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122.
目的 研究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照射加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耐受性、副反应和疗效。方法 73例中男5 9例,女14例,中位年龄6 0岁(33~70岁)。放疗方案为2次/d ,间隔>6h ,5d/周。第1、2周,1.2Gy/次,2次/d ;第3、4、5周分别为1.3、1.4、1.5Gy/次,2次/d。肿瘤灶总剂量为6 6Gy ,5 0分次,5周完成。化疗为MVP或EP方案。结果 73例中12例未完成既定的治疗计划。完成的化疗中位疗程数为4个,完成的放疗中位肿瘤灶剂量为6 6Gy。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77% ,其中3级为15 %。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4 0 % ,其中3级为8%。73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 1%、10 %。完成既定放疗的6 1例中34例出现局部复发,其中32例在照射野内,2例在野外。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1%、34%。1、2年远地转移率分别为5 7%、84 %。结论 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照射加化疗能被绝大多数Ⅲb期患者所耐受,局部控制有所改善,由于远地转移使长期生存并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根治性化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前以CK19 mRNA表达为标志的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106例NSCLC患者根治性化放疗前外周血微转移标志物CK19 mRNA的表达,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和预后意义。结果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为63%(67/106)。外周血微转移与N分期(X~2=10.41,P=0.001)、病理类型(X~2=5.22,P=0.022)和病理分级相关(X~2=7.82,P=0.020),但与性别(X~2=2.70,P=0.100)、T分期(X~2=0.01,P=0.941)、TNM分期(X~2=5.32,P=0.070)、体重减轻(X~2=0.71,P=0.399)和KPS评分(X~2=0.23,P=0.629)无相关性。外周血微转移阳性和阴性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0%和63%(X~2=0.34,P=0.559);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9%和57%(X~2=0.61,P=0.435);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期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7个月和24%;外周血微转移阳性和阴性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20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1%和28%(X~2=0.61,P=0.435)。结论NSCLC根治性化放疗前外周血微转移与N分期、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但无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24.
准确的TNM分期,包括原发灶浸润深度和长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是为食管癌患者制定最佳治疗策略的至关重要因素。对拟行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在解剖和功能上准确勾画食管病变范围和受转移淋巴结则是达到精确放疗的必然要求。18↑FDG是临床最常用的PET检查示踪剂,故主要综述18↑FDG PET-CT较以往常规诊断技术对食管癌准确分期及指导放疗靶区确定的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5.
目的研究含Egr-1基因启动子和Smad 7 cDNA的重组腺病毒在细胞水平表达Smad 7蛋白,是否具有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传导通路从而阻断胶原合成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重组腺病毒感染成纤维细胞(3T6),经深部X线照射后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mad 7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定位。成纤维细胞再经TGF-β1刺激后通过^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和^3H-脯氨酸(^3H-Pro)结合法检测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和胶原合成情况,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每分钟闪烁计数(cpm)值进行定量比较。结果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Smad 7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内。同位素^3H—Pro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cpm值为3287,对照组cpm值为56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空白组cpm值为3625,与实验组无差别(P=0.741),说明实验组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基础水平相当。^3H—TdR检测结果显示各组间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别(P=0.312)。结论通过重组腺病毒在成纤维细胞内表达的Smad7蛋白具有在细胞浆内阻断TGF-β1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胶原合成的生物学活性,其抑制胶原合成可能是在转录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技术在测定并校正肺部恶性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过程中靶区位置误差的意义。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4例肺部恶性肿瘤并接受SBRT的患者。每次治疗前后均进行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扫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在线配准,校正误差后进行治疗。治疗后再次进行CBCT扫描并配准。分别记录治疗前后靶区位置误差。根据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外放公式MPTV(外放)=2.5Σ+0.7σ计算PTV外扩大小。结果:治疗前靶区位置左右、头脚、腹背方向误差最大值分别为10.0mm、16.9mm、8.7mm,误差平均值分别为(2.4±2.8)mm、(3.4±4.6)mm、(2.9±3.4)mm。在线校正并治疗后,靶区位置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误差最大值分别为7.6mm、4.6mm、7.0mm,误差平均值分别为(2.1±2.0)mm、(1.5±1.6)mm、(1.7±2.0)mm。无图像引导PTV外扩大小为左右7.96mm、头脚11.72mm、腹背9.63mm,有图像引导并在线校正PTV外扩大小为左右6.65mm、头脚4.87mm、腹背5.65mm。结论:IGRT技术可即时校正SBRT治疗前由摆位引起的靶区位置误差,并测定治疗过程中的靶区位置移动,能提高治疗精度,并有助于PTV外扩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Six1和Six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Six1和Six4在292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92例食管鳞癌患者中,Six1、Six4蛋白在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2.9%(213/292)和56.2%(164/292),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33.2%(97/292)和32.5%(95/2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检验结果显示Six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生存状态相关,其在死亡组患者的阳性率82.3%(130/158),明显高于生存组阳性率61.9%(83/134,P〈0.05)。Six4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深度相关,肿瘤分化程度越高、浸润深度越深其阳性率越高。单因素Log-rank分析显示性别、TNM分期、Six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总生存率相关(P〈0.05)。Six1蛋白表达阴性组5年生存率51.9%(41/79)高于阳性组的43.7%(93/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79,P=0.043),其他临床参数与预后均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Six1蛋白表达水平是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Six1和Six4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均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Six1蛋白高表达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可作为临床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8.
