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141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96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8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实验首次将工业纤维素酶应用于中药及药渣中,探讨利用工业纤维素酶使中药及药渣的纤维素酶解为β-葡萄糖;实验结果表明:在50℃,pH4.5,底物浓度为15%的条件下,48小时可酶解得5%以上的β-葡萄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三囊库蠓亚属的种类分布及分类研究(双翅目:蠓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了我国三囊库蠓亚属Culicoides(Trithecoides)已知24种。亚属的鉴别特征,主要特征测量值以及雌虫和雄虫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HpcagA菌株感染对IL-8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27例胃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IL-8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用PCR法,对27例胃癌组织中HpcagA基因进行扩增。结果 27例胃癌组织中中,有25例(92%)可明显表达IL-8蛋白;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基本没有IL-8蛋白的表达或仅有弱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基本没有IL-8蛋白的表达或仅有弱表达,HpcagA感染的胃癌组织中,IL-8的表达水平为64.27%,高于未感染HpcagA的胃癌组织(39.86%)。结论 IL-8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HpcagA感染有关。即HpcagA菌株感染可上调IL-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 AIDS患者HIV毒株的逆转录酶和蛋白酶耐药变异情况 ,为开展大规模临床抗病毒药物治疗提供本底数据。方法 RT PCR和套式PCR扩增HIVpol区基因 ,双脱氧法测定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基因序列 ,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变异。结果  (1) 5 3例患者毒株亚型分析结果 :B′亚型 4 7例 ,B′ C亚型 4例 ,A、B亚型各 1例 ;(2 )未发现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原发耐药变异存在 ,但发现存在逆转录酶抑制剂继发变异 :M4 1L(1.9% )、I6 3M (1.9% )、L74I (1.9% )、S6 8G (1.9% )、V75L (3.8% )、V10 6I (1.9% )、I135L T (5 .7% )、V179D (7.5 % )和V189I (1.9% ) ,无症状感染者RT继发耐药变异出现率为 11.8% ,而艾滋病患者为5 2 .6 % (P <0 .0 1)。存在大量蛋白酶耐药继发变异V77I (88.7% )、L6 3P (86 .8% )、E35D (81% )、A71V(2 4 .5 % )、R4 1K (15 .1% )、L10I (9.4 % )、R5 7K (9.4 % )、D6 0E (9.4 % )、N37D (5 .7% )、G16E (3.8% )、I15V (1.9% )、M36I (1.9% )、K5 5R (1.9% )和L89M (1.9% )。未发现明显的亚型特异性耐药变异。结论 在中国东北地区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 AIDS患者中未发现毒株逆转录酶和蛋白酶耐药原发变异 ,但大量继发耐药变异的存在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SLE模型小鼠IL-10RA基因变异及其与SLE表现型是否存在关联。方法: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方法确定SLE模型小鼠B/W F1的SLE易感基因精确染色体定位并选取候选易感基因,对候选易感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选取有基因序列异常的候选易感基因进行PCR-SSCP分析,确定候选易感基因碱基序列变异位点与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蛋白尿等SLE表现型的相关关系。结果:QTL分析结果表明B/W F1×NZB小鼠抗染色质抗体易感基因与NZW型IL-10RA基因紧密连锁;测序分析发现IL-10RA基因编码区有18处碱基变异,其中7处碱基变异将导致编码氨基酸的变异;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蛋白尿等SLE表现型与NZW型IL-10RA基因密切相关。另一种SLE模型小鼠MRL的IL-10RA基因存在相同变异。结论:NZW小鼠IL-10RA基因编码区碱基序列存在变异,B/W F1×NZB小鼠SLE表现型与NZW小鼠第9染色体IL-10RA编码区碱基变异相关,提示IL-10RA可能是SLE模型小鼠的一个SLE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将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ND-1(mAb)的VR和VL基因进行重组,构建和表达ND-1scFv,并对其在体内外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采用RT-PCR技术,从能够分泌mAb ND-1的鼠杂交瘤细胞中扩增VH和RL基因,通过重叠延伸拼接PCR在VH和VL基因间引入连接短肽,体外构构建ND-1scFv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EY IF工IMPG-1scFv的免疫学活性。用^99Tc^m标记ND-1scFv后,将偶联物给予荷瘤裸鼠,观察其在动物体内的显像及生物学分布。结果 SDS-PAGEW显示,重组蛋白Mr为30000,同预期结果一致。IFA及ELISA检测表明,ND-1scFv保留了与亲本抗体相近的免疫学活性,对表达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具有行异结合活性。