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穿孔的发生率较高,且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我中心应用ESD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过程中出现了10例穿孔,其中5例应月用套扎术修补穿孔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间我中心采用ESD治疗消化道肿瘤共计215例,10例(4.65%)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穿孔,其中5例采用结扎器套扎修补,男2例、女3例,年龄36 ~68岁,平均53.5岁.病因包括胃体间质瘤1例、十二指肠球部间质瘤2例、横结肠侧向发育性肿瘤1例、直肠巨大绒毛状腺瘤1例,均为治疗过程中出现穿孔,穿孔直径0.5~1.2 cm.  相似文献   
52.
虽然当前直肠癌仍以外科治疗为主,但目标已从传统的根治肿瘤挽救生命发展为即消除肿瘤又保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现回顾性分析我中心3例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间拒绝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3例,均经内镜(图1)、影像学(图2、3)及病理学检查(图4)诊断为早期直肠癌.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56~73岁,平均64.3岁.患者就诊时主要症状均为大便带血.术前详细同患者及家属谈话,拒绝外科于术,强烈要求行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53.
双幽门畸形属于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一种,主要为后天形成,可单独发生,亦可伴有食管或十二指肠重复畸形[1].目前,国内外有关双幽门的文献多以个案报道为主,未给予系统性、总结性介绍.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双幽门的内镜下表型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我们以本院收治的以及文献检索到的双幽门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微波切开结合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胃镜直视下微波切开部分食管下扩约肌并将记忆合金支架置入病变部位。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治疗后进食通畅,未再出现阻塞和呕吐,近期有效率达100%。结论:内镜下微波切开结合记忆合金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胃粘膜病变中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telomerasecatalyticsubunit,hTERT)的表达状况及其与c-myc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5例慢性胃炎和19例胃癌中hTERT和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hTERT蛋白的表达率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肠化生和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显著高于肠化生和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在肠化生组织中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c-myc蛋白的表达率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肠化生和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显著高于肠化生和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在肠化生组织中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hTERT蛋白表达率在c-myc蛋白阳性患者中显著高于c-myc蛋白阴性患者(P<0.01)。结论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阶段,端粒酶(telomerase)与c-myc均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发展;c-myc表达增加可能是胃粘膜上皮细胞端粒酶激活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体诊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对89例行胃镜检查患者应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体诊断有无Hp感染,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89例中24例14C-UBT检测出Hp感染,其中15例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证实,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Hp在体检出率为16.85%;有9例14C-UBT检测出Hp感染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未发现,假阴性率为10.11%.结论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对于Hp的检出率较高,使Hp感染的在体诊断得以实现,为Hp感染的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但不能作为首选检出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超细鼻胃镜在治疗高龄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病变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46例均给予超细鼻胃镜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除1例因双侧鼻甲均肥大而改经口插入外,其余均顺利完成胃镜下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有28例轻度恶心,12例鼻腔黏膜轻度损伤,16例腹胀痛,其余未诉特殊不适,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超细鼻胃镜是治疗高龄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8.
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由外周表浅静脉,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等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在导丝的引导下沿着血管走向将其PICC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可留置使用一年以上,不仅操作简单安全、维护方便,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更重要的是PICC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等并发症[1],保护了血管,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47岁,声音嘶哑8年,无明显诱因,无咽痛、呛咳,一直以咽炎在当地医院就诊,服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我院门诊间接喉镜检查示:双侧声带中下1/3处见一突起,声门闭合差,双梨状窝,会厌正常.考虑为双侧声带息肉收入五官科,因该科不具备喉镜下治疗条件,故拟行全麻下双侧声带赘生物切除(备气管切开).术前为进一步评价手术方案至我科行胃镜检查.胃镜进至咽喉部,于左右侧声带上各见一半圆形活瓣样赘生物,大小分别约1.0 cm×0.5 cm和0.8 cm×0.6 cm,随呼吸活动,表面光滑,色浅红.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结肠无力型大鼠结肠肌电变化,探讨结肠传输功能障碍的机制. 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2只,体重在100~120g之间,雌雄各半.按照随机化原则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16只.模型组通过服用复方苯乙哌啶制作慢性结肠无力型模型,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饲养120天后进行结肠肌电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