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4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证明 :单纯饮食和运动疗法仅对少部分的 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有效。大部分 (约占 90 %以上 )的 2型糖尿病患者是需用药物治疗的。口服降糖药的作用不同 ,主要分为两大类 ,即磺脲类和双胍类。近年来 ,一些新型口服降糖药已在临床开始应用 :如α -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餐时血糖调节剂等。现将五类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进展介绍如下。1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1 1 药物种类。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自 5 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以来 ,已在临床广泛使用。第一代主要有甲苯磺丁脲(D860 )、…  相似文献   
2.
3.
Kkay小鼠糖尿病肾病时ICAM-1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时(D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方法:22~24周龄:Kkay糖尿病鼠(KA)7只和Kkay非糖尿病鼠(KB)8只,测定血糖,以PAS染色观察各组:DN病变;对肾脏ICAM-1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半定量图像分析;并以RT-PCR检测。肾脏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KA组出现明显糖尿病肾脏病变,其肾小球硬化指数(GI)240.00,明显高于KB对照组(118.36,P<0.05);免疫组化显示Kkay小鼠ICAM-1的表达与病理变化一致,其ICAM-1阳性着色面积(15.22%)高于对照组(4.38%,P<0.01),KA组ICAM-1 mRNA表达水平也高于KB组。结论:Kkay小鼠出现糖尿病肾病时伴有ICAM-1表达水平的增高,推测ICAM-1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GZ)对人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P450arom)活性的调节作用,以不同剂量的TGZ和(或)维甲酸类X受体(RXR)激动剂(LG100268,LG)处理来源于体外受精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24h,然后测定细胞的芳香化酶活性和P450arom mRNA水平。结果发现,TGZ处理颗粒细胞24h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芳香化酶活性下降;LG单独作用可以抑制芳香化酶活性,但与TGZ合用对芳香化酶的抑制作用更明显;RT-PCR结果显示,随着芳香化酶活性的下降,P450arom mRNA表达水平也降低。表明TGZ可能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RXR异二聚体组成的核受体系统直接抑制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引起的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及其他相关常见与重大疾病的治疗是近几年干细胞领域的临床研究热点.笔者试对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血管病的国内外最新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瘦素受体基因Gln2 2 3Arg等位基因与不同葡萄糖耐量中血清瘦素及其它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 ,不同葡萄糖耐量 198例北京地区汉族人的瘦素受体基因Gln2 2 3Arg等位基因 ,同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等位基因型的瘦素水平无显著差异 ,而在葡萄糖耐量减低 (IGT)男性 ,Gln2 2 3Arg等位基因有较高的胆固醇水平 [(7 2 6±1 95 )和 (5 31± 1 31)mmol/L ,P =0 0 4]和较高的收缩压 [(18 8± 1 2 )和 (17 2± 1 6 )kPa ,P =0 0 3]。结论 :瘦素受体Gln2 2 3Arg基因多态性与不同葡萄糖耐量的血清瘦素无关 ,但与机体代谢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对空腹、餐后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53例2型糖尿病患接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3组,观察各组空腹、餐后甘油三酯厦其它血脂成份变化。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10%组较糖化血红蛋白8%~10%及<8%组餐后甘油三酯明显增高,具有显差异(P<0.05);对三组餐后甘油三酯与空腹甘油三酯进行的相关分析显示,餐后甘油三酯水平与空腹甘油三酯水平具有显的正相关(P<0.001)。结论 随着血糖控黼的改瞢,空腹及餐后甘油三醣下降,提示2型糖屎病血糖控制对降低甘油三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人群超声检测的动脉僵硬度改变。方法 对以心血管危险因素优先人选的221例个体记录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的病史和治疗史,测定血压、体重指数、血脂,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中华糖尿病学会提出的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对参试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测量并计算颈动脉血管僵硬度指标:舒张系数(DC),动脉顺应性(AC),动脉僵硬指数(SI),杨氏弹性模量(YEM)。结果 反映舒张功能的指标DC和AC在MS组较非MS组减低(P〈0.05),反映僵硬度的指标SI较非MS组显著升高(P〈0.05),非心血管疾病人群MS组DC仍较非MS组低(P〈0.05);按含MS组份数目不同进行分组,DC和AC随MS组份数的增多而减少(其中DC趋势检验P〈0.05),SI和YEM随组份数增多而增多。结论 MS个体颈动脉僵硬度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同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至2008年4月入院的1 1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共100例行手术治疗,98%(98/100)病例绛病理检查确诊为胰岛素瘤.术前各项定位检查的阳性率:B超22.9%(17/74),CT 55.2%(48/87),磁共振(MRI)58.8%(10/1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76.6%(49/64),内镜超声(EUS)93.3%(42/45),超声造影(UC)94.7%(18/19).每项检查的准确率:B超88.2%(15/17),CT 87.5%(42/48),MRI 90.0%(9/10),DSA 100.0%(49/49),EUS 85.7%(36/42),UC 83.3%(15/18).术前有1~3项定位检查阳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9%(24/27)、96.9%(32/33)及94.7%(18/19).手术组中,63例行CT和B超检查,阳性率47.6%(30/63);53例行CT和DSA检查,阳性率为75.5%(40/53);37例行CT和EUS检查,阳性率为89.2%(33/37);31例行EUS和DSA检查,阳性率为90.0%(28/31);14例行DSA和UC检查,阳性率为78.6%(11/14);13例行CT和UC检查,阳性率92.3%(12/13);11例行EUS和UC检查,阳性率90.9%(10/11).结论 术前有2项以上相符合的定位榆查,能大大提高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以CT、DSA、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阳性率较高.兼顾费用和检查的创伤,推荐采用CT、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