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12.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小儿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n=77),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SAP)(n=25),重型急性胰腺炎(SAP)(n=3),对比分析MAP组与MSAP组间低年龄组(2~9岁)(n=36)与高年龄组(10~17岁)(n=69)及复发组(n=17)与非复发(n=88)的临床特征。从数据库随机抽取成人初发AP 10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因、实验室指标、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治疗结局。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校正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及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向有序分类采用趋势χ2检验,双向有序分类变量采用Goodman-Kruskal Gamma分析;对于累计风险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 105例AP患儿中,主要病因包括特发性31例(29. 5%)、胆源性27例(25. 7%)、外伤20例(19. 0%)、高脂性11例(10. 5%)、病毒感染10例(9. 5%)、药物6例(5. 7%),其病因构成比与成人组存在明显差异(χ2=99. 282,P 0. 001)。小儿组与成人组比较,其严重程度较成人组轻(Z=-2. 325,P=0. 020);小儿组胰腺坏死比成人组低(3. 8%vs 12. 4%,χ2=5. 184,P=0. 023)。小儿MAP组入院24h的CRP(Z=-6. 406)、血脂肪酶(Z=-3. 096)、WBC(Z=-2. 762)、血糖(t=3. 298)比MSAP组低(P值均0. 05);血钙高于MSAP组(t=3. 43,P=0. 001)。随访期间共有17例(16. 2%)患儿再次发生AP,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复发率增加(χ2=6. 503,P=0. 011),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以女性(82. 4%)多见(χ2=12. 241,P 0. 001),初次AP合并胰腺坏死复发率更高(χ2=6. 572,P=0. 01),高脂血症是小儿ARP最常见的病因(χ2=5. 533,P=0. 019),随着时间推移复发风险最高,病毒性和药物性的复发风险最低(P=0. 028)。结论小儿AP病因以特发性与胆源性为主,病情相对成人较轻,预后较好。女性、初次AP合并胰腺坏死、高脂血症是ARP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P患者398例,其中包括轻症急性胰腺炎(MAP)197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15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0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将AP患者分为NAFLD组(206例)和非NAFLD组(192例)。分析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包括基础资料、血清学指标、病原学、并发症、AP严重程度评分、住院日及病死率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以发生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为终点,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男性占比、BMI、TC、TG、Na~+、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糖、血清肌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NAFLD组更容易合并糖代谢异常及脂代谢异常(P值均0. 05)。两组病原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NAFLD组以高脂血症为主(48. 1%),非NAFLD组以胆源性为主(57. 8%)。NAFLD组M-SAP比例、RANSON评分及Balthazar CTS1评分较非NAFLD组更高(P值均0. 05);NAFLD组更容易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P0. 001);NAFLD组更易发生胰周液体聚集(χ~2=15. 820,P0. 001)与胰周坏死物聚集(χ~2=7.012,P=0. 008)。NAFLD组复发风险更高(306%vs 193%,χ~2=6759,P=0009)。NAFLD组更容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2. 6%vs 8. 9%),且病死率更高(34%vs 1. 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NAFLD、糖代谢异常及淋巴细胞计数为M-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 05)。结论合并NAFLD的AP患者,更容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胰腺局部并发症,有更高的疾病分级,预后更差,且复发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炎症反应与晚期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潜在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患者2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53例,根据起病初期是否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160例,非SRIS组112例。纳入基线资料、血清学指标、并发症及病死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价值的变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比较变量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的两两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SIRS组患者的WBC、CRP、降钙素原更高(P值均<0.05),SIRS组合并急性胰周坏死物聚集(ANC)、IPN、胰腺坏死(PN)、器官功能障碍(OF)、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危重症急性胰腺炎(CAP)、死亡、BISAP评分>2、CTSI评分>2、RANSON评分>2的比例均高于非SIRS组(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SIRS持续时间、肥胖、CRP、WBC、血尿素氮、PN、ANC、SAP、MODS、RANSON评分、BISAP评分、CTSI评分均是AP患者发生IPN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IRS持续时间(OR=1.307,95%CI:1.081~1.580,P=0.006)、ANC(OR=42.247,95%CI:10.829~164.818,P<0.001)是IPN的危险因素,排除ANC时,SIRS持续时间(OR=1.430,95%CI:1.207~1.694,P<0.001)、PN(OR=5.296,95%CI:1.845~15.203,P=0.002)是IPN的危险因素。预测IPN的ROC曲线显示:SIRS持续时间(AUC=0.772,约登指数:0.521)、RANSON评分(AUC=0.701,约登指数:0.319)、BISAP评分(AUC=0.741,约登指数:0.377)、CTSI评分(AUC=0.765,约登指数:0.414)的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长时间SIRS组(>4 d)患者发生PN、ANC、IPN、SAP、CAP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SIRS组(0)、短暂性SIRS组(1~2 d)和持续性SIRS组(3~4 d)(P值均<0.05),持续性SIRS组患者发生SAP的比例高于无SIRS组(P<0.05)。结论AP患者早期合并SIRS时更容易发生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并发症,当SIRS持续时间>4.5 d时,患者发生IPN的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索与发现能早期预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的血脂指标,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25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AP) 229例,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SAP) 161例,SAP 35例,收集所有患者在入院最初24 h内血脂相关数据。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于评价数据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价指标的诊断效能,MedCalc软件检验其效能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载脂蛋白A1(ApoA1)、ApoB/A1在不同严重程度的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 290、χ~2=9. 130,P值均0. 05)。ApoB/A1与亚特兰大分级、Ranson评分、MCTSI评分、BISAP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296、0. 129、0. 303、0. 284,P值均0. 05),ApoA1与亚特兰大分级、Ranson评分、MCTSI评分、BISAP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 407、-0. 176、-0. 338、-0. 285,P值均0. 05)。ApoB/A1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4. 493,95%可信区间(95%CI):1. 399~14. 427,P=0. 012],ApoA1为SAP的独立保护因素(OR=0. 004,95%CI:0~0. 034,P 0. 001),ApoB/A1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763 (95%CI:0. 675~0. 851,P 0. 001),ApoA1预测SAP的AUC为0. 862 (95%CI:0. 809~0. 916,P 0. 001),ApoA1的诊断价值更高(Z=2. 183,P=0. 029)。结论血清ApoB/A1与ApoA1对SAP均有预测价值,且ApoA1优于ApoB/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