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162篇 |
免费 | 5501篇 |
国内免费 | 400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05篇 |
儿科学 | 705篇 |
妇产科学 | 537篇 |
基础医学 | 6042篇 |
口腔科学 | 973篇 |
临床医学 | 6811篇 |
内科学 | 7821篇 |
皮肤病学 | 529篇 |
神经病学 | 2591篇 |
特种医学 | 203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4篇 |
外科学 | 5894篇 |
综合类 | 9641篇 |
现状与发展 | 11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3789篇 |
眼科学 | 1407篇 |
药学 | 5779篇 |
42篇 | |
中国医学 | 3426篇 |
肿瘤学 | 42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5篇 |
2023年 | 981篇 |
2022年 | 2339篇 |
2021年 | 2895篇 |
2020年 | 2128篇 |
2019年 | 1903篇 |
2018年 | 1830篇 |
2017年 | 1744篇 |
2016年 | 1660篇 |
2015年 | 2429篇 |
2014年 | 3000篇 |
2013年 | 2809篇 |
2012年 | 3921篇 |
2011年 | 4383篇 |
2010年 | 2856篇 |
2009年 | 2352篇 |
2008年 | 2828篇 |
2007年 | 2955篇 |
2006年 | 2621篇 |
2005年 | 2431篇 |
2004年 | 1911篇 |
2003年 | 1955篇 |
2002年 | 1760篇 |
2001年 | 1377篇 |
2000年 | 1221篇 |
1999年 | 1102篇 |
1998年 | 651篇 |
1997年 | 635篇 |
1996年 | 504篇 |
1995年 | 451篇 |
1994年 | 424篇 |
1993年 | 248篇 |
1992年 | 297篇 |
1991年 | 295篇 |
1990年 | 300篇 |
1989年 | 229篇 |
1988年 | 197篇 |
1987年 | 159篇 |
1986年 | 153篇 |
1985年 | 111篇 |
1984年 | 84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33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26篇 |
1977年 | 18篇 |
1975年 | 15篇 |
1974年 | 19篇 |
1972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淋病奈瑟氏菌中国流行株gyrA和parC基因与喹诺酮类耐药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中国地区淋病奈瑟氏菌 (NG)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状况 ,探讨高水平耐药的基因突变株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作用 .方法 对 9a来临床分离保存淋球菌流行株进行了体外环丙沙星 (CIP)药敏实验 .筛选出 76株高水平CIP耐药株 ,通过 PCR扩增了其中的 1 8株 NG的 gyr A和par C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基因 ,并对扩增子直接测序 .通过N he I酶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PFEG)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关系 .结果 环丙沙星的耐药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MIC≥ 1 .0 mg· L- 1的菌株由 1 993年的 5 .1 %上升到 2 0 0 1年的 2 1 .4% .对照组中的 1 8株敏感菌只有两株发生了 gyr A的单一突变 ,未发现 par C变异 ;而耐药组中 89% (1 6 )菌株的gyr A发生了 Ser- 91向 Phe的单一突变株或 (和 ) par C的双突变 .88.9% (1 5 )的菌株的 gyr A发生了 Ser- 91向 Phe和 Asp-95向 Gly的突变 .在发生 par C突变中 72 %属于 Asp- 86向Asn突变 .PFEG分析发现 1 0株具有完全一致的 gyr A和par C突变模式 .同时也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菌株的 PFEG指纹图是不同的 .结论 研究表明 ,在中国 NG流行株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呈增长趋势 ;NG流行株对喹诺酮产生耐药性与gyr A和 par C基因双重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石蜡切片中BCL-6抗原失活机制及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石蜡切片中BCL 6抗原失活机制及修复的最佳方法 .方法 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 11例石蜡切片分别用二乙胺四乙酸 (EDTA)、柠檬酸、碳酸钠及去离子水 4种与钙离子结合力不同的修复液 ,结合高压、微波和煮沸 3种不同方法修复后 ,比较检出的BCL 6阳性率及强度 .结果 BCL 6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 :EDTA 0 .73>柠檬酸 0 .45 (P<0 .0 1) >碳酸钠 0 .12 (P <0 .0 1) ,去离子水组无 1例阳性 .高压修复阳性率 0 .5 5 >微波修复 0 .2 8和煮沸修复 0 .12 (P <0 .0 5 ) .不同修复液与高压结合修复检出BCL 6阳性率及强度 :EDTA与柠檬酸阳性率分别为 1,0 .82 (P >0 .0 5 ) ,高于碳酸钠组 (0 .36 )和去离子水组 (0 ) (P <0 .0 1) .EDTA组强阳性占 0 .82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结论 EDTA结合高压是修复BCL 6抗原的理想方法 ,钙离子的参与可能是甲醛固定后BCL 6抗原失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小鼠补体受体Ⅱ型基因(CR2)进行定点突变,然后将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CR2/1(MCR2/1)及人CR2(hCR2)用电穿孔方法导入小鼠SP2/0进行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鉴定阳性细胞系。用EB病毒对转染阳性细胞进行感染,EBER-1杂交结果显示,仅转染hCR2和突变型MCR2(mtMCR2)的SP2/0细胞感染了EB病毒,前者感染EB病毒的阳性率较后者高很多。