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由于面神经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容易因创伤、炎症、肿瘤或手术操作等受到损伤。目前损伤后面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效果尚不理想,即修复手术后面部运动功能难以完全恢复,且易产生联带运动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文章就面神经损伤和再生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损伤对Sprague-Dawley(SD)大鼠动眼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Ⅰ组大鼠(n=24)经幕下、实验Ⅱ组(n=24)大鼠经眶上裂干预动眼神经,术后通过前庭眼反射评估眼外肌在垂直、水平方向的恢复程度。经右侧上直肌注射辣根过氧化酶(HRP),逆行追踪中脑动眼神经核团内神经元分布;48h后行动眼神经组织学、解剖学研究。结果实验Ⅰ组大鼠支配上直肌的神经纤维有45%~51%由对侧中脑运动神经元发出:实验Ⅱ组81%~87%由对侧中脑运动神经元发出,神经元在中脑的分布更接近正常大鼠。实验Ⅱ组大鼠眼外肌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实验Ⅰ组大鼠。结论动眼神经损伤部位距离眼外肌越近,最终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越好,这可能与再生神经纤维通过损伤部位时的迷行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3.
无创检测一侧颈动脉阻断的危险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仲骏  王秉玉  丁美修 《上海医学》2000,23(4):199-201
目的 用无创方法检测颈动脉阻断 (CAO)时脑的耐受性。方法 对 16例患者在暂时性或永久性CAO前行压颈试验 ,并用经颅多普勒 (TCD)、局部脑氧饱和度 (rSO2 )和体感诱发电位 (SEP)进行监测。结果 本组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CAO后 ,同侧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mV)下降 (33.73± 14.45 ) %和翻转为正向 (2 7.6 9± 2 3.15 )cm/s ;rSO2 下降 (5 .18± 1.91) % ;SEP波幅下降均在 5 0 %以内。rSO2 下降与mV下降率间呈正相关 (r =0 .89,P =0 .0 0 0 1)。压颈和阻断时测得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当mV下降大于 70 %、rSO2 减小超过 10 %或SEP波幅变化大于 5 0 %时 ,行CAO有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54.
颈动脉阻断脑耐受性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一综合评价单侧颈动脉阻断脑耐受性的方法。方法 颈动脉临时或永久阻断前 ,常规行临时球囊阻断试验 (TBO)。在临床神经系统功能评价的同时还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脑显像、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 (DSA)及经颅多普勒 (TCD)和颈动脉残端压 (SP)监测。结果 DSA显示所有 11例受试者Willis环沟通均良好。仅 1例未通过TBO ,其SPECT相对对称指数 (rS)为 74.5 % ,SP为 6 .8kPa(1kPa =7.5mmHg) (5 5 .0 % )。其余都通过了 45minTBO ,rS为 (97.8± 3.8) % (91.2 %~ 10 2 .5 % ) (P =0 .0 0 2 ) ;SP为(8.6± 1.7)kPa (4 .4~ 11kPa) ,相对SP为 (72 .3± 11.3) % ;同侧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度下降率为 (16 .3±6 .9) %。阻断颈总动脉 (CCA) 3例 ,测得颈内动脉 (ICA)血流方向逆转 ,系统血压升高。 1例因置管引起ICA闭塞。结论 本耐受性试验较合理、实用 ,可作为处理颈动脉前的常规准备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55.
<正>各类急慢性创伤,如烧伤、压力性损伤、糖尿病溃疡等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和经济负担[1-2],如何提高创面愈合水平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准确评估创面状态,正确区分创面类型,有助于医务人员明确创面愈合潜力、选择合适护理产品、指导进一步治疗干预。温度评估是创面评估的重要部分,其结果能够反应创面血管灌注情况、炎性反应以及肌肉活动情况,但目前临床主要由评估者直接触摸创面或周围皮肤,主观感受皮肤温度,其准确性受评估者自身专业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及综合治疗。方法在DSA监视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应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cAVM20例,栓塞剂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结果6例达到完全或90%以上栓塞,10例60%~70%栓塞,4例50%左右栓塞。未能完全栓塞的14例中,4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痊愈,1例单侧肢体乏力,肌力Ⅲ级;6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痊愈,4例病灶缩小。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的方法安全性好,损伤小,单纯栓塞可治愈部分cAVM,栓塞深部的供血动脉可降低手术的风险,并可减少cAVM体积使之适合放射治疗。血管内栓塞治疗是cAVM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为了提高静脉性血管压迫所致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疗效和降低并发症,介绍一种处理责任静脉的方法.方法 2000年8月~2007年1月间行微血管减压术(MVD)的40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责任血管为静脉或动静脉混合压迫的有118例(29%),其中58例为粗大的深部引流静脉,减压前行静脉暂时阻断试验.其中试验阴性者53例,静脉予以切断减压;5例试验阳性者中3例切断,2例分离后减压.结果 53例将责任静脉直接切断的患者中,术后51例症状完全缓解,2例明显减轻,但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面部麻木.5例试验阳性者中,3例切断后都因严重的小脑肿胀再行后颅窝减压术,死亡1例,另2例行分离后减压的患者术后疼痛获得明显减轻.结论 暂时阻断试验可以作为处理粗大责任静脉时的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技术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的各种急性呼吸和(或)循环衰竭。危重症患者由于检查、治疗等需求,常面临转运,但目前国内外尚无ECMO患者院内转运的相关指南或共识。本共识结合国内外研究,基于循证和专家论证的方法,从ECMO患者转运的各环节建立共识,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9.
视神经胶质瘤发病率低,临床上较为少见。近日我科收治一例经病理证实的视神经胶质瘤患者,现将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70岁,因"左眼胀痛6个月,左眼失明5个月,右眼失明2个月"入院。患者于2008年8月开始出现左眼胀痛.到眼科就诊并查头颅示左眼视神经占位.予以对症保守治疗并随访。  相似文献   
60.
背景与目的:听神经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有几种不同的手术入路,但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应用最为广泛。本研究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技术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术中显露横窦和乙状窦,放出枕大池脑脊液.再行显微镜下分离及切除肿瘤.分析显微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无1例患者死亡,肿瘤总体全切率90.0%(27/30),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3.33%,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66.7%。结论:掌握桥小脑角区的解剖学特征、显微手术技巧以及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切除和颅神经功能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