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淋病奈瑟氏菌营养培养基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C 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多种营养物质,经过两年多的实验观察,探索出一种使用于不同淋菌菌株营养需求的培养基,经5株标准菌株及10株已知株,同时在五种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程度的比较,本培养基明显优于其他培养基.本培养基以国产原料为主,具有价格低廉,材料易得,易于制备等优点.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2.
临床细菌实验室数据微机管理的初步建立徐修礼,陈国岗,丁振若,孙怡群,彭道荣随着医学实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快速发展,对细菌检验实验室数据的统计、调查、查询等分析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已不能满足准确及时地为临床提供诊治信息和实验室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国外相应的微机...  相似文献   
83.
84.
泌尿生殖系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分析苏明权穆士杰祝道成马越云张荣于文彬丁振若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我院门诊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中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支原体进行检测,以了解西安地区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状况。一、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85.
患者,女,10岁,体重24公斤,发育正常。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于1997年6月30日在全麻下行病肝切除术,同时植入其父左叶肝脏。术后经过:手术历时13小时,患儿在气管插管下返回病房,术后给予特级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于1997...  相似文献   
86.
1990年4月在1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液及灌洗液中,查到结肠小袋纤毛虫,经文献检索,肺部引起病变者,仅在美国及希腊各报道1例[Dig Dis Sci1989;34(10):1621-1623,Trans R Soc TropMcd Hyg 1984;78:833-835]我国未曾有过报道,本例属国内首次发现.1 病例 女,45岁,于1989年8月常有腹泻、粘  相似文献   
87.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取实验动物与临床、局部与全身、微观指标与整体改变相结合,对脾虚泄泻进行了多层次、多指标研究。成功制备两种脾虚证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对脾虚泄泻患者及动物的血浆和胃肠粘膜局部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神经降压素(NT)、前列腺素E2(PGE2)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脾虚泄泻与全身和局部胃肠激素紊乱有关。采用粪  相似文献   
88.
鲎是一种海洋性节肢动物,血液内仅有一种变形细胞,这种变形细胞的溶解产物遇到内毒素时即可形成凝胶。自Bang等将革兰氏阴性细菌注入美洲鲎引起血管内凝血以来,近年国内外报道较多,但在结果观察方法上繁琐,国内多采用玻片法或试管法,终点均难鉴别,假阳性较多。因此,我们将试管法、毛细管法、玻片法和干涸法对正常人和发热病人的血浆及腹水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外周血液中反应性嗜酸细胞在诊断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器官移植受者63例依据排斥反应发生与否分为急性排斥组(24例)和非排斥组(39例),健康查体者40例为对照组,各取其抗凝血液制成血薄片,经瑞氏染色计数各组的反应性嗜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急性排斥组24例移植受者全部检出反应性嗜酸细胞[(12.2±2.3)%],阳性率100%;非排斥组39例移植患者仅2例检出反应性嗜酸细胞(平均为1.6%),阳性率5.1%,其特异性为94.9%;对照组40例均未检出反应性嗜酸性细胞. 急性排斥组嗜酸性粒细胞为(4.1±1.4)%,非排斥组为(3.9±1.6)%,对照组为(4.3±1.9)%,经统计学分析三组间无差别. 结论:外周血中反应性嗜酸细胞可作为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0.
<正> 补体是一种非特异的免疫因素,积极参与炎症反应、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的生理与病理过程。补体组分C_3(以下简写为C_3)是补体中主要成分之一,它在肝中合成,因而测定血清中的补体C_3活性对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肝功能障碍的疾病,肾炎以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可能有一定价值。为此,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对健康成人100例,以及经过临床确诊的乙型肝炎9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49例,肝硬化26例,急性肾炎15例患者进行C_3测定,发现正常人与上述几种疾病患者之C_3值有明显差异,初步认为此法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本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现介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