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IK3CA与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标本235例,其中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205例,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27例,灰区淋巴瘤(介于DLBCL和BL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3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所有样本PIK3CA和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PIK3CA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扩增率为12.3%(29/235),临床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的阳性率分别为8.6%(12/139)和17.7%(1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PTEN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的缺失率为13.6%(32/23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呈负相关(P=0.046)。未发现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与生存期存在相关性。  结论  PIK3CA扩增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疾病晚期相关,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2.
近些年虽然我国的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也衍生了很多社会矛盾,对国家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的:对西药房处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处理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西药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半年西药房审核的3000张西药处方,对处方剂量、用法、适应证、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3000张处方中出现有45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比为1.50%,其中内科处方占13张,外科处方11张,妇科处方6张,急诊处方9张,儿科处方6张;45张不合理用药处方中不合理类型主要为药物选择不合理、剂量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及用药次数不合理等。结论:当前,不合理用药现象在我院西药房处方中依然存在,本院要想全面提高西药房处方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必须要加强对本院临床医师药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加大对处方用药的审核力度,促使其可更加科学、合理用药,为患者安全、规范、高效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3.
通过调查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生命质量的护理措施。治疗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治疗后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及家庭状况为主,加强随访亦是重要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自制母婴护理系列视频片在母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的方法,随机选取孕产妇765例,实验组应用自制母婴护理系列视频片,老师配合模具示范,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每一项操作;对照组按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观察两组孕产妇对育儿知识和技巧掌握程度,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总体评价,比较对不同教学方法满意度以及两组孕产妇夫妻共同参与学习率。结果实验组孕产妇对育儿知识和技巧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总体评价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夫妻共同参与学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母婴护理系列视频片教学模式有利于孕妇及家属更好地掌握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自我护理知识及科学育婴技能,提高对产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5.
原发性青光眼病员情况及辨证施护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光眼病员情况。总结青光眼辨证施护特点。[方法]统计1997年1月-2000年12月眼科住院病员中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共87例,对所有病例按年龄、病种、视力情况。辨证分型和治疗情况统计,并讨论青光眼的护理特点。[结果]青光眼住院患者中以肝胆火炽、肝郁气滞和阴虚阳亢3种类型为多,青光眼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和视力在0.5以下较多。手术治疗则以小梁切除术和其他滤过性手术为主。[结论]青光眼护理应注意老年和低视力护理,且应根据辨证分型作必要的治疗护理指导。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模拟训练教学法在孕妇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例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实验组在常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视频模拟、模型模拟、虚拟模拟、角色模拟等模拟训练教学模式,对照组运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两组孕产妇对教学模式的反馈,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及最终分娩结局,分娩时主动配合助产情况,观察3个月纯母乳喂养、育儿新技术婴儿抚触、婴儿游泳应用情况。结果:实验组孕产妇对教学模式评价,分娩时主动配合助产状况较对照组好,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成功率、育儿新技术应用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训练教学法能有效锻炼孕产妇自我护理和育婴技能操作能力,提高孕妇学校教学效果,发挥孕产妇分娩配合助产的主动性,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育儿新技术婴儿抚触、婴儿游泳在家庭得以较好实施和普及。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产科中的应用。方法以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进行的荧光HPV筛查的3143人次中1567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妊娠组(691例)和非妊娠组(876例)。对比两组HPV的阳性检出率;并对妊娠组中HPV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母婴结局进行对比;对比妊娠组中HPV分型检测与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并评价两种检测方法在评价预后方面的作用。结果①妊娠组HPV阳性检出率为33.2%明显高于非妊娠组的16.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妊娠组中HPV阳性组孕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分别为44.9%、14.4%,明显高于HPV阴性组的8.6%和1.7%,(P〈0.01);③妊娠组中HPV阴性组中检出率仅为9.3%明显低于低危组的47.3%(P〈0.05);并且两组均明显低于高危组68.3%(P<0.05)。④治疗后的HPV分型检测鉴别复发性CIN的敏感性优于细胞学检测(P〈0.05)。结论妊娠是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易诱发尖锐湿疣、宫颈癌等,严重危害母婴健康,HPV分型检测能提高检出率,使患者得到尽早的处理,保证预后。  相似文献   
48.
心脏康复中较大强度训练对运动能力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心率变异性降低是导致心脏停搏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易引起心脏骤停导致死亡。在心脏病中,心率异常反映迷走神经控制的自主神经功能的稳定情况。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不良预后的方法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抑制剂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另一个可以减少危险的方法是,通过身体锻炼进行心脏康复。以前的许多分析说明,心脏康复可以减少死亡率。动物实验已经说明通过锻炼增加迷走神经活动对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部分关于自主神经活动改变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身体锻炼对心脏康复产生了负面效果。评价参与心脏康复患的工作能力和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9.
心率变异性降低是导致心脏停搏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易引起心脏骤停导致死亡。在心脏病中,心率异常反映迷走神经控制的自主神经功能的稳定情况。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不良预后的方法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抑制剂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另一个可以减少危险的方法是,通过身体锻炼进行心脏康复。以前的许多分析说明,心脏康复可以减少死亡率。动物实验已经说明通过锻炼增加迷走神经活动对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部分关于自主神经活动改变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身体锻炼对心脏康复产生了负面效果。评价参与心脏康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大鼠心肌梗死(MI)后MI交界区微小RNA-126(miR-12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动态表达变化,初步探讨miR-126及VEGF对缺血局部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AMI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每组30只。于术后7 d、14 d和28 d分别处死10只大鼠,进行MI面积百分比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梗交界区miR-126、VEGF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MI交界区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Sham组术后7 d、14 d和28 d心肌组织 miR-126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均无明显区别,AMI组术后7 d、14 d和28 d,MI交界区mir-126 mRNA表达与相应的Sham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而VEGF mRNA的表达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1);在AMI组,随着MI时间的延长,miR-126和VEGF mRNA的表达均逐渐升高,且在AMI 14 d达到高峰(P<0.05)。VEGF 的蛋白表达情况与其基因表达基本一致。结论 大鼠MI后VE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的同时伴随miR-126基因表达的降低,随着缺血时间延长,miR-126 mRNA表达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