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37篇 |
免费 | 1806篇 |
国内免费 | 10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6篇 |
儿科学 | 255篇 |
妇产科学 | 122篇 |
基础医学 | 1214篇 |
口腔科学 | 317篇 |
临床医学 | 2118篇 |
内科学 | 1492篇 |
皮肤病学 | 196篇 |
神经病学 | 545篇 |
特种医学 | 917篇 |
外科学 | 1649篇 |
综合类 | 5443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2139篇 |
眼科学 | 169篇 |
药学 | 2158篇 |
37篇 | |
中国医学 | 1728篇 |
肿瘤学 | 8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212篇 |
2022年 | 609篇 |
2021年 | 687篇 |
2020年 | 696篇 |
2019年 | 304篇 |
2018年 | 339篇 |
2017年 | 535篇 |
2016年 | 404篇 |
2015年 | 712篇 |
2014年 | 973篇 |
2013年 | 1147篇 |
2012年 | 1687篇 |
2011年 | 1784篇 |
2010年 | 1604篇 |
2009年 | 1394篇 |
2008年 | 1499篇 |
2007年 | 1518篇 |
2006年 | 1315篇 |
2005年 | 1027篇 |
2004年 | 778篇 |
2003年 | 634篇 |
2002年 | 544篇 |
2001年 | 431篇 |
2000年 | 313篇 |
1999年 | 99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观察不同的针刺刺激量施于关元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收缩素受体( OTR)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MLCK)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类痛经模型组24只,造模成功后将寒凝类痛经模型组又分为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每组8只。除盐水组外,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均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盐水组和模型组不予针刺,刺激量A组予以粗针、深刺、行手法;刺激量B组予以细针、浅刺、不施手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缩宫素受体( OTR)的含量。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量大鼠子宫组织中MLCK的含量。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波峰峰值、活动度及MLCK水平均升高( 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明显减少( P﹤0.05)、MLCK含量明显降低( P﹤0.01),刺激量B组的OT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 P﹤0.05);与刺激量A组比较,刺激量B组收缩波个数增多( P﹤0.05)、OT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 P﹤0.01)。结论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的效应有所不同,粗针、深刺、行手法的效应较强于细针、浅刺、不行手法的针刺效应,提示针刺的刺激量也是决定针刺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确定SIVD患者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Erkinjuntti提出的MRI诊断标准入选SIVD患者70例,根据神经心理学评估分为认知正常(NCI)组和血管性认知损害(VCI)组;详细记录其血管性危险因素、症状和体征,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多数(81.4%)患者表现为肢体肌力减退,其次为步态不稳和构音障碍(分别为40.0%、20.0%),但症状较轻;饮水呛咳和尿失禁各占14.3%。50例(71.4%)患者可检出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体征;假性延髓麻痹和锥体外系体征者分别为10例、7例(14.3%、10.0%),共济失调步态异常者仅5例(7.1%)。NCI组和VCI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I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CI组(P〈0.05),贫血、饮酒和吸烟史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仅证实有高血压、糖尿病的SIVD患者更易出现认知损害(P〈0.05),其OR值分别为5.265(1.563,17.731),3.445(1.008,11.772),高脂血症〔OR3.649(0.974,11.466);P=0.027〕对SIVD患者出现认知损害所起的作用尚不能明确。结论年龄可能并不是SIVD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SIVD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可能为高血压、糖尿病,而高脂血症与SIVD认知损害的关系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索髓核移植接触神经根后对大鼠诱发电位及神经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A组、B组分别取大鼠自体皮下筋膜脂肪及尾部的髓核组织,无压迫下放置在L4~5神经根周围。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天检测大鼠术侧诱发电位。3天时处死大鼠,进行神经根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A组大鼠感觉及运动诱发电位手术前后没有明显变化,B组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神经显微结构观察,A组少量炎性细胞浸润,B组神经外膜水肿、大量炎性细胞侵润,髓鞘水肿。结论:髓核接触神经根后可引起神经周围急性炎症病理改变,并引起神经传导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手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影响。 方法 :选择 70例胃癌患者 ,分别在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前和化疗后 1、3、5、7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 ,分离淋巴细胞进行化学发光 (Ly CL)和细胞周期动力学检测 ,观察其化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 :胃癌患者化疗后 2 4hLy CL迅速降低 (P <0 .0 1) ,最低值一般出现在化疗后 3~ 5天 ,然后逐渐上升 ,第 7天时基本恢复至化疗前的水平 (P >0 .0 5 )。同时淋巴细胞增生指数也有相同的变化 ,与Ly CL呈明显的正相关 (r =0 .6 1,P <0 .0 1)。 结论 :测定Ly CL强度变化可反映胃癌患者在术前动脉介入化疗过程中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可作为患者免疫功能改变的动态观察指标 ,指导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6.
