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了解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感染HBV基因耐药相关变异性,并对变异相关因素HBV DNA、HBeAg、ALT、AST及TBil进行分析。方法收集AHB患者123例,提取血清HBV DNA对反转录酶(RT)基因区核苷(酸)类似物变异耐药突变10个位点进行检测,同时进行HBV DNA载量、HBeAg、ALT和AST检测。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进行DNA测序,数据分析采用PSQ-96MA型焦磷酸测序仪配套的分析软件进行。结果 123例患者中9例发生变异,检出率为7.32%,病毒以变异/未变异共存形式存在。变异位点和变异形式均以204V/I和181V为主,相关耐药主要为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发生变异者与未发生变异者比较,HBV DNA载量、ALT、AST、TBil及HBeAg阴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HBV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相关突变,自然变异与HBVDNA载量、ALT、HBeAg、TBil及AST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临床应用价值,从而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自愿、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2、3、7d免疫功能指标T细胞CD3+、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1d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CD3+、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CD3+、CD4+、CD8+均有所下降,但是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5d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CD3+、CD4+、CD8+均有所上升,但是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观察组T淋巴细胞CD3+、CD4+、CD8+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根治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大,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效果较好,可以减轻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且术后恢复较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3.
建设感染医学网的体会和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丰富和完善感染病学的教学内容 ,解决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并克服其局限性 ,建立了感染医学网站 (http:∥ www.m edinfect.com) ,以医学生和临床医学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 ,并吸引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参与。网站在向广大感染病学专业人员、医学生提供感染病学专业的医学信息、感染病学教案资料、教学课件的同时 ,也进行了大量健康教育宣传 ,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技术为本专业医学专业人员、教员、医学生、患者提供一个虚拟的交流园地 ,并为广大患者提供免费网络医疗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加胸大肌切开行第Ⅲ组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6例临床分期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在改良根治术的基础上加胸大肌部分切开清扫第Ⅲ组淋巴结,分析该组淋巴结受累情况和相关因素。结果胸大肌切开补充清扫第Ⅲ组淋巴结中残留阳性淋巴结26.78%,术后无明显胸肌萎缩、严重上肢水肿等并发症。结论胸大肌切开第Ⅲ组淋巴结清扫术能有效地清除改良根治术中残留的淋巴结,且创伤小,能为乳腺癌术后的综合治疗提供准确的病理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似物(NAs)和α干扰素(IFN-α)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代偿期肝硬化(LC)患者远期发生肝细胞癌(HCC)及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前瞻性双向队列研究设计,自2008年1月起,对1998年8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的慢性HBV感染者通过回顾性调查建立研究队列,并随访至2013年5月。共2 035例患者纳入队列研究,其中NAs治疗组380例,IFN-α治疗组153例,未治疗(对照)组1 502例。结果 IFN-α治疗组中位随访时间10.08(IQR:7.96~11.67)年,HCC发生率为2.70/1 000人年;NAs治疗组中位随访时间7.58(IQR:6.08~9.67)年,HCC发生率为6.76/1 000人年;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9.2(IQR:7.0~11.33)年,HCC发生率为13.02/1 000人年。在CHB患者中,IFN-α治疗组的HCC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8)和NAs治疗5年的患者(P=0.039),其累积肝病相关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和NAs治疗5年(P=0.007)的患者;NAs治疗≥5年患者的累积肝病相关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和NAs治疗5年的患者(P=0.034)。在基线代偿期LC患者中,NAs治疗≥5年的患者HCC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8)及NAs治疗5年患者(P=0.031);同时其累积肝病死亡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及NAs治疗5年患者(P=0.017)。