴定了35种蛋白质.结论 CD133+和CD133-细胞是同一细胞株中两种不同的细胞,蛋白方面存在的差异,将成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相互关系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103例。结果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人路全切垂体瘤97例(94.2%)。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5天,无手术死亡病例,2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经再行手术修补,1例经腰穿置管平卧治疗后自愈。结论对蝶窦气化较完全的患者,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下调后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以慢病毒介导的OPN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siRNA)感染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实时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OPN表达.通过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OPN表达下调后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慢病毒介导的OPN siRNA感染能显著降低U251细胞OPN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有效抑制U251细胞侵袭能力,并诱导其凋亡,OPN siRNA感染组中Bcl-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MMP-2和MMP-9明显减少,Bax显著增多.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OPNsiRNA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胶质瘤U87细胞培养上清诱导CD133+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磁珠法分选脐血CD133+细胞,体外诱导为CD133+内皮细胞并以共聚焦显微镜加以鉴定。U87细胞培养上清作用于CD133+内皮细胞(以DMEM作用为对照),体外血管生成实验检测其体外血管生成,Transwell法检测其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CD133+内皮细胞中VEGFR-1、VEGFR-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的表达,明胶酶谱检测MMP-9的活性。 结果: 脐血CD133+细胞体外诱导培养14 d后,约90%的细胞呈Dil-ac-LDL和FITC-UEA-1双阳性,具有内皮细胞特性,鉴定为CD133+内皮细胞。与DMEM对照组相比,U87细胞培养上清可诱导CD133+内皮细胞血管生成\[(40.7±3.3)vs(21.0±23),P<0.05\],促进CD133+内皮细胞迁移\[(0.60±0.04) vs (0.27±0.02),P<0.05\]。U87细胞培养上清上调CD133+内皮细胞中VEGFR-2与MMP-9的表达(P<0.05),而VEGFR-1的表达基本不变;U87细胞培养上清还可增强CD133+内皮细胞中MMP-9的酶活性。 结论: 胶质瘤U87细胞培养上清通过上调CD133+内皮细胞中VEGFR-2与MMP-9的表达促进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5.
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19例显微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在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治疗中的作用,以便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疗效。方法:在经开颅清除血肿治疗的54例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病例中,显微手术组19例,非显微手术组3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病6个月时患者的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分析显示,显微手术组患者死亡率比非显微手术组明显降低,面中残和良好的比率则显著提高。结论:及时开颅显微操作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治疗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通缉取得较好的疗效。故建议对此类患者采用及时的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6.
马尾肿瘤显微手术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马尾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马尾肿瘤的病理和手术方法。结果 16例马尾肿瘤手术切除(80%),术后恢复良好19例(95%)。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马尾肿瘤大都数能取得全切除和良好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7.
手术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收治的9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比较经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显微手术和射频辅助显微手术这二种手术治疗方法的治疗结果。结果9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其中经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显微手术治疗6例,经改良翼点入路开颅射频辅助显微手术治疗3例。经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显微手术和射频辅助显微手术的肿瘤全切率分别为1例(17%)和3例(100%),次全切除率分别为5例(83%)和0例(0%),次全切除病例中有2例因大出血而终止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500ml和500ml,术后Ⅲ、Ⅳ、Ⅴ、Ⅵ等颅神经功能损害分别有4例(67%)和1例(33%)。结论经改良翼点入路开颅射频辅助显微手术出血少,肿瘤全切率高,是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8.
采用TRAP(telomericrepeatampificationprotocal)法检测 2 9例首发星形胶质细胞瘤及 11例复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端粒酶的活性情况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4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选自首次肉眼下基本全切的肿瘤 ,均经病理检验证实。采用kernohan分级 ,首次发生的 2 9例中 ,Ⅰ级 10例 ,Ⅱ级 7例 ,Ⅲ级 8例 ,Ⅳ级 4例 ;术后复发 11例 ,Ⅰ级 1例 ,Ⅱ级 4例 ,Ⅲ级~Ⅳ级 6例。肿瘤复发时间在0 5~ 2年 (平均 1 6年 ) ,复发后再次手术。肿瘤标本离体后立即放入液氮中冻存端粒酶的提取按文…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下调miR-221对U87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靶向miR-221的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感染U87胶质瘤细胞,应用原位杂交、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后细胞内miR-221及p27蛋白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力改变.结果 成功构建了靶向miR221的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该载体能有效抑制内源性miR-221的表达,同时上调p27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细胞生长,诱导凋亡,降低细胞的侵袭力.结论 成功构建靶向miR-221的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够有效抑制miR-221的表达并抑制U87胶质瘤细胞的生长,为以miR-221为靶点的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0.
胶质瘤及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明确胶质瘤及患者脑脊液(CSF)中端粒酶的活性表面情况。方法 采用TRAP(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法检测50例胶质瘤、3例转移瘤及17例肿瘤端粒酶呈阳性患者CSF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 (1)肿瘤端粒酶:胶质瘤(WHO分级)中阳性率为22/50(44.0%),其中I级为3/16(18.8%),Ⅱ级为3/12(25.0%)。Ⅲ级为9/14(64.3%),Ⅳ级为7/8(87.5%),3例转移性瘤端粒酶活性检测为3/3(100%)。胶质瘤分级越高,端粒酶活性检出率就越高(P<0.005),25例Ⅲ级以上恶性脑肿瘤中(包括转移性低分化癌)19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76.0%),明显高于Ⅱ级以下胶质瘤(6/28,21.4%)(P<0.005)。(2)CSF中端粒酶的活性:6例术前、17例术后采取脑脊液(包括5例术前曾采取CSF的患者;其切除的肿瘤中端粒酶检测均为阳性)端粒酶检出率分别为3/6(50.0%)和12/17(70.6%)。3例术前CSF呈阴性的患者,检测2例术后CSF呈阳性。结论 (1)端粒酶可能是新的恶性脑肿瘤的瘤标;(2)检测脑脊液中端粒酶的活性应作为脑胶质瘤诊断的辅助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恶性胶质瘤或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3)对首次基本全切、短期内复发的胶质瘤或怀疑为脑转移瘤的患者应行CSF端粒酶检测;(4)手术是促进恶性脑肿瘤扩散和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提示恶性脑肿瘤患者术后有必要进行化疗和/或放疗甚至是包括脑和脊髓的全中枢系统的放疗;(5)脑脊液端粒酶的检查优于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