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39篇
  免费   1972篇
  国内免费   1488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222篇
妇产科学   207篇
基础医学   2686篇
口腔科学   376篇
临床医学   3149篇
内科学   3199篇
皮肤病学   224篇
神经病学   1139篇
特种医学   7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2130篇
综合类   4156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137篇
眼科学   591篇
药学   2379篇
  24篇
中国医学   1237篇
肿瘤学   1825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983篇
  2021年   1194篇
  2020年   917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827篇
  2017年   700篇
  2016年   712篇
  2015年   1085篇
  2014年   1314篇
  2013年   1112篇
  2012年   1666篇
  2011年   1805篇
  2010年   1070篇
  2009年   821篇
  2008年   1112篇
  2007年   1072篇
  2006年   1126篇
  2005年   1083篇
  2004年   716篇
  2003年   660篇
  2002年   564篇
  2001年   496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541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Class III malocclusion is a common dentofacial deformity. The underlying genetic alteration is largely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etiology for Class III malocclusion. A four‐generation pedigree of Class III malocclusion was recruited for exome sequencing analyses. The likely causative gene was verified via Sanger sequencing in an additional 90 unrelated sporadic Class III malocclusion patients. We identified a rare heterozygous variant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 lectin 1 (ERLEC1; NM_015701.4(ERLEC1_v001):c.1237C>T, p.(His413Tyr), designated as ERLEC1‐m in this article) that cosegregated with the deformity in pedigree members and three additional rare missense heterozygous variants (c.419C>G, p.(Thr140Ser), c.419C>T, p.(Thr140Ile), and c.1448A>G, p.(Asn483Ser)) in 3 of 90 unrelated sporadic subject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ERLEC1 is highly expressed in mouse jaw osteoblasts and inhibits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ERLEC1‐m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is inhibitory effect of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Our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proper level of ERLEC1 expression is crucial for proper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The ERLEC1 variant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is likely a causal mutation of Class III malocclusion. Our study reveals the genetic basis of Class III malocclusion and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novel target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lass III malocclusion, in addition to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orthodontic surgery.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术前评分系统在高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短期随访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科对94例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术前将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赋值评分,结合手术风险的赋值评分,二者之和作为整个手术风险分值,以20分为低风险组,21~25分为中风险组,26~30分为高风险组,30分为极高风险组,将其分组后比较各组之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1个月内的死亡率。结果 根据术前整个手术风险分值的高低,将患者划分到不同的风险组,分值越高所在的风险组级别越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风险组与高、极高风险组之间、中风险组和极高风险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本组94例纳入研究的病例中术后1个月内除了极高风险组死亡1例外,其余风险组未发生死亡病例,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术前评分系统可以客观地预估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风险和预后,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994.
文题释义:3D 打印手术导板:该导板依据手术需要,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制备出的一种具有术中准确定位点、置钉的位置、方向和深度,精确建立孔道、截面、空间距离、相互成角关系及其他复杂空间结构等功能的辅助手术器械,具有获取途径方便、使用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 颈椎前路椎弓根置钉:是一种区别于传统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新型置钉技术,该技术可通过单独前方入路实现颈椎三柱损伤或多节段病变的坚强固定,无需再行后路固定,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背景: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可通过前方入路实现颈椎坚强固定,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但该技术操作难度大、风险高,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目的:改良设计一种用于下颈椎双侧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的3D打印导板,探讨其辅助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6具正常成人颈椎标本,男女各3具,行薄层CT扫描后将影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17.0软件,三维重建后模拟设计出C3-C7双侧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钉道导孔,再以颈椎椎体前面、椎体上面前1/2及双侧钩突关节面前1/2骨性结构为标志,反向增厚设计生成导孔基座,形成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经3D打印得到导板实体后,在导板辅助下行C3-C7双侧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将置钉后的颈椎标本再次行CT扫描,通过CT断面影像评价置钉准确性。同时利用Mimics17.0软件比较实际钉道与模拟钉道在横断面的内、外偏移角度(α1、α2)差异及其在矢状面的上、下偏移角度(β1、β2)差异。 结果与结论:①双侧共计60枚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均顺利置入,其中57枚完全位于椎弓根皮质内,判定为0级,准确率95.0%;另外3枚破出椎弓根皮质,其中1级2枚(3.3%),2级1枚(1.7%);②真实钉道与模拟钉道相比,其横断面内、外偏移角分别为(0.867±0.787)°、(0.783±0.79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矢状面上、下偏移角分别为(1.362±1.380)°、(1.314±1.3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提示在设计得到的3D打印导板辅助下可顺利完成下颈椎双侧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且具有良好的置钉安全性。 ORCID: 0000-0003-0124-7585(肖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5.
