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产妇外周血IL-6水平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宫内传播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以陕西省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分娩的314例HBsAg阳性产妇为病例组, 74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和新生儿外周血乙型肝炎5项指标,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水平, 采用流式液相芯片法检测细胞因子IL-6水平。   结果   HBsAg阳性产妇发生宫内显性感染(dominant HBV infection, DBI)、宫内隐匿性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OBI)和宫内传播(intrauterine transmission, BIT)率为10.83%(34/314)、38.22%(120/314)、49.04%(154/314)。对照组产妇IL-6水平低于HBsAg阳性产妇组(P < 0.001)、NBIT组(P < 0.001)、DBI组(P=0.006)和OBI组(P < 0.001);未抗病毒治疗组中DBI组IL-6水平低于OBI组(P=0.008);未乙肝疫苗注射组中DBI组IL-6水平低于OBI组(P=0.012);产妇HBeAg和HBV DNA载量与其IL-6水平呈正相关(均有P < 0.05);产妇HBeAb与IL-6水平呈负相关(P=0.011)。   结论   HBV可以激发孕产妇体内IL-6的表达, 但是IL-6在HBsAg阳性产妇体内的表达呈现组内分化现象, 在HBeAg阳性和高载量HBV DNA环境下其IL-6的水平会上升, 但当其水平下降时易发生DBI。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分析社区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者发生自发性再激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社区人群乙型肝炎的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10年9月甘肃省武威市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的HBsAg携带者队列基础上,于2012年和2014年开展随访研究,分析自发性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随访发现,852例HBsAg携带者中共有72例发生再激活,发病密度为2 746.8/10万人年。不同性别间再激活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901,P=0.048),男性累积再激活率为10.39%,高于女性累积再激活率(6.62%)。各年龄组间再激活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524,P=0.038),其中46~59岁年龄组累积再激活率最高,为11.95%。HBsAg携带者基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水平不同,再激活率也不同(χ2=10.404,P=0.006),当HBV DNA基线水平>1×105 IU/ml时,累积再激活率可达14.36%。结论 社区HBsAg携带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自发性再激活,其中男性、中年人群和基线HBV DNA水平较高者易发生再激活,应进一步加强HBV携带者的管控工作,对其定期进行随访监测,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93.
94.
美罗培南是住友制药株式会社研制的一种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其结构特点为1-β甲基,2-二甲基氨基甲烯吡咯烷,该药具有广谱强效抗菌作用,对肾脏脱氢肽酶具有稳定性,成为碳青酶烯类中一个新品种。对神经外科来说,主要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昏迷患者的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耐药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95.
付婷  程炜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52-253
目的通过医疗质量管理干预了解病案书写质量是否有所改变。方法对比在经过医疗质量管理干预之后病案书写质量和干预之前病案书写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12年1月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干预后病案甲级数量明显增多,甲等率为91%,而在医疗质量管理干预之前,医院病案的甲等率只有70%,干预之前和干预之后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通过有效合理的医疗质量管理干预,可以提高医院病历质量,这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心脏骤停复苏时胺碘酮的疗效及护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婷  暴青竹 《现代护理》2005,11(18):1558-1559
目的观察应用静脉负荷量胺碘酮在心脏骤停复苏中的疗效和护理的作用。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1例心脏骤停患者。经心电图或心电示波证实为心室颤动(室颤)、心室扑动(室扑)时,即刻进行标准的心肺复苏(CPR)。当200J或300J1~2次体外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不成功时,立即给予胺碘酮3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1~2min内静脉注射完毕,再行直流电击除颤(300~360J),并继以胺碘酮1000μg/min速度静脉滴注。在CPR过程中除胺碘酮外不再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但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等常规抢救药均可应用。选择1998~2000年我急救中心77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CPR方法同上,主要药物除胺碘酮外亦基本同治疗组,抗心律失常药主要为利多卡因。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22.2%),对照组6例(7.8%),P<0.05。治疗组有效37例(45.7%),对照组32例(41.6%),P>0.0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治疗组67.9%(55例),对照组49.4%(38例),P<0.05。结论快速静脉负荷量胺碘酮在心脏骤停复苏中复苏成功率高,较肾上腺素或/和利多卡因可以明显增加复苏成功住院率及生存率。护士的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7.
付婷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19):1638-163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静脉加口服美托洛尔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胸痛开始的6 h内应用美托洛尔5 mg静脉注射共3次15 mg.继以50 mg、q 6 h口服,连续2 d,以后根据心率情况25~100 mg/d维持.结果急性期治疗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查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差异,但3~6个月后复查LVEF时,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严密观察下,AMI早期静脉加口服美托洛尔不仅安全,而且可以明显降低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恢复期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98.
头孢曲松致发热及溶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男,51岁。因肝硬化(失代偿期)伴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于2003年10月10日入院。查体:体温37.3℃,B超示:肝硬化,胆囊内胆泥淤积,有腹水形成,脾大并脾功能亢进症,有门脉高压。血常规:WBC4.0×109/L、RBC2.67×1012/L、HGB105g/L、PLT42×109/L;尿常规:WBC( )。诊断: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伴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给予保肝、抗感染等治疗。抗感染治疗期间给予头孢曲松钠(丽珠芬)2.0g加入20mL0.9%氯化钠注射液缓慢静脉推注,2次/d。治疗第5天(10月15日),患者于用药0.5h开始出现畏寒、寒战、发热(T39.3℃)。以后每天用药后均出现相同症状,给予…  相似文献   
99.
患者女,27岁,主因被人发现意识不清3h,于2012年2月10日收入我院急诊科。急查血液毒物鉴定提示血中监测出卡马西平成分2400μg/ml(中毒剂量>20μg/ml),尿液、胃液阳性。急诊科以"(1)急性卡马西平中毒;(2)Ⅰ型呼吸衰竭;(3)低蛋白血症"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97次/min,呼吸31次/min,血压103/54mmHg,神志不清,中毒昏迷状态,查体不合  相似文献   
10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导致细胞损伤,从而激活体内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进一步加重肝损伤。肝脏炎症损伤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其分泌的炎症因子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抗病毒活性、病毒清除、细胞凋亡和纤维化形成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BV感染后,多种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免疫反应网络,从而促进肝炎的发生发展。炎症因子是HBV感染后引起炎症和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对HBV感染后相关炎症因子在HBV发展和肝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