体内放射免疫实验显示,^99Tc^m-ND-1scFv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呈明显的肿瘤积聚趋向,注入体内1h血中T/NT即在2.61。结论 获得免疫学活性良好的ND-1scFv,对荷瘤动物体内肿瘤的定位快速,准确,可望成为有效的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导向载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LA-DRB1、DQB1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的HLA-DRB1、DQB1等位基因。结果:与10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在52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DRB1^#040x-DQB1^#0301、DRB1^#040x-DQB1^#0401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307、0.0033。HLA-DRB1^#150x-DQB1^#0602单倍型频率明显降低,P值为0.0201。在38例皮肌炎组中,HLA-DRB1^#040x-DQB1^#0301、DRB1^#040x-DQB1^#0401、DRB1^#070x-DQB1^#0201、DRB1^#120x-DQB1^#0303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292、0.0015、0.0450、0.0192,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14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DRB1^#070x-DQB1^#0301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P值为0.0141。结论:特异单倍型可能是决定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发病及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异质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人巨细胞病毒UL136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UL136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探讨其多态性与HCMV先天性感染不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8株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 DNA为阳性的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HCMV ULl36全序列PCR扩增,对于扩增阳性的12株PCR产物进行ULl36基因全序列测定及结果分析。结果 48株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l36 PCR扩增,12株阳性,阳性率25%,以HCMV Toledo株作为参考株,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表明,12株临床分离株ULl36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均与Toledo株相同,为723bp,编码241个氨基酸的蛋白。DNA序列变异均为碱基替换,不同临床分离株ULl36基因与Toledo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在核苷酸水平为97.7%~99.3%,氨基酸水平为96.6%~99.1%。ULl36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变异率为0.83%~3.3%。二级结构预测分为两种构象。大多数HCMV ULl36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在所有分离株中均高度保守,仅几个位点在一些分离株中存在缺失或新增。Toledo株及12株临床分离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45J最接近Toledo株。结论 12株临床低传代分离株HCMV ULl36基因DNA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但仍存在一定多态性。未发现不同临床分离株ULl36基因多态性与HCMV先天性感染的表现关系。  相似文献   
19.
精神病人手术治疗前后WMS、WAIS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病的外科手术疗法对病人脑功能的损害。方法 应用韦氏记忆 ( WMS)、智力 ( WAIS)量表分别对1 0名精神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前后的测试。结果 精神病人手术治疗前后 ,记忆、智力量表分没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精神病的外科治疗对病人的脑功能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 (EAU)模型 ,为探讨人类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18只Wistar大鼠用 3只不同剂量牛视网膜可溶性抗原 (S Ag)免疫后 ,每日扩瞳进行EAU临床观察 ;当大鼠出现中度以上EAU临床表现时处死、其他大鼠第 3~ 4w时处死后眼球摘除 ,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3组不同剂量S Ag免疫大鼠EAU发病率分别为 :10 0 μgS Ag组 6只大鼠 (12只眼 )为 2 12、2 0 0 μgS Ag组 6只大鼠 (12只眼 )为 6 12、30 0 μgS Ag组 6只大鼠 (12只眼 )为8 12 ;组织学炎症评分分别为 :0、16 76± 11 0 2、17 5 6± 9 96。结论 :使用中等纯度的S Ag ,以及中等敏感度的Wistar大鼠 ,可成功诱发出EAU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