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126篇 |
免费 | 2390篇 |
国内免费 | 139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6篇 |
儿科学 | 410篇 |
妇产科学 | 436篇 |
基础医学 | 1798篇 |
口腔科学 | 537篇 |
临床医学 | 7369篇 |
内科学 | 3450篇 |
皮肤病学 | 545篇 |
神经病学 | 734篇 |
特种医学 | 153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2941篇 |
综合类 | 13212篇 |
预防医学 | 6293篇 |
眼科学 | 489篇 |
药学 | 5615篇 |
95篇 | |
中国医学 | 4979篇 |
肿瘤学 | 12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8篇 |
2023年 | 977篇 |
2022年 | 1021篇 |
2021年 | 1338篇 |
2020年 | 1237篇 |
2019年 | 987篇 |
2018年 | 1032篇 |
2017年 | 696篇 |
2016年 | 901篇 |
2015年 | 997篇 |
2014年 | 2390篇 |
2013年 | 2152篇 |
2012年 | 2416篇 |
2011年 | 2473篇 |
2010年 | 2410篇 |
2009年 | 2320篇 |
2008年 | 2334篇 |
2007年 | 2319篇 |
2006年 | 2210篇 |
2005年 | 2233篇 |
2004年 | 2146篇 |
2003年 | 1699篇 |
2002年 | 1388篇 |
2001年 | 1414篇 |
2000年 | 1351篇 |
1999年 | 1253篇 |
1998年 | 1056篇 |
1997年 | 1043篇 |
1996年 | 906篇 |
1995年 | 917篇 |
1994年 | 866篇 |
1993年 | 668篇 |
1992年 | 630篇 |
1991年 | 546篇 |
1990年 | 428篇 |
1989年 | 380篇 |
1988年 | 353篇 |
1987年 | 299篇 |
1986年 | 235篇 |
1985年 | 258篇 |
1984年 | 199篇 |
1983年 | 172篇 |
1982年 | 158篇 |
1981年 | 129篇 |
1980年 | 109篇 |
1979年 | 73篇 |
1978年 | 78篇 |
1977年 | 49篇 |
1975年 | 27篇 |
1965年 | 2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我院呼吸系门诊于1980年冬使用辅酶 Q_(10)(下简称 Q_(10))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31例,支气管哮喘22例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治疗观察,取得了比较显著疗效。同时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扁桃体转移因子进行对照试验治疗,现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十几年来,我院曾发现2例婴儿森林脑炎,国内文献中,尚未见有详细记载,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1岁。因发热、喷射性呕吐4天于1971年6月2日入院。病前10天,耳及颈部先后两次被蜱叮咬。既往健康。森林脑炎疫苗接种史不详。 相似文献
43.
44.
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分析影响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因素,探讨提高生存率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灌流前后血浆百草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毒剂量越小、就诊时间越早、首次灌流时间越早,预后越好。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是中毒剂量、就诊时间、首次灌流时间。因此,百草枯中毒应强调早期全方位治疗,以争取延长患者生命,为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45.
微波对旧服装消毒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解决入境旅客或邮局寄递带进的少量旧衣物的消毒,我们试用微波进行了处理。所用微波炉为东芝牌ER-692 ETE型,微波频率为2450 MHz,炉腔体积为25.9×33.0×33.0cm~3.试验时,将装有枯草杆菌 相似文献
46.
由于心肌细胞属不可再生细胞,梗死心肌局部只能通过纤维瘢痕组织取代,这种心肌重构是造成患者心力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及初期临床研究证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植入梗死心肌后,MSC可在病变区分化增殖成血管内皮细胞及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有效改善了梗死周边的血供及瘢痕形成所致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47.
48.
49.
目的:探讨新塔花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47例经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证实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口服新塔花胶囊,对照组10例口服川芎嗪胶囊,均为每日3次,每次4粒,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心绞痛缓解情况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1%;对照组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显示2组的ST段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ST段降低持续时间,治疗组服药后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新塔花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0.
我院呼吸系门诊自1983年起使用江苏省泰州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胸腺素注射液对40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和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疗效,同时使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扁桃体转移因子(下简称TF)进行对照试验。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例均进行了部分免疫指标的测定,现报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