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B-cell large lymphoma,DLBCL)临床分期及评价化疗中期治疗反应的价值?方法:29例初诊的DLBCL化疗前和化疗中期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肿瘤对化疗的反应将病例分为无反应组?部分反应组及完全反应组,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3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结果:18F-FDG PET/CT改变了10.3%(3/29)患者的临床分期?无反应组?部分反应组及完全反应组的临床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6.7%(1/6)?69.2% (9/13) 和80.0% (8/1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033,P = 0.030)?完全反应组?部分反应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无反应组(χ2 = 4.310,P = 0.038;χ2 = 5.730,P = 0.017)?结论: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临床分期;化疗中期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预测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对18F-FDG的摄取是否均匀,分析摄取不均匀性的特点,并探讨其是否有助于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的鉴别诊断。 方法 收集18F-FDG PET/CT检查的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患者60例,测量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由2名有丰富经验的医师目测分析病灶对18F-FDG摄取不均匀性的特点,将不均匀形态分为不规则形摄取、部分不摄取、中心结节状摄取和边缘环状摄取,并分别作记录。同时观察指标还包括病灶部位、是否与邻近胸膜广基底粘连。 结果 60例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单独以SUVmax≥2.5作为鉴别诊断标准时,误诊率为56.7%,PET/CT综合性诊断的误诊率为38.3%。其中40例18F-FDG摄取不均匀,包括不规则形摄取15例,部分不摄取17例,中心结节状摄取5例,边缘环状摄取3例。14例结核病变中,有10例病灶部位位于两肺上叶尖后段。24例病灶与邻近胸膜广基底粘连,在感染性病变中的比例更高(14/21)。 结论 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出现18F-FDG摄取不均匀的比例较高,在鉴别诊断时可以作为观察指标之一。病灶存在胸膜广基底粘连时应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  相似文献   
23.
卢英  丁其勇  杨璐  谢梦晓 《江苏医药》2022,48(2):109-112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157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115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胰腺良性疾病组)和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空腹血脂水平.绘制ROC曲线,比较各指标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将胰腺癌组进一步分为早期组65例和晚期组92例,比较胰腺癌不同分期患者和胰腺良性疾病组的空腹血脂...  相似文献   
24.
多层螺旋CT肺容积测定与肺功能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PFT)的相关性及其在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中的特点。方法 正常对照组38例,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24例,其中20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在1周内完成PFT及CT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MSCT)于最大吸气末和最大呼气末分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测定全肺容积。结果 MSCT的肺容积指标其中的最大吸气末容积(Vin)与PFT的肺总量的相关性最佳(r=0.961,P<0.01);最大呼气末容积(Vex)与残气量(RV)、容积差(Vin-Vex)与最大肺活量(MVC)、容积比(Vex/Vin)与残气量与肺总量比(RV/TLC)也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r=0.899,P<0.01:r=0.772,P<0.01:r=0.6l4,P<0.01)。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Vin、Vex、Vex/Vin均有显著升高(P<0.058),与PFT的表现相一致。结论 MSCT测定的肺容积指标与PFT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于评估COPD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25.
PET/CT与胸部诊断CT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T/CT与胸部诊断CT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共进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81人次;同日行胸部诊断CT扫描。以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或随访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比较PET/CT与胸部诊断CT图像。结果:其中31人次PET/CT及对应的胸部诊断CT图像均未见病灶。另外50人次共检出372个病灶。PET/CT的总体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50.0%、84.9%、95.3%、26.8%;而胸部诊断CT检查分别为60.5%、31.6%、57.5%、88.6%、8.3%。对淋巴结转移,PET/CT的灵敏度(100%)高于胸部诊断CT的灵敏度(52.3%)。对骨骼及胸壁软组织转移,PET/CT的灵敏度(98.1%)也高于胸部诊断CT的灵敏度(25.0%)。但是,PET/CT对肺转移灶检测的灵敏度(58.8%)低于胸部诊断CT(98.9%)。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淋巴结、骨骼与软组织转移的检测PET/CT优于胸部CT。但PET/CT一次成像技术并不能取代胸部CT,对于怀疑肺部小结节转移的患者,胸部诊断CT扫描是必要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26.