放射性肝病影响因素及肝脏放射耐受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后放射性肝病(RILD)的影响因素,以指导PLC的3DCRT,避免和减少RILD的发生。方法采用8MVX线直线加速器对109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进行3DCRT。UICCAJCCT3期65例,T4期44例。B超或CT提示有门脉癌栓者28例。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93例,B级16例。肿瘤剂量54Gy(38~68Gy),每次分割剂量4.6Gy(4~6Gy),每周3次,隔日1次。肝脏耐受剂量应用Logistic模型和ROC曲线进行估计。结果所有患者3DCRT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52个月),RILD发生率为16%(17109)。T分期、GTV、门脉癌栓(PVT)、肝硬化分级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与RILD的发生有关(P=0.006、0.036、0.037、0.000和0.017),肝硬化分级是独立的影响因子(P=0.000)。16例肝硬化Child-PughB级患者中发生RILD9例,发生率916(56%),无法找出与RILD发生相关的剂量学因素。93例Child-PughA患者中,发生RILD的正常肝平均剂量(MDTNL)(24.9Gy±3.9Gy)和不发生RILD患者(19.9Gy±5.4Gy),有显著性差异(P=0.008)。经剂量学分析,23Gy可能是MDTNL的耐受剂量。V586%,V1068%,V1559%,V2049%,V2535%,V3028%,V3525%,和V4020%可能是DVH中的耐受剂量。结论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是影响RILD的主要因素,Child-PughA级患者比B级患者有更好的放射耐受性。MDTNL23Gy。对于肝硬化,上述3DCRT方法需改进,以减少RI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9.
130.
目的探讨胸部增强CT扫描对勾画肺癌大体肿瘤体积(GTV)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肿瘤紧邻纵隔或累及肺门、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7例,在治疗体位下行全胸部平扫(C)和增强CT扫描(C+),扫描范围相同。将CT图像传人虚拟模拟计划工作站(AcQSim)中,每份图像传7次(C3次,C+4次)。3位年资相同的放疗科医生完全独立地在C与C+的CT图像上勾画GTV(GTV、GTV+),然后3位医生在另一份C+图像上共同勾画GTV(标准GTVco)。以GTVco形成的计划靶体积(PTV)为标准在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剂量计算并优化,等中心点为剂量归一点(参考点),处方剂量为60Gy。通过图像融合技术将3位医生在C+、C图像上勾画的GTV复制到GTVco图像上,分别计算GTV、GTV+和GTVco共7份GTV体积、GTV三维最大径、90%等剂量线包括PTV的相对体积(V90)及PTV内最小剂量(Dmin),并计算GTV、GTV+与GTVco的比值R及R的变异系数CV,然后对GTV、GTV+两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GTV+、GTV体积R分别为1.04±0.16、1.25±0.52,GTV+体积、V90、Dmin的CV均小于GTV的(P值分别<0.01、0.05、0.05)。结论勾画肿瘤紧邻纵隔或累积肺门靶区时,增强CT扫描可明显提高GTV勾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且费用较小容易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