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 [Ang-(1-7)]对二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肾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建立Ang-(1-7)对高血压大鼠干预模型,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放免法测定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Ⅰ(AⅠ)、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RT-PCR检测肾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受体mRNA水平.结果 Ang-(1-7)能减轻2K1C高血压大鼠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肾血管病变,减少肾组织TGF-β1表达,对血浆及肾组织AⅠ、AⅡ浓度无显著影响,减少肾组织内AT1受体表达.结论 Ang-(1-7) 对2K1C高血压大鼠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是通过下调肾组织内AT1受体及TGF-β1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噻氯匹定增强地尔硫草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抗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组(CG)及合用噻氯匹定组(TG)各20例,检查其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总负荷和缺血性ST段事件次数;血小板的粘附率、聚集率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膜GP Ⅰ b、GP Ⅱ b和GP Ⅲ a.结果:用药4周时,TG中心肌缺血明显改善;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GPⅠb相对含量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然而后两项指标未恢复正常(P<0.05);尽管CG中心肌缺血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对血小板计数、粘附和聚集功能以及CPⅠb无明显的影响.结论:噻氯匹定具有增强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的活性是其主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目的采用经冠状动脉超声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灌注状况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功能改善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18例AMI患者于PCI前及术后15 min分别经左主干或右冠状动脉注射超声声学造影剂,进行MCE实时显影,以视觉评分方式定性分析PCI前后相应心肌节段灌注状况;术后1个月经二维超声评价左心室室壁运动;利用灌注评分指数(PSI)及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分析PCI前后心肌灌注水平对心功能改善的影响。结果术前心肌灌注评分为0分的30个心肌节段中,20个(66.7%)术后1个月室壁运动评分为3~5分;而术前心肌灌注评分为2分的11个心肌节段中,有8个(72.7%)1个月时室壁运动评分为1~2分;统计学分析显示,PCI前心肌灌注与1个月室壁运动状况有关(P0.05)。术后心肌灌注评分为0分的12个心肌节段中,11个(91.7%)术后1个月室壁运动评分为3~5分;而术后心肌灌注评分为2分的22个心肌节段中,有17个(77.2%)1个月时室壁运动评分为1~2分;统计学分析显示,PCI后心肌灌注与1个月室壁运动状况有关(P0.01)。结合WMSI及PSI综合评价术后心肌灌注水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AMI患者心肌灌注状况对PCI后心功能改善有明显影响;经冠状动脉MCE可较准确的判断AMI患者微循环灌注范围,评估术后心功能,故可能对患者的临床预后判断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4.
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四肢骨干粉碎性骨折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四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方法:上肢骨粉碎性骨折2例,下肢骨粉碎性骨折10例。用扩髓或不扩髓静力型带锁髓内针闭合穿针固定骨折端于复位状态。结果:12例均于术后3-4个月骨折愈合,断骨两端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方法具有骨折复位好、内固定牢靠和早期可活动患肢等优点,符合骨折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5.
肺癌患者血清GM-CSF水平及化疗后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内源性GM-CSF水平和化疗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0例肺癌患者进行检测,其中21例化疗后动态观察。结果40例肺癌患者血清GM-CSF水平明显高于20例正常对照(1.27±0.33ng/mlvs0.41±0.12ng/ml,P<0.01),18例有远处转移者血清GM-CSF水平明显高于22例无远处转移者,(1.47±0.38ng/mlvs1.10±0.31ng/ml,P<0.05),21例患者化疗后动态观察血清GM-CSF水平的变化,发现化疗后GM-CSF水平明显升高(0.11±0.32ng/mlvs1.82±0.38ng/ml),P<001)结论肺癌患者血清GM-CS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有远处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者,化疗后患者GM-CSF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测定肺癌患者血清GM-CSF水平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46.
宋明宝  黄岚  于学军  朱光旭  张坡  于世勇  赵刚  康华利 《重庆医学》2007,36(21):2177-2178,F0004
目的 寻找一种培养及鉴定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简便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并用差速消化法加以纯化,观察细胞形态学特性,用抗vwF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及内皮细胞体外成管试验鉴定.结果 培养3d即有细胞生长,1周可融合成层.抗vwF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及内皮细胞体外成管试验阳性.结论 本方法简便易行,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2004-03~2004-10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9例;以临床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20例为对照组,高分辨率超声测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引起的流量介导血管扩张(FMD)与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NTG)。测定血浆中的NO、ox-LDL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均降低[(7·2±1·42)、(7·6±1·12)对(15·46±1·2),P<0·05],而AMI与UAP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含服硝酸甘油后三组血管内径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2)ACS患者的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的NO降低更明显[(48·46±12·24)、(60·42±10·32)对(94·72±12·34)μmol/L,P<0·05];(3)ACS组的ox-L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的升高更明显[(586·4±168·5)、(447·4±186·7)对(348·6±172·3)μg/L,P<0·05]。经logisitic回归分析,ox-LDL的风险比值(OR)值大于1,为ACS的危险因素;FMD的OR值小于1,为ACS的保护因素。观察ox-LDL与FMD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相互独立。结论ACS发病过程与血浆ox-LDL水平、内皮功能受损有关,二者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国产依西美坦片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试验,对11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国产依西美坦组(A组)58例,来曲唑组(B组)60例。结果:A组和B组客观有效率(CR+PR)分别为32.76%(19/58)和23.33%(14/60);A组和B组疗效指标(CR+PR+SD)率分别为86.21%(50/58)和71.67%(43/60)。治疗8周后,A组和B组血清雌二醇抑制率分别为(31.13±29.09)%和(32.03±21.56)%。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93%和28.33%,主要包括面部潮热、头晕、恶心和乏力。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西美坦作为一种新的芳香化酶抑制剂,临床疗效肯定,且耐受性良好,可作为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不同发病阶段的变化及其与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关系以及西拉普利的作用。方法 用荧光测定法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不同发病阶段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应用大体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图象分析等方法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动态改变。结果 SHR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在第6周和第14周时无明显改变,24周则为明显增高,与代表间质纤维化的参数CVF同步变化;代表血管周围时纤维化的参数PVCA则从第6周开始增高,第14和24周持续增加,代表左室肥厚的参数LV、LVI及CA从14周开始增加,24周更为明显;这些变化均与ACE的变化不同步,而与收缩压变化基本同步;西拉普利可使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代表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参数恢复至对照组的水平。结论 SHR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在高血压的中晚期增高,与代表间质纤维化的参数CVF呈同步变化,提示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可能与ACE的增高有关;西拉普利可有效地降低SHR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并预防和逆转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检测心绞痛患者冠状静脉与主动脉血液中血浆肾素活性 (PRA)差值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浓度差值 ,并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 7例心绞痛患者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 ;18例正常对照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通过测定冠状静脉和主动脉血液中PRA和AngⅡ的浓度 ,分别计算各自在两个部位之间的差值 ,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和正常对照组冠状静脉 主动脉PRA差值和AngⅡ浓度差值间的差异。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冠状静脉 主动脉PRA差值和AngⅡ浓度差值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上述二种差值均较对照组高 (P <0 0 1或P <0 0 5)。结论 心脏局部存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在冠心病患者该系统明显激活 ,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