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34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45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急症,有80%~85%的患者是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 相似文献
92.
93.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急症,有80%~85%的患者是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p53基因突变。方法用银染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S-SSCP)技术检测169例原发性肝癌的癌变及癌旁正常组织p53基因第7,8外显子(E7,E8)的突变,并进行DNA测序,鉴定突变位点。结果4例患者p53基因E7中第249号密码子第3号碱基发生了G:C→T:A的颠换(AGG→AGT),2例患者E8中第273号密码子第1号碱基发生了C:G→T:A的转换(CGT→TGT),总的突变率达38%(6/16);6例p53基因突变的癌变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整合率为5/6,8例未发生p53基因突变的癌变组织中HBV的整合率仅为1/8,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是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常发事件,且与HBV的慢性感染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并为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96.
1病历摘要 男,54岁,因双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伴头痛2个月余就诊。头颅MRI示鞍区占位(图1)。体格检查:左眼视野向心性缩小.颞上方视野大部缺损。右眼视野仅存鼻上方视岛;双侧视乳头水肿,右侧视乳头轻度萎缩.内分泌检查正常。拟诊巨大垂体瘤。因鞍上占位较大.行经额手术.术中发现前颅底鞍结节处脑膜瘤. 相似文献
97.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日渐增加。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此引起难以忍受的背痛病例也呈上升趋势。服用药物、佩戴支具等姑息治疗效果不确切,且长期卧床会导致骨质进一步丢失,形成恶性循环;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老年患者往往难以接受。1984年Galibert首先采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椎体内注射骨水泥治疗侵袭性血管瘤取得满意效果。1994年Reiley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通过球囊扩张来纠正后凸畸形的技术, 相似文献
98.
面肌痉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同侧面神经所支配肌肉的无痛性、间歇性、不自主的强直或阵挛发作,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几十年来,“短路假说”和“点燃假说”的提出虽然能解释部分临床现象,但仍不能以单一的理论来全面、圆满地解释HFS发病机制.随着微血管减压术(MVD)的应用及推广,人们对面肌痉挛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思索面肌痉挛的发病机理.本文就面肌痉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9.
临床上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等这类疾病十分常见,近年来针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神经受损后兴奋性阈值下降有关,而神经的这种高兴奋状态又与异位动作电位形成有关。本文就神经纤维受损后异位冲动形成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压迫延髓的巨大神经鞘瘤临床少见,手术操作难度极大.文章报道1例压迫延髓的巨大神经鞘瘤病例,患者于全身麻醉下成功行脑干区域肿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