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肾移植淋巴回路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33只家犬上,对涉及肾移植淋巴回路重建的有关结构肾蒂淋巴管、血管及其彼此之间关系、肾局部淋巴结、髂血管及髂淋巴结等进行了观测,为肾移植淋巴回路重建的实验研究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2.
刘付小军  杨引 《广东医学》1995,16(4):261-262
55例新生儿的麻醉处理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524001)刘付小军,杨引,陈莲芬新生儿由于发育未完善,对环境适应能力差,手术麻醉危险性大。为提高新生儿手术安全性,本文对55例新生儿麻醉方法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55例,男42例,...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MTI筛查仪作为弱视高危因素筛查的阳性检出率及用于大范围普查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5月,来我院就诊怀疑有屈光不正的415例婴幼儿进行MTI筛查,再行眼科常规检查。结果MTI对斜视、屈光参差、屈光间质混浊的检出率为100%,对近视的检出率为68%,中高度远视的检出率为76.31%,散光的检出率为85.16%。结论MTI可用于低龄幼儿弱视高危因素的筛查和大范围普查;建议在普查过程中将散光和远视的筛查标准放宽至1mm;将近视的筛查标准,放宽至凡是看见新月影位于瞳孔上侧或左侧的照片时,均定位为近视。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蛋白质、脂质代谢变化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比分析用降血糖的药物治疗前后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脂质代谢的变化,发现患者的血糖值与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脂质代谢值变化具有一致性。结论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尿微量白蛋白、脂质代谢变化可以作为辅助性诊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65.
罗玉妍  何正飞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1):1337-1340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分泌某些淋巴管生长因子,在肿瘤周围或内部形成新生淋巴管,肿瘤细胞侵入管腔并通过淋巴液顺次流入各站淋巴结,逐渐形成淋巴结转移病灶。正常细胞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按正常的程序进行着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相关因子的分泌和表达,而肿瘤发生、发展则不断打破这一平衡,逐渐形成一个适于自己生长的组织外环境,即肿瘤微环境。而肿瘤微环境中的众多促淋巴管生成因子、炎性条件、组织缺氧、酸性微环境以及间质高压形成等病理生理特性能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22例用度洛西汀联合硫辛酸治疗,B、C组各20例分别用度洛西汀和硫辛酸治疗;其他治疗方案相同.疗程均为6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明显改善(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86.4%(19/22)、70.0%(14/20)、50.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后2周开始A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A、C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A、C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硫辛酸可提高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duloxetine combined with thioctic acid on diabetic painful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Sixty-two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ainful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random digits table: group A(22 patients, duloxetine combined with thioctic acid group), group B (20 patients,duloxetine group) and group C (20 patients,thioctic acid group). The other treatments were same.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six weeks. The pain remission level and nerve conductive velocity were compared among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pain level in three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after treatment (P < 0.01 ). The general effective rate was 86.4%(19/22),70.0% (14/20) and 50.0% (10/20) in group A,group B and group C,respectively (P < 0.05). 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and group C from the second week after treatment (P < 0.05 ). Nerve conductive velocity was improved in both group A and group C after treatment (P<0.01),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In group B,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nerve conductive velocity had n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P> 0.05). Conclusion Duloxetine combined with thioctic acid can enhanc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n diabetic painful peripheral neuropathy.  相似文献   
167.
目的 研究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并探讨氢吗啡酮产生内脏痛镇痛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丙泊酚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组.模型大鼠麻醉10 min后,利用充分润滑的气囊,分别进行1次/5 min,每次持续30 s的结直肠扩张.观察记录各组腹壁撤回...  相似文献   
168.
中药多糖增强淋巴细胞免疫效应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黄芪、灵芝、茯苓、当归、党参、天花粉等中药多糖增强淋巴细胞免疫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将以上中药多糖分别作用于3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采用10%CD35单克隆抗体阻断试验,比较阻断前后淋巴细胞与补体致敏酵母菌形成的花环率?结果:在10%CD35单克隆抗体阻断前,淋巴细胞CR花环率有所升高(P<0.01);在阻断后,其花环率有所下降(P<0.01)?结论:以上中药多糖对淋巴细胞膜相CR活性有增强作用,其增强机制与淋巴细胞膜相CD35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9.
目的探究不同对比剂注射速率在多层螺旋CT(MS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68例行下肢静脉成像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MS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对比剂以2.5mL/s、3.5mL/s速度匀速以及先3mL/s后2.5mL/s变速注入分别作为甲组、乙组以及丙组(n=23,22,23)。比较三组患者静脉横断面CT值,下肢静脉血管病变支数,成像质量,对比剂所致不良反应。结果乙组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腘静脉横断面CT值显著高于甲组与丙组(P<0.05),乙组与丙组髂总静脉、股静脉横断面CT值显著高于甲组(P<0.05);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腘静脉、髂总静脉、股静脉显示血管支数均为乙组<甲组<丙组(P<0.05);甲组、乙组、丙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65.22%、68.18%、95.65%,三组间仅丙组与甲组、乙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以及丙组患者对比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13.04%,22.73%,21.71%;P>0.05)。结论MS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对比剂采用先3mL/s后2.5mL/s变速注射方式可为保证血管成像质量提供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