这为进一步研究EB病毒进入细胞的机制及建立EB病毒相关的鼻咽癌动物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探讨红细胞膜Ca运转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影响,我们应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示踪技术对1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进行红细胞膜钙内流(Ecc)及钙泵活性(Ecp)检测,并使用氨氯地平进行干预,结果发现:①慢性肾功能不全Ecc高于正常组;Ecp低于正常组。②经氨氯地平5~10mg每日1次干预4~6周后检测,Ecc下降,Ecp升高。BUN、Cr、24h尿蛋白均改善,初步显示了氨氯地平延缓肾衰进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基因芯片对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用基因芯片研究 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早期反应基因 (imm ediate early response gene,ERG)。方法 :以包含 40 96条人类基因的 DNA芯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受代谢增强剂 PMA(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激活后早期的基因表达谱 ,并从中筛查出 ERG。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受 PMA作用 6 h后 ,17条基因上调 ,11条下调。数据处理聚类分析表明 17条上调基因中多数 (13/ 17)属蛋白质磷酸酶和转录调控因子基因 ,而下调基因中多数 (9/ 11)为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结论 :证明PMA激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主要是转录调控因子和蛋白质磷酸酶基因。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建立血清 型胶原蛋白 (COL - )浓度测定的直接双抗夹心法 ,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提供一种新的指标。方法 :采用本科室自制的 COL - 单克隆酶标抗体、多克隆抗体建立的直接双抗夹心法 ,同时采用日本试剂盒测定 6 0份正常和肝脏病人血清 COL- 浓度做对照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t=0 .16 6 ) ;两法相关分析 ,γ=0 .834,回归方程为 Y=0 .5 9X+ 70 .874。结论 :直接双抗夹心法测定血清 COL- 操作简便、特异、准确 ,可作为辅助诊断肝纤维化的可靠指标 ,并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法治疗胎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补肾健脾方药制成助长口服液为治疗组,以不用药为对照组,进行治疗胎怯的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78%)显著优于对照组(52%),P<0.001;治疗组在改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3升高,T4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5;在降低患病率方面,治疗组(43%)优于对照组(72%),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治疗胎怯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8.
观察机械性损伤的海马神经细胞在不同浓度高晶体- 高胶体渗透压溶液中容积的变化。取原代培养大白鼠胚胎的海马神经细胞,用超声波机械损伤细胞后暴露于含0.5 g/L、1 g/L和2.5 g/L氯化钠的细胞培养基中15 m in。结果显示机械性损伤的细胞明显肿胀(P< 0.05)。当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高晶体- 高胶体溶液15 m in 后, 细胞容积与同一实验时间的对照值相比明显下降, 并保持至第7 d (P< 0.05)。表明受到机械性损伤的海马神经细胞在高晶体- 高胶体渗透压环境中的容积调节功能丧失或减弱。 相似文献
89.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腹腔腔镜下全宫切除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对43 例因诊断为子宫肌瘤(33 例) 、子宫腺肌症(6例) 及子宫内膜增殖症(4 例) 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同时期121 例具有同样适应症的患者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与子宫增大有关,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及子宫大小无关;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手术损伤及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率无增高,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使用抗菌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缩短。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虽不能完全代替腹式全宫切除术,却是一种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广泛开展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0.
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评定量表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套适合于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观测的评定方法,并验证其可靠性,在Ader 情绪唤醒评定方法基础上进行修订,对中国地鼠进行试测,建立情绪唤醒水平划界分。结果显示总分以5 分为界,能区分高/ 低情绪唤醒水平的中国地鼠;条目与量表总分呈中高度相关( r = 0 .3268 ~0 .7347) ,量表总分重测信度良好( r = 0 .5874 ~0 .6105) ,评定者评分一致性高,符合率达95-2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