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何金涛  于红红  俞琦  韩慧子 《世界中医药》2022,(22):3258-3262+3269
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相关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血脂异常与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中医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能够有效恢复脂质代谢,改善血脂水平,这有助于防治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发展。现就国内外有关文献展开综述,为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转化对42种中药主成分含量及体外抑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新鲜健康人粪便制备肠菌群体外转化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测定42种中药转化前后主成分含量的变化,并以牛津杯法检测42种中药水煎液经肠菌群转化前后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42味中药水煎液经过肠道微生物转化后,大黄等26味主成分含量上升,丁香等10味下降,五倍子等6味不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土槿皮等25味作用增强,百部等9味作用下降,赤芍等8味不变;对绿脓杆菌抗菌作用,五味子等24味作用增强,薄荷等10味作用下降,桂皮等8味不变。结论:胃肠道菌群转化对中药主成分或(和)药理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可能是口服中药基于肠菌群发挥临床疗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局部涂刮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住院患)L8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的治疗基础上进行,对照纽予以餐前漱口和棉签擦拭法口腔护理,观察组予以聚维酮碘局部涂刮。对比在治疗干预后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或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40例)中扁桃体脓点消除时间、扁桃体红肿消退时间、咽部疼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38例,脱失2例)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消退时问均比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维酮碘局部涂刮能够刮除脓点内的脓液及周围粘性分泌物,消除炎性反应,明显缩短了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退时间,缩短了病程时间。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观察栀子对大鼠肠道菌群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抗生素对照组和栀子高/中/低剂量组,抗生素对照组和栀子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盐酸林可霉素和不同剂量栀子水提物灌胃,正常对照组代以生理盐水,连续14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检测大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和肠杆菌菌群数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抗生素对照组和栀子中、高剂量组大鼠出现腹泻,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抗生素对照组大鼠肠道内4种菌群数量均发生明显改变(P0.05或P0.01);栀子中、高剂量组大鼠肠杆菌菌群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菌群无明显变化;栀子中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栀子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栀子对肠道菌群有一定影响,但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栀子可下调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观察合欢皮总皂苷对H22荷瘤小鼠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凋亡诱导因子(Fas),凋亡诱导因子配体(Fas L)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干预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合欢皮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建立小鼠H22荷瘤模型。给药组分别按环磷酰胺20 mg·kg-1·d-1,合欢皮总皂苷4,2,1 mg·kg-1·d-1ip,连续治疗11 d后,检测抑瘤率,血清IL-2,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细胞Fas,Fas L和PCNA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合欢皮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移植瘤的平均质量均显著下降(P0.05,P0.01),合欢皮总皂苷中剂量组能明显提高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P0.05,P0.01),对CD4+/CD8+无影响,合欢皮总皂苷中、高剂量组IL-2水平明显上升(P0.05),TNF-α水平无变化,合欢皮总皂苷各剂量组Fas L,PCN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Fas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合欢皮总皂苷能够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D4+,CD8+T细胞亚群,促进IL-2分泌,提高Fas蛋白表达并抑制Fas L,PCNA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6.
目的了解大学生接受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教育后的真实体验,为改进大学生健康相关科普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所得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大学生接受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教育后的体验,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教育的实用性、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教育的有效性、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教育的可持续性3个主题。结论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并且能够使大学生纠正错误健康认知、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途径,但尚需增加大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以及提供长周期、全方位的健康科普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252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按照PCI后60min时的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分为ST段回落不良组和ST段回落良好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RDW和NT-proBNP。结果ST段回落不良组Killip分级≥2级、前壁心肌梗死比例、胸痛到球囊扩张时间、入院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TG)高于ST段回落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T段回落不良组NT-proBNP[(4310.34±1514.65)pg/ml]显著高于ST段回落良好组[(2714.71±854.56)pg/ml](t=12.545,P<0.01)。ST段回落不良组RDW[(15.94±1.24)%]显著高于ST段回落良好组[(14.67±1.18)%](t=4.331,P<0.01)。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NT-proBNP、RDW是STEMI患者PCI后ST段回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NT-proBNP和RDW预测PCI后ST段回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和0.689,联合NT-proBNP和RDW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0.738~0.920),显著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的面积(Z=2.910,P<0.05)。结论RDW联合NT-proBNP有助于预测STEMI患者PCI后ST段回落不良。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50例孕32-37周胎心监护异常与新生儿窒息作相关性分析。结果56例单纯保胎的无负荷试验异常中新生儿窒息1例,占1.8%,94例妊娠并发症胎监异常中新生儿窒息16例,占17.02%,(P〈0.01);42例胎膜早破胎监异常中29例无负荷试验异常的新生儿窒息1例,占3.4%,13例催产素激惹试验或宫缩负荷试验异常的新生儿窒息4例,占30.77%,(P〈0.05)。结论单纯保胎和胎膜早破无负荷试验异常,假阳性率高处理要慎重,避免医源性早产,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有妊娠其他并发症的无负荷试验异常和胎膜早破中催产素激惹试验或宫缩负荷试验异常,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上升,及时采取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平肝和中降气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性,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X2=2.95,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肝和中降气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能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