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应用于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 取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将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电极置于大鼠C2颈髓背侧硬膜外,脉冲发生装置及电源植入背部皮下.分别于术前(0 h)及术后12、24、36 h,测试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的参数(电压、刺激频率和脉宽);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功能评分(BBB评分)和斜板实验,并测量大鼠体质量.结果 脊髓电刺激系统各项参数在0 h、12 h、24 h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参数在0 h与36 h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BB评分、斜板实验和体质量检测显示:0 h与12 h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 h与24、36 h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过程中大鼠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应用于动物实验是安全可行的,可用于脊髓电刺激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2.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于缺血、缺氧等外界因素十分敏感,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有再生和分化的潜能,脑组织神经元可能并不属于终末分化细胞,这为临床治疗脑缺血性疾病带来希望.文章就神经干细胞在治疗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26例松果体区肿瘤显微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26例中19例采用Poppen入路,7例采用Krause入路。全切1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6例。随访3个月~7年,肿瘤未见复发17例,复发2例(1例再手术),植物状态生存1例,死亡2例(术后因瘤卒中死亡1例,术后2年死亡1例),4例失随访。结论显微手术是松果体区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Poppen入路是一种较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4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急症,有80%~85%的患者是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  相似文献   
45.
背景与目的:颅咽管瘤位置深在,毗邻重要的结构,手术全切肿瘤往往比较困难。本研究探讨经纵裂经终板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纵裂经终板入路切除的14例颅咽管瘤的手术经过与疗效,重点讨论了手术入路技术、肿瘤切除技术和垂体柄的保护技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92.8%),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视力症状(6例)均较术前好转,术后出现的尿量增多与低钠血症持续3—35天,给予垂体后叶素和常效尿崩停(弥凝)均可控制。结论:经纵裂经终板入路是切除颅咽管瘤的有效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46.
背景与目的:颅内胆脂瘤多位于桥小脑角,桥小脑角胆脂瘤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最常见原因,本研究探讨三又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临床特点、有效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治经过及疗效。结果:CT或(和)MRI确诊后行手术治疗,19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得以全切,8例次全切,术后所有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完全消失,听力障碍明显好转。跟踪随访。1年后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结论: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年轻的患者如有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时要高度怀疑此病,CT、MRI可提供诊断依据,常用的手术入路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方法得当.肿瘤切除后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即停止。  相似文献   
47.
交感神经在脑血管中分布广泛,生理状态下对脑血管收缩扩张及脑血流量的调节等具有重要作用。在一些病理状态下,如脑血管疾病及脑外伤应激中,交感神经过度收缩脑血管及其递质过度释放会导致脑损伤。而交感神经阻滞及神经递质受体封闭对此类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回顾脑血管交感神经系统的分布及其生理、病理作用,分析相关递质和介导因子,并对其在脑出血、脑缺血和脑外伤等中的作用和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SPECT脑显像评估脑对单侧颈动脉阻断的耐受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颈动脉手术时颈动脉阻断 (CAO)造成的低灌注、血栓形成及脑侧支循环不完善等常可导致严重并发症[1 ,2 ] 。血管内临时球囊阻断试验 (TBO)能较好地反映脑对CAO耐受性。可仍有TBO无症状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为提高准确性 ,本研究在TBO后应用SPECT脑显像进行评估。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10例需行临时或永久性CAO患者 ,包括颅底头颈部肿瘤 8例 ,颈内动脉 (ICA)海绵窦瘘 1例 ,颅内动脉瘤 1例。其中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2 4~74岁。2 .介入技术。先在局麻下经股动脉穿刺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 (DSA)。待不…  相似文献   
49.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不自主的阵发性抽搐,一般从眼睑开始向口角发展,呈进行性加重,不会自愈.其病因是面神经颅内段由血管压迫而引起神经高度兴奋所致.要根治HFS就必须将血管与神经分离,而微血管减压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因其微创、治愈率高,特别是具有保留血管、神经功能等特性,已成为治疗HFS的首选方法[1-6].  相似文献   
50.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患者经常留有运动障碍等后遗症.在探索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的皮层代表区及在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皮层刺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的有效方法.文章综述了皮层刺激在促进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皮层刺激的方法、可能的作用机制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