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静脉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某些不足[1]。我科于2004年引进美国“维纳斯”数控射频闭合仪(VNUS Closure System,VNUS Medical TechnologiesInc,San Joes,Calif,USA)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9月~2006年1月我科共用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疾病45例,49条下肢。男28例,女17例,年龄18~73岁,平均52岁。术前行顺行静脉造影,诊断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45条下肢,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条下肢。1.2手术方法44例采用持续硬…  相似文献   
42.
细胞黏附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黏附分子家族中整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选择素家族等通过介导血小板、内皮细胞、白细胞等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广泛参与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的溶解过程。在此基础上,抗黏附治疗血栓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介绍黏附分子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血栓溶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患者中性粒细胞(PMN)表面黏附分子CD62L和CD11b/CD18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脑动脉血栓患者各20例,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PMN表面黏附分子CD62L和CD11b/CD18表达。结果相对于正常组黏,动脉血栓组黏附分子CD62L平均抗体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01);CD11b/CD18平均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01)。动脉血栓组内部CD62L、CD11b/CD18相关分析,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259,P<0.001)。结论在动脉血栓的急性期,以细胞黏附为表现的PMN活化加快了血栓的进程,可能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方法治疗49例下肢ASO患者,并观察术中血管再通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49例58条肢体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45例50条肢体获技术成功,其中7条肢体结合溶栓或外科杂交手术,8条肢体失败。术后随访3~24个月,在有随访结果的38例中,显效23例,稳定12例,进展3例。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可联合外科手段进行杂交手术。但不应忽略围手术期风险。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膝下动脉通畅性对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术后一期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20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共132条肢体)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的通畅膝下动脉数目将患者分为A组(通畅膝下动脉≥2条,34例患者,40条肢体)和B组(通畅膝下动脉≤1条,86例患者,92条肢体),并将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较低的B组根据术后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的通畅膝下动脉增加情况分为b1组(增加通畅膝下动脉,66条肢体)和b2组(未增加通畅膝下动脉,26条肢体)。分析膝下动脉通畅性对DCB扩张术后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并分析B组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DCB扩张术后1年一期通畅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下肢相关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ABI、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均高于B组患者(P<0.05)。亚组分析中,b1组患肢的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高于b2组患肢(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患者的术后流...  相似文献   
46.
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一词最早来源于1962年Selye的动物实验.以后Coates认为钙化防御是钙沉积相关的小动脉病变,因此命名为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CUA)似乎更贴切,但文献仍沿用"钙化防御".  相似文献   
47.
血管再狭窄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基因治疗血管再狭窄的实验结果和发展方向。方法 针对细胞毒素基因、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细胞内信号感应器、一氧化氮、转录因子、Fas配体等作用或调节环节基因治疗实验研究文献,进行文献综述。结果 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SV-tk)和胞嘧啶脱氨酶细胞毒基因治疗、突变的Rb、cdk抑制因子p21,p27,p53,β-干扰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反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β,A-Raf和C-Raf的反义寡核苷酸及AGβγ等阻断细胞内信号传递、增加NO的合成、抑制平滑肌细胞(SMC)的细胞因子kB(nuclear factor-kB NF-kB)、促进gas和Fas配体表达等基因治疗可明显抑制血管再狭窄。结论 基因治疗再狭窄治疗实验疗效明显,多基因多环节的联合基因治疗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8.
豚鼠-大鼠心脏移植是研究非协调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良好小动物模型,我院1999年6月~12月成功建立56只豚鼠-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现将方法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  1.材料  ①实验动物:健康雄性封闭群豚鼠(250g~300g)及大鼠(300g~350g),购自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②设备:显微外科器械包(上海医疗器械厂)、4倍手术放大镜和9-0血管缝线。  2.方法供、受体均仰卧固定,乙醚吸入及5%水合氯醛(3ml/kg)腹腔注射联合麻醉。①受体准备:右侧颈部斜行剪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胰周动脉超选择插管法用于灌注自体骨髓干细胞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24例糖尿病患者,首先行腹腔干、肝动脉、脾动脉造影,仔细观察、评价胰周动脉情况.然后以同轴微导管对目标胰周动脉进一步行超选择插管.成功后,经导管缓慢注入含自体骨髓干细胞的分离液.对于胰周动脉扭曲、细小,插管困难者,采用球囊辅助下灌注自体骨髓干细胞的分离液的方法.观察超选择插管成功率、花费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部24例患者中,23例成功完成胰周动脉超选择插管,成功率95.8%.其中,胰背动脉超选择插管7例,胰大动脉8例,胰尾动脉4例,胰头周围血管4例.1例失败患者,改行球囊辅助下灌注干细胞治疗.全部患者未出现血管痉挛、穿孔、动脉夹层、血管闭塞、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插管花费时间25-190min,中位时间55min.结论:本研究初步提示胰周动脉超选择插管是1种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经皮腔内介入治疗后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将42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成功行皮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2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西洛他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12、24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踝肱指数(ABI)变化,血管彩超观察病变肢体血管通畅率。结果两组经皮腔内介入治疗成功率均为100%,两组血管通畅率随时间延长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同期随访对照组血管通畅率低于治疗组,治疗组病情进展较对照组明显减缓,治疗组术后同期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介入治疗后疗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