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今年秋末冬初,我县白喉流行面积甚广,在防治工作中,起先我院是应用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以后因为脱货,我们不得不向其他方面寻求代用药物,在寻求中发现一民间秘方——蛾子草,中药名曰土牛膝(又名对节菜,山苋菜),这种草根煎成汤后对白喉疗效甚佳,据我院初步试用结果非常满意,接受该药进行治疗者无一例死亡,都业已痊愈出院,拟待整个白喉防治工作结束后,作一病案分析报告,为了能及时的推广,现先将该药使用方法及其优点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32.
丝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群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珙县于195 6年“三病”普查时发现王家、洛亥、沐滩等乡镇有象皮腿病人。从 195 8年起 ,通过多次反复调查、监测、对象治疗、疫点人群服药、普服海群生药盐及药物喷洒灭蚊等综合防治措施 ,1983年通过省级考核评审 ,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1995年实现消除丝虫病目标。 2 0 0 0年实施消除丝虫病后监测 ,除仅存的 5例慢性丝虫病患者外 ,未再发现有新感染病例。1 流行概况、防治措施与监测回顾195 8~ 1982年 ,珙县先后组织 8次普查普治 ,累计对 48个乡次 ,35 2个村次的 2 0 1189人次实施血检…  相似文献   
33.
庄飞  李平  何兴  师昱姗  孙丽萍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4):1753-1757
背景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出现与脑梗死、脑出血或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而眼底血管病变已被证实与上述病变关系密切,但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PVS的危险因素,特别是眼底动静脉交叉征、眼底渗出等改变与EPVS的关系尚缺乏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EPVS的影响因素及与眼底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2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EPVS分为继发EPVS组(114例)和未继发EPVS组(152例)。收集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EPVS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EPVS严重程度和数量与眼底血管病变间的相关性。结果 266例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男178例、女88例,平均年龄(67.8±12.9)岁;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史、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视网膜动静脉比值、血管瘤、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诊治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9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后确诊接受血管内单纯或支架辅助的弹簧圈填塞治疗。采用Raymond分级评价患者动脉瘤填塞的程度,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对29例患者的40枚动脉瘤实施了介入治疗,按照Raymond分级,Ⅰ级(完全填塞)30枚,Ⅱ级(近全栓塞)4枚,Ⅲ级(部分栓塞)2枚,Pipeline密网支架覆盖瘤颈4枚。术后患者的GOS评分为5分18例,4分8例,3分2例,2分1例。 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方式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可以取得较高的动脉瘤填塞程度及较好的临床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35.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它是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和/或脊髓引起[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其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目前,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临床需要手术治疗者不到5%,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使临床症状消失,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保守治疗方法治疗本病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血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WHO确定的六大热带病之一,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寄生虫病之一。经过七十多年的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已进入极低度流行状态,但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面积基数仍然较大,目前血吸虫病的监测技术存在费时费力、敏感性低等缺点,不能满足我国的现状需求。环境DNA(environment DNA, eDNA)是指无需分离任何目标生物即可从环境样本(如土壤、水或空气)中提取的DNA,是来自同一环境中不同生物体基因组DNA及其降解产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eDNA技术可以通过对环境样品进行DNA提取和检测,反映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或物种组成信息。相较于传统生物监测方法,eDNA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灵敏度、环境友好等优势。eDNA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曼氏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和日本血吸虫病的监测。本文对目前eDNA的检测方法、eDNA技术在血吸虫病监测中的应用及其技术局限性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血吸虫病监测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7.
赛雪  何兴  潘卫庆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8):915-917,921
目的 探索稳定、高效的血吸虫感染小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方法. 方法 采用Ⅳ型胶原酶体外灌注、11.5% 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CD11b磁珠阴性分选方法相结合分离血吸虫感染小鼠肝星状细胞. 结果 11.5%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后细胞得率可达到(7.66±2.43)×106个/鼠,存活率为96%~98%.CD11b磁珠阴性分选后肝星状细胞得率可达到(3.9±1.33)×106个/鼠,CD11b、F4/80双阴性细胞纯度为90.8%~95.8%. 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血吸虫感染小鼠肝星状细胞分离方法稳定、高效,能够有效去除kupffer细胞的污染,为进一步研究HSC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功能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运用螺旋型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改善胰腺炎病人的营养状况,缩短病程。方法:使用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插入所测定的管道长度。其护理包括管道护理和一般护理。结果:12例病人痊愈出院。肠内营养过程中,4例病人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比以往单靠静脉营养的方法,更符合病人生理状态,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