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12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介绍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 )的手术质量和疗效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73~ 2 0 0 0年间采用PD传统Child术式 (4 1例 )和闭锁式胰腺套入吻合Child术式 (85例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结果 闭锁式胰腺套入吻合Child手术组术后胰瘘发生率、手术死亡率分别为 2 .4%和 4.7% ,较传统Child术式组有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闭锁式胰腺套入child术式是安全、合理而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92.
分流加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分流和断流联合术(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5年入院的40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施行分断流联合术(300例)和断流术(10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部分患者手术前后行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测量。结果本组分断流联合术再出血率为5.9%,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1%,术后1、3、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94.9%、91.9%、84.9%、69.2%和45.1%。断流术后近期出血率为5.5%,远期再出血率为21.6%,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5%。分断流联合术组术后自由门静脉压为(30.5±2.6)cm H2O,门静脉血流量为908 ml/min,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较断流术组显著降低和减少(P<0.05),但联合术与断流术后的门静脉血流量减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后门静脉头向侧支消失。结论从临床效果和血流动力学证实分断流联合术是一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理而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93.
目的:对射频消融(RFA)联合动脉栓塞(TAE)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至2008年应用RFA联合TAE模式治疗的27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31个瘤体,直径6cm-18.5cm。所有患者首先给予TAE治疗(一次或多次),在包块明显缩小后,进而给予RFA治疗。随访时间为12-64月(最后一次RFA治疗后,中位时间38个月)。所有患者均根据增强CT结果评价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发生。RFA治疗3个月后,21例患者的症状减轻或消失(77.8%)。并且第一次增强CT示瘤体明显缩小,其中完全坏死率为71.0%(22/31)。对于9个提示血流存在的病灶,再次行RFA治疗。至随访结束,10/31(32.3%)已回缩瘤体显示增强信号,其中5个瘤体直径增大。结论:TAE+RFA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汇总分析CCCD数据库自2018年3月建立以来的录入数据,对当前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及进一步建设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 在原有CCCD数据库框架内进一步优化数据登记流程,于2020年1月起对结直肠癌病人临床信息全面采用前瞻性填报登记以及系统升级,汇总数据库升级前/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及比较分析,分析中国结直肠癌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共纳入73个中心的结直肠癌病例83063例,结直肠癌病人的肿瘤学诊断基线信息在数据库升级前/后无明显变化,直肠癌(57.6%)占比仍高于结肠癌(42.4%),近90%的直肠癌位于中低位直肠。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比例有所上升,数据库升级后的腹腔镜手术比例>80%。手术R0切除率有所下降(95.5%),而R2切除率有所升高(2.6%)。营养风险筛查评分2002(NRS2002)、CAPRINI评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评分、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等指标的登记完整度在数据库升级后显著提高,直肠癌MRI检查及围术期治疗信息记录也更加全面。总体术后并发症率下降(10.1%),切口感染仍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但发生...  相似文献   
95.
小肠次全切除通常导致患者营养吸收障碍。在没有肠外营养的条件下,此类患者的长期生存依赖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即残留小肠的吸收功能的增强。一名56岁男性患者因肠系膜反复自发出血,先后行3次手术治疗,最终导致小肠次全切除并全结肠切除。第3次手术后,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激素和L-谷氨酰胺治疗。治疗1个月,患者完全脱离肠外营养。术后1年,患者体重增加7kg。实验室检测血红蛋白浓度112g/L,白蛋白36.8g/L。此病例提示我们在全结肠切除的情况下,120cm残留回肠可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生长激素和L-谷氨酰胺的应用可以促进残留回肠吸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6.
本文结合所在科室教员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在临床八年制学员普通外科教学过程中,采用PBL结合双语教学的授课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对PBL结合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普通外科急腹症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在唐都医院普通外科见习的五年制本科生60人,随机分为实验教学组及常规教学组,实验教学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教学组成绩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结论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外科急腹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为缓解当前临床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病例少、床边教学病人不配合、病例教学综合性较差、学员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我们在临床教学中,试行了患者、志愿者、仿真模拟人三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方法对我院2005级本科学员实行患者、志愿者、仿真模拟人三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并与接受原临床教学方法的2004级本科学员进行比较,主要通过临床结业考试成绩,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通过率进行前后对照分析。结果2005级学员临床结业考试平均成绩较2004级学员高(P<0.05)。2005级学员执业医师通过率明显高于2004级(P<0.05)。结论患者、志愿者、仿真模拟人三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摸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0.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SP作为教学媒介进入医学教学领域,被广泛用于临床技能的教学与考核,SP已经从一项教学革新技术,演变为对学生临床技能进行规范、深入考核的主流方式。本文结合SP项目研究的最新成果,从SP项目引入临床教学的必要性和自身优势两个方面,分析在外科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中引入SP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