结论 IFN-α治疗能显著降低CHB患者远期发生HCC和死亡的风险,而NAs长期治疗可以减少CHB患者的死亡风险,并显著降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HCC的发生风险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 (PFA)对卡介苗联合脂多糖 (LPS)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干预作用 ,并探讨其对大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予以大鼠腹腔内接种卡介苗 (BCG) 5× 10 7活菌 /鼠 ,次日始分别予不同剂量PFA腹腔内注射。在接种BCG后第 11天 ,予以大鼠腹腔内LPS ,2h后球后采血 ,检测血清TNFα、IL 6及IL 10水平。 8~ 10h后采血处死 ,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及T细胞亚群 ,统一取肝右叶病理检查。结果 BCG对大鼠致敏后第 11天 ,予以小剂量LPS可以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 ,血清ALT明显升高 ,大于正常对照 10倍以上 ,AST也较正常对照升高 2倍以上。肝组织病理显示肝细胞坏死广泛伴出血 ,病变占小叶 1/3以上 ,伴有片状炎细胞浸润。在接种BCG后 10d期间 ,腹腔内给予PFA( 60 0mg·kg-1·d-1) ,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及AST水平 ,大鼠血清TNFα水平也有明显下降 ,而IL 6则有升高 ,CD3 、CD4 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组 ,CD8 百分比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在肝组织病理上PAF( 15 0~ 60 0mg·kg-1·d-1)可减轻肝脏炎性损害。结论 PFA对卡介苗联合LPS诱发的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有防护作用 ;在较大剂量下 ,PFA对大鼠细胞免疫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7.
秋水仙碱拮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肝毒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Col)于在体条件下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所致动物肝毒性的影响,方法:将1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A ̄C3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GalN)700mg/kg致敏,1h后再次腹腔注射TNF-α50μg/kg诱发急性肝坏死。A组小鼠于TNF-α给药前19和4h分别腹腔汶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B和C组则按相同时间灌服或腹腔注射Col0.5mg/kg。给药8h后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肝细胞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 HBV cccDNA)核苷(酸)类药物耐药变异的情况,并比较其与松弛环状DNA(rcDNA)耐药变异的异同.方法 取40例慢性HBV感染肝移植患者的部分肝组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蛋白质沉淀法结合DNA提取试剂盒分离提取肝内的HBV cccDNA和rcDNA.将抽提产物用不降解质粒的ATP依赖DNA酶酶切纯化后,用跨HBV基因组双链缺口并涵盖常见核苷类耐药位点(rt169~rt250)的引物行单轮PCR或套式PCR选择性扩增cccDNA.另用不跨双缺口的引物PCR扩增肝组织内的HBV rcDNA和患者肝移植术前的血清HBV rcDNA.用直接测序法对上述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并分析核苷(酸)类药物耐药位点的检出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31例肝组织内检测到HBV cccDNA,35例肝组织检测到HBV rcDNA,21例肝移植术前血清中检测到HBV rcDNA.测序结果显示,2例肝组织内cccDNA、rcDNA和血清rcDNA均检测到rtM204Ⅰ变异;有2例患者肝内cccDNA、rcDNA分别存在rtM204Ⅰ、rtQ215H变异,而血清rcDNA未检测到相应变异;3例血清中分别存在rtM204V、rtM204V、rtV173L+ rtL180M+rtM204V变异,而肝内cccDNA和rcDNA未检测到相应变异.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肝细胞内cccDNA可出现核苷(酸)类药物耐药变异,且肝组织内的cccDNA、rcDNA耐药变异株与血清中的rcDNA耐药变异株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9.
倪武 《家庭用药》2011,(4):20-20
人类在与病毒做斗争的过程中要面对两方面的难题——一方面是抗病毒药物开发难;另一方面是随时要面对病毒对药物产生耐药的风险。  相似文献   
40.
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作为判断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重视.肝硬化患者中,继发细菌感染者CD4+和CD8+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未发生感染者[1].重型肝炎患者中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结论.虽然对淋巴细胞亚群与重型肝炎预后之间的关系已有较多的研究[2,3],且一般认为死亡组CD4+和CD8+ T淋巴细胞均下降,但这些研究中均未对淋巴细胞亚群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层分析,对指导临床工作实用性不高.我们研究了CD4+和CD8+ T淋巴细胞与继发细菌感染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协助判断预后、早期防治感染并发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