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不可逆电穿孔(IRE)及冷冻治疗对猪肝实质的消融效果。方法将4只实验用小型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2只。第1组先于CT引导下采用IRE及冷冻治疗分别进行肝脏消融,消融后常规饲养;30天后以同法消融第2组小型猪,术中及术后对小型猪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完成后处死两组实验动物并取出肝脏,采用10%甲醛溶液固定,将标本整体切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中CT平扫显示冷冻消融区域边界清晰,IRE消融边界不清;术后增强CT扫描显示IRE及冷冻消融区域术后即刻均未见强化。大体标本:IRE消融区域边界清晰,血管、胆管结构良好;冷冻消融区域边界模糊,局部可见出血。结论 IRE及冷冻治疗对猪肝组织消融效果良好,而IRE对肝内血管、胆管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肝门、大血管区域的消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胫骨远端骨折行阻挡钉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手术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15例胫骨远端骨折行阻挡钉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5例均获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75~98分,平均85.7分。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内固定断裂、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阻挡钉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定、对局部软组织血供破坏小、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术治疗胰腺不可切除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严格筛选1例外科手术难以切除且满足纳米刀消融条件的局部进展期(Ⅲ期)胰腺癌患者,行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时处治并发症,并行CEUS及MR检查以评估消融效果。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轻度腹痛,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符合胰腺炎表现,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3天CEUS及术后5天MR检查显示肿瘤消融完全,消融区边界清晰,邻近血管、胆管及肠管未见损伤,胰腺周围呈轻度渗出改变,胃窦部胃壁水肿、增厚。结论 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术可在尽量保护血管、胆管及肠管等结构的前提下选择性消融胰腺肿瘤组织,且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正男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从临床学科(内科、外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男科虽然起步较晚,但近20余年来,在治疗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等男性疾病方面发展较快,成果凸显。然而,男科学的教育,尤其是中医男科学的临床教学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师资力量较薄弱,广大学生对临床男科学疾病的重要性缺少基本认识,亟待加强临床男科学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KB)法,结果按照CLSI标准判断。结果共分离出84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480株,革兰氏阳性菌2597株,真菌1318株,分别占总数的53.2%,30.8%和15.7%。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占葡萄球菌中的检出率为62.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在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的检出率分别为30.0%和15.5%,产ESBLs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中万古霉素抗菌活性最强,绝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则对亚安培南敏感。结论了解医院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有助于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的疗效差异。方法对64例MRSA所致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34例万古霉素治疗患者和30例替考拉宁治疗患者的疗效。结果使用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治疗的共计64例患者有效率为70.3%,万古霉素组的疗程、有效率和MRSA清除率分别为11.1 d、65.6%和61.8%,替考拉宁组分别为12.1 d、76.7%和70.0%,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胺都可用于治疗MRSA引起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且治疗效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院2001-2005年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并对其DNA多态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Kirby-bauer(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分离菌株中的10株敏感株和10株耐药株进行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果大肠埃希菌对除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以外的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均呈下降趋势。10株敏感菌呈9种基因型;10株耐药菌仅呈3种基因型,其中6株菌为同一谱型。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耐药范围广,并且其耐药表型与其基因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调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本文对ICU患者病原菌采用自动微生物检定仪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55株菌中,革兰氏阴性菌120株(占47.1%),革兰氏阳性菌75株(占29.4%),真菌60株(占23.5%);革兰氏阴性菌中非发酵菌比例较高(占G-66.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43.0%),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7.0%);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共22株,占18.0%,其中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比率大于70.0%;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有2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6株,占89.7%;真菌60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及氟利康唑均敏感。这说明ICU患者感染多耐药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依据,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1-4月医院呼吸内科315例出院患者的基本用药情况,以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用药频率(DDDs)和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1-4月AUD分别为120.4、163.2、132.7、100.9 DDD;送检率均>70.0%,DDDs排序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唑肟.结论 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占主导地位,使用强度与卫生部要求力争<40 DDD相差较大;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发展,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拉宗体内外抗菌活性。方法琼脂2倍稀释法测定该药对临床分离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及对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同时与对照药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唑林进行对比。结果头孢拉宗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强,优于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拉宗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杀菌作用,酸性环境下,头孢拉宗的抗菌活性有所降低,随着细菌接种量和血清浓度的增加,头孢拉宗的抗菌活性略微降低;头孢拉宗对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有较强的保护作用,ED50值为7.3 mg/kg,优于头孢西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ED50值为15.7 mg/kg,稍弱于头孢西丁。结论注射用头孢拉宗对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