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内软斑块的准确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测定冠状动脉内斑块密度的可靠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4具成年人尸体心脏标本,将取自标本心室内血栓和心包脂肪颗粒(大小分别为2.0、1.5、1.0、0.5mm)置入冠状动脉模拟冠状动脉内斑块。对比剂配成1:30、1:40、1:503种浓度注入冠状动脉内。原始数据以2种不同层厚(1.00、0.75mm)重建横断面图像。结果当对比剂浓度为1:30时,血栓CT值分别为109HU(层厚1.00mm、大小2.0mm)、115HU(层厚1.00mm、大小1.5mm)、101HU(层厚0.75mm、大小2.0mm)、113HU(层厚0.75mm、大小1.5mm);脂肪CT值分别为-23HU(层厚1.00mm、大小2.0mm)、-17HU(层厚1.00mm、大小1.5mm)、-9HU(层厚1.00mm、大小1.0mm)、~27HU(层厚0.75mm、大小2.0mm)、-19HU(层厚0.75mm、大小1.5mm)、-13HU(层厚0.75mm、大小1.0mm)。当对比剂浓度为1:40时,血栓CT值分别为79HU(层厚1.00mm、大小2.0mm)、87HU(层厚1.00mm、大小1.5mm)、115HU(层厚1.00mm、大小1.0mm)、73HU(层厚0.75mm、大小2.0mm)、80HU(层厚0.75mm、大小1.5mm)、110HU(层厚0.75mm、大小1.0mm);脂肪的CT值分别为-31HU(层厚1.00mm、大小2.0mm)、-22HU(层厚1.00mm、大小1.5mm)、-10HU(层厚1.00mm、大小1.0mm)、-35HU(层厚0.75mm、大小2.0mm)、-25HU(层厚0.75mm、大小1.5mm)、-19HU(层厚0.75mm、大小1.0mm)。当对比剂浓度为1:50时,血栓CT值分别为53HU(层厚1.00mm、大小2.0mm)、60HU(层厚1.00mm、大小1.5mm)、63HU(层厚1.00mm、大小1.0mm)、51HU(层厚0.75mm、大小2.0mm)、64HU(层厚0.75mm、大小1.5mm)、67HU(层厚0.75mm、大小1.0mm)、145HU(层厚0.75mm、大小0.5mm);脂肪的CT值分别为-39HU(层厚1.00mm、大小2.0mm)、-28HU(层厚1.00mm、大小1.5mm)、-22HU(层厚1.00mm、大小1.0mm)、17HU(层厚1.00mm、大小0.5mm)、-41HU(层厚0.75mm、大小2.0mm)、-36HU(层厚0.75mm、大小1.5mm)、-27HU(层厚0.75mm、大小1.0mm)、3HU(层厚0.75mm、大小0.5mm)。血栓的密度值与层厚无关(t=-0.143,P〉0.05),但与斑块大小(t=-6.624,P〈0.05)和对比剂浓度(t=-8.184,P〈0.05)相关。层厚这个因素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1.00与0.75mm的层厚过于接近,以及样本量较少所致。层厚(t=-2.595,P〈0.05)、斑块大小(t=-12.369,P〈0.05)和对比剂浓度(t=-7.814,P〈0.05)均为影响脂肪密度值的因素。结论冠状动脉斑块的密度值与斑块大小、层厚及对比剂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27.
