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64篇
药学   71篇
  3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经胸入路小儿食管裂孔疝14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胸入路小儿食管裂孔疝外科治疗的方法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左侧经胸入路食管裂孔疝修补附加Belsey方法抗胃食管反流手术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14例。3例诊断为滑动性疝(Ⅰ型),1例为食管旁疝(Ⅱ型),余10例为混合性疝(Ⅲ型)。结果: 1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130~180 min,术后3~11天拔管,住院15~31天。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2年,患儿体重增加,营养良好,无复发。结论: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Ⅰ型食管裂孔疝和Ⅱ、Ⅲ型食管裂孔疝应早期手术治疗,左侧经胸入路食管裂孔修补术附加Belsey方法抗胃食管反流手术视野暴露好,操作方便,损伤相邻器官少,修补准确,切口隐蔽美观,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鼻下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7月到2004年5月,应用保留皮肤的鼻下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同时行鼻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以下称鼻下部海绵状血管瘤根治术)共治疗鼻下部海绵状血管瘤13例。术后1个月行同位素Sr90照射2~3个疗程。结果13例患者经随访3~12个月,血管瘤未见复发,鼻尖部形态自然。结论应用鼻下部海绵状血管瘤根治术,结合术后1个月对该部位残留血管瘤行同位素治疗,可达到既能根治鼻部血管瘤又能保留鼻自然外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
10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0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83例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本组无病死,并发肺炎22例,心律失常3例,气胸2例,低心排1例,残余分流1例。结论:反复肺炎和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婴儿应尽早手术。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84.
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知觉所致[1].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主要为上班的护士太少及工作负担太重,与同事、病人及家属的冲突等.表现为工作的疲惫感,对工作漠不关心,护理质量下降,病人满意度不高,严重者会离开工作岗位或更换工作.如何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适应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与护理模式的转变,已刻不容缓.2008年1月开始,我院神经外科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2],即APN排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患儿,男,6岁。1999年11月11日因右耳前瘘管溢脓8个月就诊。患儿自幼发现先天性双耳前瘘管,一直无症状。1999年3月上旬自感低热、盗汗、乏力,右耳前瘘管向外流白色脓液,村医用红霉素软膏外敷后局部渐隆起,5月初大疱破溃流出血性脓液,先后应用青、链霉素等抗菌治疗无效,欲行手术治疗时当地医院疑为结核转送本所。体检:双侧颈淋巴结肿大如蚕豆,呈串状分布,质硬,部份粘连。右耳轮脚前有一小瘘孔,轻压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排出,周围皮肤呈暗红色。X线胸片示:两肺门阴影增宽呈结节状。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利用改良Langenbeck手术联合Limberg手术及提肌吊带成形术来治疗单侧完全性腭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58例,均为单侧完全性腭裂,应用3种手术联合修复,包括改良Langenbeck手术、Limberg手术、提肌吊带成形术。术后随访3个月到4年,观察腭部创口愈合及腭咽闭合情况。结果随访50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腭瘘,术后腭咽闭合情况佳。结论3种手术联合修复治疗单侧完全性腭裂简单易行、远期效果佳,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总结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e,TAPVD)治疗的经验。方法: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对18例TAPVD患儿行矫治手术,其中8例心上型采用左心房顶部入路。结果:痊愈15例,术后早期病死3例,病死率为16.7%。延迟关胸2例。心律失常4例,均经治疗痊愈。痊愈患儿随访4~48个月,心功能正常。结论:TAPVD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左心房与肺总静脉吻合口应足够大,避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夜间护理工作急症患者多、病情变化快、工作量大而护理人员数量少,是质量控制的薄弱点,是护理管理的难点,也是护理缺陷的高风险时段.针对我院年轻护士多、护士长结构年轻化的特点,我们于2008年8月对夜间护理质量实施量化考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9.
倪刚  倪文玲  李青  丁力  张榕松 《疾病监测》2009,24(7):492-494
目的了解2006-2007年云南省红河州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点,探讨优势株的变化。方法采集疑似流感患者咽拭子,接种于MDCK细胞于34 ℃ CO2培养箱内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液进行血凝试验,阳性标本进行分型鉴定。结果全年哨点医院共采集咽拭子标本991份,分离得到123株流感病毒,阳性率12.4%,其中H1N1 37株,H3N2 41株,Victoria 42株,Yamagata 1株,待定2株。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疑似流感患者咽拭子56份,分离得到39株流感病毒,阳性率69.6%。均为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结论在2006-2007年监测年度中,2006年3-6月以B型Victoria系毒株为主,2006年7-9月以H1N1为主,2007年1-3月以H3N2为主。疑似流感疫情均为B型Victoria系。  相似文献   
90.
输液泵及注射泵(泵控设备)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输液泵是直接用于人体治疗控制输液速度的仪器[1],流速质量控制反映了现在临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2].微量推注泵是进行精确连续性输送各种液体药物的装置[3],而临床护士使用微量泵多是靠临床经验积累,安全隐患经常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