【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功能MRI用于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T2DM)脑病及其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方法 纳入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9例T2DM合并脑病患者,按照病程长短分为A组(23例)(<10年)与B组(26例)(>10年),同时招募健康志愿者21名为志愿者组。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与MR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受试者左侧海马部位进行扫描,计算各组受试者相位值与蒙特利尔认知(Montreal of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 3组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WI相位值、Ins/Cr值、Cho/Cr值均高于A组(P<005),A组高于志愿者组(P<005);A组NAA/Cr值高于B组(P<005),但显著低于志愿者(P<005);MoCA评分与A组、B组受试者SWI相位值成正相关关系,与A组、B组受试者的Ins/Cr、Cho/Cr、NAA/Cr均具有负相关关系。 结论 多模态功能MRI有助于早期诊断并评价T2DM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7.
【摘要】 目的 观察四种不同污染源气体颗粒物对大鼠血清肌红蛋白和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汽车尾气组15只、煤烟组15只、燃烧秸秆组15只和自然空气组15只;按1mg/ml的相同的浓度气管内分别滴注汽车尾气、煤烟、燃烧秸秆、自然空气颗粒物悬液每天1次,一次01ml,连滴10天后,采用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5组的血清肌红蛋白(Mb)和脑钠肽(BNP)水平;计算HM/BM;CCK 8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并观察心肌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 各研究组大鼠血清Mb的水平均有所升高,均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峰值。血清中BNP水平也存在此类波动变化,BNP达到峰值的时间及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比Mb水平晚,但升高的幅度大。汽车尾气组、煤烟组和自然空气组大鼠HM/BM明显升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浸润、水肿、变性、坏死、纤维化;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秸秆组大鼠HM/BM变化不明显,心肌病理出现了轻度的心肌细胞水肿、变性,HM/BM无明显升高,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不明显。结论 高浓度的汽车尾气、煤烟、燃烧秸秆、自然空气颗粒均可以引起大鼠的心肌损害。检测大鼠血清中肌红蛋白(Mb)和脑钠肽 (BNP)的水平对判断污染物对大鼠心肌损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力治疗后冻胚移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门诊经体外受精或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行冻胚移植的经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逆转的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了112例患者的179个冻胚移植周期,按冻胚移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4组:自然周期组(n=29)、促排卵周期组(n=38)、直接替代周期组(n=89)、降调+替代周期组(n=23)。比较分析各组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活产率的因素。结果 在179个周期中,促排卵周期组与自然周期组、直接替代周期组和降调+替代周期组比较,其妊娠周期活产率(34.2%、31.0%、31.5%、30.4%)、活产率(46.7%、31.8%、34.8%、22.2%)、妊娠周期临床妊娠率(52.6%、37.9%、49.4%、43.5%)、妊娠周期生化妊娠率(65.8%、44.8%、64.0%、47.8%)更高,自然周期组妊娠周期流产率低于其他3组(18.2...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转染低氧诱导因子-1α突变型(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mu,HIF-1α^mu)后的外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中CXCL12的表达情况及对EPCs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EPCs并进行鉴定;以Adv—HIF-1α^mu的最佳转染指数转染EPCs,获得含有目的基因处理的EPCs细胞,设为A组。B组为单纯转染Adv的EPCs。设未转染Adv—HIF-1α^mu的EPCs为C组。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的EPCs中HIF-1的表达,检测转染后的EPCs培养液上清液中的CXCL12浓度及其对外源性EPCs迁移的影响。结果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速贴壁法获得的EPCs能够结合UEA-1和摄取ac—LDL,并具有成血管作用;转染Adv—HIF-1α^mu的EPCs表达的HIF-1及CXCL12高于单纯转染Adv的EPCs及未转染Adv—HIF-1α^mu的EPCs(P〈0.05),且能诱导外源性EPCs的迁移。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速贴壁法能够分离、培养符合特征的EPCs,转染Adv—HIF-1α^mu的EPCs能够在常氧条件下高表达HIF-1及CXCL12,并诱导外源性EPCs的迁移。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