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下领骨牵引成骨过程中早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电穿孔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1、3、7、14 d处死,取牵引区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电镜观察、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微血管密度检测.结果 A、B组血管内皮细胞呈增殖活跃状态;C、D组多数血管内皮细胞部分呈现退变及凋亡早期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转染后第1天血管壁内皮细胞浆CD34表达较弱;第3、7、14天,牵引区肉芽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均出现CD34阳性表达.A组CD34阳性表达较B组强,A、B组的CD34表达持续阳性且呈上升趋势;C、D组表达最弱,CD34阳性表达维持在第1天水平上平稳波动.结论 电穿孔介导的pIRES-hVEGF165-EGFP重组质粒体内转染能够促进牵引区早期微血管的生成,使局部血管增生、渗入,增加骨断端的血流量.对调节和促进骨的生长和修复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兔下颌骨牵引成骨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于术后3 d开始下颌骨牵引,每天0.8 mm,连续牵引7 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组+电穿孔组(C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3 h及1、3、7、14 d处死,切取牵引区组织0.4 cm×0.4 cm行冰冻切片检查,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以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检测兔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心、肝、肾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转染新西兰大白兔,3 h可观察到GFP的表达,1 d时GFP的表达增强,3 d时GFP的表达最强,其后开始逐渐下降,7 d后GFP的表达减少,14 d仍可观察到微弱GFP的表达.B组的GFP的表达时限与A组相同,但各时相点的GFP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A组,C组在各时间段均未观察到GFP的表达.3组肝、肾功能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穿孔技术介导的带有荧光标记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在兔下颌骨牵引区组织内表达,电穿孔能明显提高重组质粒的体内转染效率,提示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用于体内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持续弹性外牵引对小型猪乳头及其支撑组织微血管生成的影响,以阐明其矫正乳头内陷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3个月龄雌性小型猪3只,每只均有12个乳头,共计36个乳头.每只猪留取4个乳头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8个安放乳头内陷矫治器进行持续弹性外牵引为实验组,分别于牵引后2、4、8、12周切取每只小型猪的1个空白组乳头和2个实验组乳头,将切除的乳头标本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D34在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其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CD34、VEGF在2周表达增强,4周达最高峰,8、12周逐渐减弱,对照组表达较弱.VEGF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及M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持续弹性外牵引可促进乳头及其支撑组织VEGF及CD34表达和微血管生成,增加局部氧供给,从而使局部组织增生,是矫正乳头内陷的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1/3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5例胫前、跟腱、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外伤后跟腱外露皮肤缺损3例,胫前和踝部慢性溃疡各1例。结果5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优良,受区供区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对供区外观及功能无不良影响,且蒂长设计转移灵活,是修复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55.
大鼠烫伤早期肠道组织内ATP酶对肠道动力及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烫伤大鼠早期肠道组织内ATP酶活性变化,探讨该酶活性与肠道功能的关系,进一步阐明烧伤肠源性感染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烫伤模型,测定烫伤后大鼠胃肠推进距离及肠道组织中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及Ca^2+-Mg^2+-ATP酶的含量。结果:烫伤1h后胃肠推进距离为(53.00&;#177;8.88)cm,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gt;0.001.P&;lt;0.001);肠道组织中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分别为(341.7&;#177;111.1),(291.7&;#177;88.9),(263.9&;#177;58.3),(250.0&;#177;83.3)mol/s,与对照组比较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gt;0.05,P&;lt;0.05)。结论:烫伤早期肠道组织内ATP酶活性降低是肠道功能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索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截骨,术后3d开始牵引,连续牵引7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A、B、C、D、E5组,A、B、C组分别在牵引区注射2 μg(0.1 μg/μl)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hBMP2、pIRES-hBMP2、pIRES-hVEGF165.D组与E组分别注射相同剂量的空质粒(pIRES)和生理盐水(NS).各组分别于固定期第7、14、28天处死动物,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MP2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BMP2主要在肉芽组织中的炎细胞及新生幼稚骨小梁表面的细胞组织中表达.固定7d时表达最强烈,各时点基因治疗组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 电脉冲介导的基因治疗能使BMP2在牵引区的表达增强和表达时限延长并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与分化,促进牵引区细胞基质的形成和新骨生成.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转染基因对兔下颌骨DO过程中牵引区新生骨骨密度与骨强度的影响,探索基因导入的最佳转染时间,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8只,全麻下行双侧下颌骨截骨及牵引器植入后,采用随机区组法分成A、B、C、D4组,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3d(牵引开始时)、牵引结束时,于双侧牵引区分别注射2 μg(0.1 μg/μl)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A、B、C3组均予电穿孔刺激,D组单纯牵引不行基因转染.各组于术后3d开始以每天0.8 mm、每天1次的速率进行牵引,连续牵引10 d;各组分别于固定期1、2、4、8周处死3只兔子,切取下颌骨行X线片检测、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测量牵引区新生骨组织密度后,将4、8周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各组牵引间隙新生骨骨密度与骨强度,随着固定期的延长逐渐增高;固定1周时,A(83.43 ±9.96)、B(92.29±11.25)、C(89.93±14.15)3组新生骨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D组(70.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2、4、8周时B组骨密度(137.54±7.20、492.93±17.57、790.48±12.19)高于A组(121.44 ±9.27,396.15±15.70,603.39±16.46)、C组(125.06±7.24,464.15±15.45,764.15±17.28)、D(98.86±8.13,336.45±11.95,577.89±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4、8周时B组生物力学各项指标均高于A、C、D组(P<0.05).结论 在牵引开始时(牵引期)进行基因转染,能够获得最佳的促进新骨生成的效果,提示牵引期是下颌骨基因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内骨形态发生骨形成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基因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在颅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选用大耳白兔35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制作颅顶骨缺损模型,分别在术后3、7、14、21、28、35、49d处死,取缺损处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原位杂交检测在颅骨缺损愈合不同阶段BMP-4基因的表达、变化和分布情况.结果 术后7周颅骨缺损处骨组织结构趋于完善,骨髓腔基本形成.BMP-4 mRNA在颅骨缺损后3d至1周,骨断端间充质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胞浆以及骨外膜、骨痂基质呈阳性反应,表现为细胞浆及骨基质中见棕黄色颗粒,3周时成骨细胞表达明显增强,4周时减弱,其余时间点未见表达.结论 颅骨缺损愈合的不同时期,BMP-4 mRNA有不同的表达和分布特点,调节骨祖细胞的增殖和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的分化,最终完成骨修复.  相似文献   
59.
1 生长因子与创面愈合 创面愈合现在认为是包括高度协调的生长因子调控的细胞的迁移、增生、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分解、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综合作用的动态过程。过去 12年 ,已发现 12种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更多生长因子 ,它们在动物模型中可促进创面愈合。目前 ,仅有rhPDGF -BB被FDA认可用于临床。 0 .0 1%Regranexgel是PDGF是目前唯一认可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生长因子。在临床试验和动物研究中发现还存在一些其他促生长因子。随着PDGF的应用 ,创面愈合已从传统手术为主要方法发展到其他有肯定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0.
促进下颌骨牵引成骨新骨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因其能在原位快速成骨而被称为是一种内源性组织工程技术。然而,DO的某些并发症(如骨再生不良、延迟愈合、不愈合),特别是其较长的疗程及牵引装置长时间留置于面部或口腔内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如固定螺钉松脱、伤口感染、骨折等)成为临床应用和推广该项新技术的瓶颈和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