肺大泡的多层螺旋CT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大泡定量指标及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经HRCT明确诊断的肺大泡,中单发肺大泡5例,多发肺大泡13例.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呼气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对全肺(18例)和肺大泡中心层面(24例)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容积再现技术(VRT)作三维重建,其阈值定为-1024~980Hu.结果: (1) CT肺定量方法检出的肺大泡病灶的大小、数目及位置与HRCT检出的相仿,并能顺利地量化出病灶容积及占全肺的比重(4~2741.2ml,0.24%~40.5%);(2) 全肺像素直方图中,双峰样分布5例,类正态分布13例.肺大泡中心层面像素直方图中,双峰样分布10例,类正态分布12例,偏态分布2例;(3)三维重建图像中,较大肺大泡能清楚显示4例;较小者显示不清3例;多发肺大泡均能显示,但边界显示不清11例.结论:MSCT能很好地对肺大泡进行三维重建及量化分析,其定量指标对肺大泡评估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化疗中期及终末期18F-FDGPET/CT显像对DLBCL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1年经手术或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110例(男62例,女48例,中位年龄52岁)DLBCL患者的18F—FDGPET/CT显像结果。其中在化疗中期(4周期)、化疗终末期(6∽8周期)、化疗中期+终末期行PET/CT检查的患者分别为42、44和24例。根据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以无进展生存(PFS)期及总体生存(os)期为评价指标,对各组患者进行预后评估。组间PFS率及Os率的比较采用疋。检验,预后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结果化疗中期”F—FDGPET/CT显像阳性组28例,阴性组38例,2组中位PFS期分别为20和37个月,3年PFS率分别为17.9%(5/28)和52.6%(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5,P〈O.01);中位Os期分别为28和39个月,3年0s率分别为35.7%(10/28)和55.3%(2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73,P〉0.05)。化疗终末期”F.FDGPET/CT显像阳性组20例,阴性组48例,2组中位PFS期分别为21和54个月,3年PFS率分别为20.O%(4/20)和77.1%(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5,P〈0.01);中位Os期分别为26和57个月,3年0s率分别为25.0%(5/20)和8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62,P〈0.01)。结论化疗终末期PET/CT是DLBCL患者预后评估的可靠方法,而化疗中期PET/CT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Ⅲ~Ⅳ期滤泡性淋巴瘤(FL)疗效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FL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化疗中及化疗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化疗中期PET-CT检查示14例完全缓解(CR),继续原方案化疗,化疗后PET-CT检查示患者均仍为CR,随访均未见复发.化疗中期PET-CT检查示2例部分缓解(PR),按原方案继续化疗,化疗后1例CR,1例进展(PD),随访均复发.化疗中期PET-CT检查示4例PD,均换化疗方案,化疗后2例CR,1例PR,1例PD,随访发现1例死亡,2例复发,1例CR.中位随访29个月,化疗中期PET-CT阴性预测值为100%(14/14),化疗中期PET-CT检查阳性组与阴性组无进展生存(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个月比32个月,P=0.135).化疗后PET-CT阴性预测值为88.2%(15/17),化疗后PET-CT阳性组与阴性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个月比34个月,P=0.0006).结论 18F-FDG PET-CT能有效地监测Ⅲ~Ⅳ期FL化疗疗效,并有助于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动态CT增强值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中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标准摄取值(SUV)的相关性。方法搜集行PET-CT和动态增强CT检查的28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3例良性肺结节病例,测量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平均CT值、18F-FDG标准摄取值的最大值和平均值,计算结节增强峰值,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评价良恶性结节动态CT增强峰值和18F-FDG SUV的相关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和良性结节CT增强峰值[(35·09±11·41)、(26·92±19·98)HU]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4,P=0·189),SUV最大值(7·23±4·38、2·97±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2,P<0·001),SUV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1,P<0·001)。非小细胞肺癌CT增强峰值[(35·09±11·41)HU]和18F-FDG SUV的平均值(4·93±3·53)及最大值(7·23±4·38)之间均无相关关系(r=-0·040,P=0·839及r=0·056,P=0·778)。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动态CT增强值与FDG SUV之间无相关关系,FDG SUV可能不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