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83篇
  免费   12137篇
  国内免费   6853篇
耳鼻咽喉   1194篇
儿科学   2186篇
妇产科学   736篇
基础医学   7214篇
口腔科学   2623篇
临床医学   15074篇
内科学   10165篇
皮肤病学   1335篇
神经病学   2508篇
特种医学   48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688篇
综合类   34137篇
现状与发展   29篇
预防医学   14599篇
眼科学   1449篇
药学   14402篇
  172篇
中国医学   12483篇
肿瘤学   5544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1462篇
  2022年   3743篇
  2021年   4777篇
  2020年   4081篇
  2019年   2176篇
  2018年   2303篇
  2017年   3324篇
  2016年   2544篇
  2015年   4587篇
  2014年   6105篇
  2013年   7927篇
  2012年   11336篇
  2011年   11915篇
  2010年   10920篇
  2009年   9985篇
  2008年   10248篇
  2007年   9846篇
  2006年   8630篇
  2005年   6771篇
  2004年   4798篇
  2003年   3841篇
  2002年   2948篇
  2001年   2749篇
  2000年   2203篇
  1999年   736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51.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三叉神经患支内结缔组织改变与神经脱髓鞘的关系。方法对手术切取的TN患者三又神经患支标本及对照标本行髓鞘染色,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神经横截面形态改变,并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半定量测量。结果形态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都显示TN患者三叉神经患支明显脱髓鞘,神经内结缔组织显著增生,F检验证实二者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结论TN患者三叉神经惠支内神经内结缔组织增生,可能是TN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观察益肾调督针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及预防再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肾调督针法组、常规针法组和非穴针刺组各10例,用血栓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梗死模型,观察治疗前后大鼠神经功能改变,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以益。肾调督针法组及常规针法组有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仅、IL-6和IL.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施予针刺治疗后各针法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益肾调督针法可以有效地抑制TNF-α、IL-6和IL-8的表达.从而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及预防再梗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NO合成底物左旋-精氨酸(L-Arg)对兔局灶脑缺血后血管再生和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兔局灶脑缺血后应用L-Arg,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的变化,CD34免疫组织化学测脑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脑组织含水率评价脑水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Arg组脑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8.72±2.62 vs 16.62±2.82,P<0.01),同时脑组织MVD却明显增加(1.21±0.43 vs 0.69±0.22,P<0.01)。结论外源性L-Arg可减少缺血后脑细胞凋亡并促进缺血后血管再生,对局灶脑缺血具有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碎石术(PCNL)对肾脏旋转不良并发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5例(20侧)肾脏旋转不良并发结石患者采用PCNL治疗。旋转不完全型13侧,旋转缺如型4侧,反向旋转型3侧,无过度旋转型。病变位于左肾4例,右肾6例,双肾5例;结石大小(94.25±38.71)mm^2。结果:所有结石均成功击碎,一期PCNL清除结石11例,二期PCNL2例,结合ESWL治疗2例,行顺行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切开9例。术后出现肉眼血尿4例,肾绞痛2例.均经妥善处理治愈。结论:PCNL是肾脏旋转不良并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应仔细阅片,注意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观察共刺激分子阻断剂CD80单克隆抗体(CD80mAb)在协同未成熟树突细胞(imDC)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动物模型;4E5杂交瘤细胞株BABIMC小鼠腹腔注射,抽取腹水,分离纯化后获得CD80mAb;分离供体大鼠骨髓来源DC细胞前体,经GM—CSF、IL-4体外刺激后。再加入IL-10共培养,鉴定为imDC;移植前7d,将2×10^6imDC经静脉途径注射至受体体内,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ml、CD80mAb5mg连续14d。结果 四组受体大鼠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7d、32.4d、50.2d、92.0d,实验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组织学观察发现移植后7dCD80mAb+imDC组移植物形态尚完整,淋巴细胞浸润减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证实移植后7dCD80mAb+imDC组供受体间呈低反应性。结论 共刺激分子阻断剂CD80mAb能够协同imDC诱导受体T细胞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降低宿主对移植物的急、慢性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56.
研究了脂肪酶固定化及其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采用溶胶-凝胶法对脂肪酶进行了固定化,考察了固定化酶催化大豆油转酯化的生产工艺中酶用量、醇油比、含水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等参数对转酯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大豆油4.5 g时,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固定化酶646 mg,醇油摩尔比4∶1,含水质量分数为6%,40℃,甲酯的最终转化率为96.33%。  相似文献   
157.
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梅  周清河  肖旺频 《医药导报》2007,26(9):1002-1003
[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麻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老年患者随机分成3组,F组、R1组和R2组,每组20例。F组静脉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3 μg·kg-1,丙泊酚1 mg·kg-1,待入睡后注入维库溴铵0.1 mg·kg-1气管插管;R1组用瑞芬太尼1 μg·kg-1代替芬太尼;R2组用瑞芬太尼1.5 μg·kg-1代替芬太尼。观察诱导时血压、心率的变化,同时记录使用阿托品和麻黄碱情况。结果R2组最低血压(MAP1 )、最高血压(MAP2)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 R2组 最低心率(HR1)、最高心率(HR2)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以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但在诱导时要密切注意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8.
舒经汤治疗痛经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舒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治疗组21例(口服舒经汤)、中药对照组21例(口服痛经宝颗粒)、西药对照组20例(口服双氯芬酸),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90.5%及77.8%。治疗前治疗组的血浆粘度(1.60±0.23)mPa·s,纤维蛋白原(4.40±1.18)g/L,均值略高于健康组,其中血沉均值与健康组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治疗后血浆粘度(1.34±0.18)mPa·s,纤维蛋白原(3.32±1.27)g/L,均值与健康组比无差异,其中血沉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西药对照组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结论舒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定,且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总结纤支镜微波治疗儿童咽喉疾病的疗效。方法:49例咽喉疾病患儿行纤支镜微波治疗,其中下咽乳头状瘤10例,喉部粘连1例,卢带乳头状瘤12例,卢带血管瘤2例,声带多发息肉/小结20例,卢带任克氏水肿1例,会厌囊肿3例。结果:49例患儿均获良好疗效。结论:应用纤支镜微波治疗儿童咽喉疾病,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具有痛苦少,术野清晰,不易复发,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0.
苯环喹溴铵抗炎止痒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周远大  陈小平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5):1182-1184
目的:初步研究苯环喹溴铵的抗炎止痒作用。方法: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冰醋酸诱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模型和磷酸组胺致痒豚鼠模型上,观察苯环喹溴铵的抗炎和止痒作用。结果:苯环喹溴铵能较好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炎症反应,降低冰醋酸诱发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缓解磷酸组胺的致痒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苯环喹溴铵具有较好的抗炎止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