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目的观察育精阴合剂治疗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育精阴合剂治疗,对照组予十一酸睾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评分、PADAM症状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和81.08%,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PADAM体能和血管症状、精神症状及性功能减退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育精阴合剂可改善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CT引导下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溶骨性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评估CT引导下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溶骨性转移瘤的安全性及局部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溶骨性骨转移瘤患者36例(共51处病灶),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且经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2个月后疼痛无缓解。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适形冷冻消融治疗,并于治疗后即刻、2个月后分别行增强CT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及观察有无并发症。分析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疼痛评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后2个月均未见局部复发、增强CT均未见强化;2例患者出现新发转移灶。患者术后1周[(4.18±0.82)分]及2个月[(2.36±1.01)分]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7.13±1.55)分]下降(P均0.05)。结论 CT引导下适形冷冻治疗溶骨性转移瘤局部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3.
胰腺癌特殊的肿瘤微环境不利于免疫治疗,而纳米刀消融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免疫抑制,使其成为目前唯一适用于胰腺癌的消融治疗方法。动物研究结果证实,纳米刀消融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治疗胰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文对纳米刀消融联合PD-1/PD-L1治疗胰腺癌及其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败血症中革兰阴性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状况,探讨引起菌血症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10910份标本进行培养检测,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数据使用 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检测出医院感染败血症中革兰阴性杆菌383株,株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116株(30.3%),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78株,检出率为67.2%;肺炎克雷伯菌63株(16.4%),其中,产ESBLs菌株23株,检出率为35.9%;铜绿假单胞菌55株(14.4%);鲍曼不动杆菌28株(7.3%)。病原菌主要分布前5位的科室是血液病科、重症医学科、老年病科、泌尿外科和移植病房。碳氢酶烯类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小于6.5%,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16.1%)。结论引起医院感染败血症的革兰阴性杆菌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年龄大及有插管介入诊疗的人群中,临床医生对此类患者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并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25 g·L-1、0.5 g·L-1、1 g·L-1)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作用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24 h、48 h、72 h后,使用CCK-8法检测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实时定量PCR检测COX-2 m RNA和PCNA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ing法检测Bcl-2、Bax、Caspase3、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DU145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提高,呈时效和量效依赖效应。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作用48 h后,可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下调DU145细胞COX-2 m RNA、PCNA m RNA及Bcl-2、Cyclin D1蛋白表达,上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呈量效依赖效应。结论: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降低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能力,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和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纳米刀消融技术应用于活体猪肺组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取健康巴马小型猪5只(实验动物A、B、C、D、E)用于实验,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纳米刀消融猪肺组织,分别于消融后1天、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随机抽取1只行肺部CT扫描后处死实验动物,整体切除右肺并制作病理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对所有实验动物均顺利完成消融。实验动物E、F出现少许气胸,余未见并发症。CT图像示消融区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晰,内部支气管、血管管腔形态完整。消融后1天消融区呈磨玻璃密度;消融后2周消融区密度不均匀增高,范围减小;消融后1个月及2个月高密度范围增大且密度较前减低;消融后4个月消融区范围减小,密度较均匀。各时间点病理切片均可见不同程度肺水肿及炎性浸润。术后1天、2周炎细胞浸润及肺水肿明显,1个月、2个月及4个月可见大量纤维增生及明显再生修复。结论应用纳米刀技术对猪肺组织进行消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7.
48.
胆汁细菌学检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将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间 6 9例住院病人胆汁培养阳性的 73株需氧菌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 70 .4 % ,在分离株中 ,大多数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较为敏感 ,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 结论 引起胆道感染的常见的需氧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 ,治疗时应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 ,必要时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1994年我院因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住院患者171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分析.采用常规方法结合Vitekams全自动生物分析系统.尿标本细菌计数>10~5/ml为感染标本.呼吸系统感染108例,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28例占26%,革兰氏阴性杆菌80例占74%.感染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分析2007-2013年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敏感性的变化现状,指导临床合理控制鲍氏不动杆菌。方法 对2007-2013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相关标准进行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阳性株鉴定由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仪完成,药敏试验采用WHO推荐的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重点科室及医院每年的抗菌药物敏感率应用χ2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医院共分离出病原菌18 301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2 049株占11.2%;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在重症监护病房由6.3%上升至27.1%、呼吸内科由2.0%上升至21.8%、神经内科由3.3%上升至17.4%;7年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呈下降趋势,亚胺培南由82.9%下降至17.9%,头孢他啶由37.1%下降至13.7%,头孢哌酮/舒巴坦由97.2%下降至42.9%;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变化与医院总趋势相同。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敏感率变化与临床用药、治疗有密切关系,医院应加强对鲍氏不动杆菌的预防和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