文题释义: 大脑皮质类器官:利用三维细胞培养的方法,在合适的条件下将多能干细胞从单细胞生成一种能发育成神经上皮并具有类似活体大脑组织的复杂结构。 自我重组:像胚胎干细胞或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这一类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发发育成某些原始结构的趋势。 背景:大脑组织是人体发育最复杂的结构,许多人类大脑疾病难以在动物体内重现,因此建立大脑发育的体外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最近几年随着干细胞领域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种人工组织培养技术,即通过体外三维培养的方式,将干细胞从单个细胞生成一种复杂的、类似活体组织的结构,这种结构称为类器官。 目的:文章从大脑类器官的培养现状、发生机制、组织学特征及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大脑类器官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大脑类器官的研究缺陷,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为“类器官、大脑类器官、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神经发生、大脑皮质、发育、神经退行性疾病”“organoids,cerebral organoids,embryonic stem cell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neurogenesis,cerebral cortex,development,neurological diseases,self-organization”,纳入45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利用多能干细胞自我重组的特性及添加神经诱导因子的方法,在体外可以有效产生大脑皮质类器官。作为一种全新的生物培养技术,大脑类器官在研究活体组织的发育、疾病形成的机制、组织替代疗法以及药物实验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ORCID: 0000-0002-8700-3030(范文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6.
文题释义: 细胞微环境:即细胞在体内外所处的周围环境,包括细胞间质及其所含的体液成分,其稳定与否会直接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分泌及代谢等重要功能,从而导致细胞的性状发生改变。 三维悬滴法培养:是近年来细胞三维培养方式的一种,它不借助额外的材料支架,而用一滴滴的悬滴构建起细胞的三维环境。三维悬滴法培养的细胞更加贴近体内的真实环境,有利于其功能的发挥。 背景: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易于分离培养、具备高度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强大的免疫调控作用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种组织的损伤修复。传统的二维培养常常导致细胞的多能性及分泌能力受损。三维成球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不仅能很好继承间充质干细胞本身的优点,还能通过增强的旁分泌能力和增殖分化能力,扩大其在多种组织损伤中的修复作用。 目的:从三维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修复机制、培养方法以及对于各类疾病损伤修复的组织工程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阐述其未来应用的可能性,为将来三维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计算机检索近10年收录于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章,检索关键词为“间充质干细胞、三维培养、悬滴法培养、损伤修复”“mesenchymal stem cells、three-dimension culture、hanging-drop、tissue repair”,文献类型不限,纳入5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 结果与结论:多项研究表明,三维间充质干细胞确实在多个方面如增殖分化、旁分泌及免疫调控作用等要远强于二维间充质干细胞,从而更好地修复组织损伤。随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广泛开展和三维成球培养体系的深入研究,三维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多种组织损伤的修复具备巨大潜力。 ORCID: 0000-0002-9596-1861(邓俊豪);0000-0003-4279-1704(唐佩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7.
背景:近年报道,腓骨长肌腱可作为重建前交叉韧带新的移植材料,且能取得与腘绳肌腱同等效果,有必要对这2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材料进行系统评价。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英文分别在中文数据库(万方医学、中国知网、维普医药、中国生物医学)、英文数据库(Ovid、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自建库至2019年3月,并由2名评价员通过筛选文献、文献评价、提取数据,并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通过制定的检索式共检索出中英文文献413篇,最终符合纳入标准10篇,包括647例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其中271例使用腓骨长肌腱重建,376例采用腘绳肌腱重建;(2)Meta分析显示:腓骨长肌腱组术后12个月的Lysholm评分、术后6个月的IKDC评分高于腘绳肌腱组(MD=1.23,95%CI[0.31,2.51],P=0.0009;MD=3.19,95%CI[0.07,6.31],P=0.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腘绳肌腱组(OR=0.15,95%CI[0.03,0.69],P=0.01);两组术后6,12个月的Tegner评分、关节活动度、关节松弛程度,以及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术后12个月的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结果表明,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与腘绳肌腱相当,术后12个月的Lysholm评分、术后6个月的IKDC评分优于腘绳肌腱组,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上可推荐腓骨长肌腱代替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但是纳入文献质量限制,需要更高级别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8.
背景:类固醇具有强大的抗炎、止吐及镇痛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围术期镇痛,有研究表明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周围注射含类固醇的鸡尾酒镇痛疗法可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减少相关并发症,但也有研究认为类固醇可增加术后感染、髌腱断裂等风险。因此膝关节周围注射含类固醇鸡尾酒疗法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荟萃分析系统评价膝关节置换后运用含类固醇鸡尾酒疗法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数据库2019年4月前的文献,收集所有膝关节置换后局部运用类固醇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分别单独使用Cochrane 5.0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方法学偏倚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并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820例患者;②Meta分析显示:类固醇组术后第1天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MD=-1.52,95%CI(-2.94,-0.10),P=0.04],术后第1,2,3,4,5天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MD=11.57,95%CI(9.85,13.30),P<0.000 01;MD=9.03,95%CI(6.67,11.38),P<0.000 01:MD=5.73,95%CI(0.85,10.60),P=0.02:MD=5.53,95%CI(0.68.10.38),P=0.03;MD=5.90.95%CI(0.87.10.93),P=0.02],吗啡使用量少于对照组[MD=-7.94,95%CI(-14.35,-1.53),P=0.02],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MD=-0.98,95%CI(-1.25,-0.71),P<0.000 01],直腿抬高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MD=0.65,95%CI(-0.86,0.44),P<0.000 01],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WMD=-4.82,95%CI(7.41,2.23),P=0.000 3];两组膝关节K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③结果表明,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周围运用含类固醇的鸡尾酒疗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