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中医导引排石操联合周氏排石汤(药操联合疗法)治疗湿热下注型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58例湿热下注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治疗组予周氏排石汤联合中医导引排石操(药操联合),对照组予周氏排石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各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最终150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②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0%、6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尿道灼热、尿频、尿急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腰痛、血尿、尿痛、少腹拘急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导引排石操联合周氏排石汤(药操联合疗法)治疗湿热下注型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结石排出,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养心疏肝汤联合系统脱敏行为心理疗法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原发性早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系统脱敏行为心理疗法,治疗组同时加服养心疏肝汤。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早泄程度(PEDT)、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焦虑程度(SAS)、性生活满意度(CIPE-Q6、CIPE-Q7)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22%和61.1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PEDT、SAS、性生活满意度(CIPE-Q6、CIPE-Q7)积分及IE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量表积分及IE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疏肝汤联合系统脱敏行为心理疗法治疗原发性早泄疗效良好,可以改善患者的早泄症状,延长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缓解焦虑,提高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探析周氏芪凌汤、艾迪注射液联合疗法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51例CRP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联合组(26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双侧睾丸切除及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另外,对照组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50 mL,每日1次。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自拟“周氏芪凌汤”,随症加减。经过4个疗程(2个月)的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清PSA、最大尿流速、KPS、VAS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前列腺体积显著缩小(体积缩小约10%),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血清PSA、最大尿流速、KPS及VAS指标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人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现,除了恶心呕吐、贫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联合组在骨质疏松、骨髓抑制、去势综合征及下肢水肿上与对照组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连续4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和病情控制率分别为12.00%和48.00%,而联合组则分别为23.08%和5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氏芪凌汤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CRPC可有效改善病人相关临床指标,提高疗效的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4.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和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1组疾病.根据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新的分类方法,其中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CP/CPPS),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有资料显示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该疾病的影响.各个年龄段的成年男性都可以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其中以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58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资料,分析穿刺活检并发肺出血的程度、相关因素、止血方法。结果558例中,96例并发肺出血(96/558,17.20%),其中少量出血72例(72/558,12.90%),中等量出血21例(21/558,3.76%),大量出血3例(3/558,0.54%)。与肺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灶直径、位置、血供情况、病灶周围炎症、病理诊断及穿刺深度(P均0.05)。对少量及中等量出血患者局部注射凝血酶或置入明胶海绵颗粒,对大量出血者静脉注射凝血酶或特利加压素并严格卧床,均获得较好止血效果。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出血可预防、可处理,术前增强CT检查并排除技术上可避免的相关因素有助于减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6.
用微生态学的方法预防内源性医院感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论证用微生态学方法预防内源性医院感染发生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方法用微生态学理论论述了内源性感染的发病机制,阐明了常用的微生态学检测手段和预防方法,并用不同类型的3个典型病例讨论了医院感染的诊疗思路、微生态学方法以及工作结论. 结果内源性感染是机体在促使细菌易位的临床因素影响下,正常微生物群定位转移的结果. 结论用微生态学的方法预防内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糖尿病足108例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梁乙安  何晓锋 《医学争鸣》2006,27(2):189-190
0引言为了解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探讨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动态变化,我们对我院2000-07/2004-06内分泌科住院DF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对分离的病原菌菌谱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育精阴合剂治疗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育精阴合剂治疗,对照组予十一酸睾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评分、PADAM症状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和81.08%,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PADAM体能和血管症状、精神症状及性功能减退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育精阴合剂可改善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可引起许多部位的感染 ,特别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院内肺炎死亡率较高 ,80年代仍高达 70 %以上[1] 。由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 ,易形成多重耐药 ,已经给临床抗感染治疗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从检测痰液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入手 ,分析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 ,阐明了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病的难治性 ,探讨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为防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了实验室的支持。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由我院 2 0 0 1年呼吸内科的住院病人痰标本中分离 ,标本先于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制备分泌抗HBsAg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建立快速诊断HBsAg的方法奠定了基础。方法 通过细胞融合建立了能稳定分泌抗HBsAg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ELISA测定单抗的特异性,并用此单抗对临床标本进行初步检测。结果 细胞株分泌的单抗可与HBsAg特异性结合,与乙肝病毒E抗原和核心抗原无交叉反应,经免疫扩散试验分析为IgG1型,将此单抗用辣根过氧化物标记后可与HBsAg阳性的病人血清反应。结论 筛选出了一株适合临床应用的单抗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