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06篇 |
免费 | 545篇 |
国内免费 | 2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5篇 |
儿科学 | 91篇 |
妇产科学 | 47篇 |
基础医学 | 322篇 |
口腔科学 | 95篇 |
临床医学 | 1057篇 |
内科学 | 548篇 |
皮肤病学 | 50篇 |
神经病学 | 131篇 |
特种医学 | 20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704篇 |
综合类 | 2261篇 |
预防医学 | 1094篇 |
眼科学 | 50篇 |
药学 | 1000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874篇 |
肿瘤学 | 2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5篇 |
2023年 | 332篇 |
2022年 | 393篇 |
2021年 | 441篇 |
2020年 | 309篇 |
2019年 | 268篇 |
2018年 | 277篇 |
2017年 | 184篇 |
2016年 | 200篇 |
2015年 | 252篇 |
2014年 | 517篇 |
2013年 | 399篇 |
2012年 | 492篇 |
2011年 | 519篇 |
2010年 | 448篇 |
2009年 | 408篇 |
2008年 | 363篇 |
2007年 | 394篇 |
2006年 | 379篇 |
2005年 | 350篇 |
2004年 | 279篇 |
2003年 | 235篇 |
2002年 | 158篇 |
2001年 | 172篇 |
2000年 | 152篇 |
1999年 | 113篇 |
1998年 | 117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7篇 |
1977年 | 3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西医治疗伤寒37例临床分析黄安如高分飞(江西省南昌西河砖瓦厂医院,南昌330013)1996年3月初至4月底,我院收治109例伤寒病人,经肥达氏反应和大便培养确诊37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疗效对比整理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7例均为...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估肾周脂肪粘连对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PN)的影响。方法回顾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行后腹腔镜PN术的患者共52例。通过术前CT图像和手术操作,依据患者肾周脂肪有无粘连,分成粘连组与无粘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粘连组与无粘连组在体质指数(BMI)、肿瘤最大径、肾脏热缺血时间、住院时间、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SA)及RENAL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连组与无粘连组相比年龄大[(59.25±11.03)vs(49.71±11.86)岁,P=0.004],男性患者比例高(75.0%vs 46.4%,P=0.036),高血压患者多(62.5%vs 28.6%,P=0.014),糖尿病患者多(41.7%vs 14.3%,P=0.026),腹腔内脂肪(IAF)多[(2.02±0.47)vs(1.35±0.66)cm,P=0.000],手术时间长[(146.08±45.45)vs(119.32±28.83)min,P=0.017)],术中失血量多[(82.92±45.73)vs(51.79±25.10)ml,P=0.005)]。结论肾周脂肪粘连使后腹腔镜PN术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增加,但对肾脏热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过程中分离的难度,但并不增加肿瘤切除的难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肝硬化的发病情况,分析肝硬化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那坡县中医院及人民医院住院的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肝硬化患者313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按年龄分为成人期(19~40岁),更年期(40~60岁),老年期(60岁以上)各组,观察各组比例以及HBsAg阳性率及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病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男性与女性比例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11例(70.3%),酒精性肝炎肝硬化76例(25.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13例(4.3%);观察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80例(89.5%),酒精性肝炎肝硬化20例(4.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13例(4.1%),两组相比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32例男性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68.9%;在81例女性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11.11%,男、女HBsAg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成年人组HBsAg阳性率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衣壮族肝硬化主要病因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男性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及肝硬化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对老年DCM的认识。方法对我院住院的21例D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多以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4例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1例诊断为晕厥待查,1例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误诊率为28.6%,明确诊断后给予利尿、强心、减轻心肌耗氧等治疗。本组4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病死率19.0%),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为心源性猝死,2例死于心力衰竭,其余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显效3例(14.3%),有效13例(61.9%),无效1例(4.8%)。住院9~122 d,平均28.9 d。结论老年DCM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预后差,治疗难度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置入支架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入选本研究,男59例,女24例,年龄(57±9)岁,DES组43例,BMS组40例。另选同期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而未行PCI的冠心病患者35例为对照组,男30例,女5例,年龄(59±11)岁。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8、72 h、2 w和1个月后取静脉血,测定血浆hs-CRP水平,术前三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显示的病变特征相似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48、72 h DES组和BMS组患者较单纯进行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8.34±2.78)、(15.11±3.37)vs(4.51±2.97)mg/L,P<0.01;(8.98±3.56)、(13.63±4.28)vs(3.82±2.65)mg/L,P<0.01〕;同时,DES组血浆hs-CRP水平较BMS组显著降低〔分别为(8.34±2.78)vs(15.11±3.37)mg/L,P<0.01;(8.98±3.56)vs(13.63±4.28)mg/L,P<0.01〕。结论 PCI术后可显著升高血浆hs-CRP水平,但DES与BMS相比,可明显降低血浆hs-CRP水平,表明DES可明显抑制PCI术后诱发的急性炎症反应,有降低再狭窄率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炎性指标pentraxin-3与纤溶指标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 activatable finolysis inhibitor,TAFI)的变化。方法检测比较10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1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及2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pentraxin-3、TAFI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pentraxin-3、TAF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血浆pentraxin-3及TAFI水平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ntraxin-3浓度与TAFI浓度呈正相关(r=0.17,P<0.05)。结论 pentraxin-3与TAFI共同在AC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结核性脑膜炎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96例结核性脑膜炎多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改变以压力、白细胞、蛋白升高、葡萄糖、氯化物降低为主.87.5%合并颅外结核.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51例,表现为脑积水、结核瘤、脑室扩张、多发病灶等.经正规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52例,好转25例,14例未见好转,自动出院或转院治疗,5例死亡.结论 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或MRI检查、是否合并颅外结核感染及正规抗结核治疗是否有效,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是引起人兽共患李斯特菌病的病原菌,该菌感染宿主中枢神经系统是导致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农场暴发的呈现神经症状的绵羊李斯特菌病病例进行病原诊断,进而对其病原学特性开展相关研究.方法 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借助多重PCR方法和Lm诊断血清对分离株的血清型进行研究,并测定了该菌株的溶血活性和药物敏感性,基于毒力基因actA的遗传谱系进行分型,最后对其LD50进行了测定.结果 从绵羊脑实质组织中成功地分离到一株血清型为4b的Lm菌株NTSN,其溶血效价为24,LD50为104.30CFU,是具脑侵袭性的强毒菌株,可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遗传谱系分析表明Lm NTSN可能属于高侵袭性的流行克隆.结论 LmNTSN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深入探讨Lm的致病机理和预防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