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55篇
  免费   9922篇
  国内免费   5137篇
耳鼻咽喉   978篇
儿科学   1528篇
妇产科学   829篇
基础医学   8237篇
口腔科学   1846篇
临床医学   12011篇
内科学   10962篇
皮肤病学   1651篇
神经病学   3117篇
特种医学   39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8418篇
综合类   21397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9771篇
眼科学   1727篇
药学   11534篇
  145篇
中国医学   8120篇
肿瘤学   5826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1282篇
  2023年   1658篇
  2022年   3440篇
  2021年   4501篇
  2020年   3676篇
  2019年   2704篇
  2018年   2595篇
  2017年   3012篇
  2016年   2598篇
  2015年   4181篇
  2014年   5525篇
  2013年   6265篇
  2012年   8934篇
  2011年   9012篇
  2010年   7367篇
  2009年   6266篇
  2008年   6957篇
  2007年   6505篇
  2006年   6112篇
  2005年   4865篇
  2004年   3380篇
  2003年   2951篇
  2002年   2389篇
  2001年   1685篇
  2000年   1285篇
  1999年   790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38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生物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而在生物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氨酯的设计自由度很大,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嵌段和调节软硬段间的比例,从而合成出具有不同化学结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的聚氨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生物可降解聚氨酯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药物缓释载体材料、手术缝合线、人造皮肤、伤口敷料、医用粘合剂、组织工程修复及细胞培养支架等.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构建人重组TNFα-Tumstatin45-132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预测接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融合蛋白活性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基因融合序列重叠延伸(s0E)策略,构建新型TNFα-Tumstatin45-132表达载体;应用核酸和蛋白质序列软件Antheprot和PepTool对融合基因及接头部位翻译后在二级结构水平上的柔性、抗原性、亲水性等生物特性加以预测;用细胞毒试验和内皮细胞增殖试验测定表达的融合蛋白活性。结果 构建新型重组TNFα-Tumstatin45-132融合基因.经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TNFa-Tumstatinml32融合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经软件分析,并与TNFα和Tumstatin45-132单独分析的结果比较,未出现新的抗原性,亲水性没有改变,接头部位具有很低的抗原性,接头部位呈中性;表达的融合蛋白经证实具有杀伤L929细胞和抑制ECV304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TNFα-Tumstatin45-132融合蛋白的预测,并与TNFα和Tumstatin45-132分别对比分析,有利于合理设计融合蛋白,最大程度地保留TNFα和Tumstatin45-132各自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生物活性分析证实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3.
杨敏  黄爱华  袁文霞  刘晓虹 《护理研究》2007,21(35):3207-3208
从A型行为对冠心病的影响、冠心病病人A型行为的评估、心理干预3方面对冠心病病人A型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4.
摘 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采用坤泰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重庆市万州区妇 幼保健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进行分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 观察组,各 30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坤泰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来曲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 水平、卵巢卵泡质量、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睾酮、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促黄 体生成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直径> 18 mm 成熟卵泡数多于对照组,子 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50 d 后,观察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采用坤泰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 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其卵巢卵泡质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5.
对一种强化碱性戊二醛消毒剂的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为了解四环牌强化碱性戊二醛的安全性,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蓄积毒性、皮肤变态反应、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该剂对小鼠经口LD50为6329mg/kg(体重),蓄积系数K>5;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未出现过敏反应;试验用戊二醛剂量诱导PCE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无影响。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强化碱性戊二醛为实际无毒、弱蓄积毒性。极轻致敏性物质,没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66.
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显微外科修复治疗19例闭合性胭动脉损伤患者,术后通过早期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社会人口学资料对23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高于正常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治病费用来源的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文化程度低、离异或丧偶和自费的冠心病患者是社会支持的弱势群体。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利用度,重点放在年老、文化程度低、离异或丧偶和自费的患者身上,帮助患者适应疾病过程,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8.
陈敏  李理  钱蒨健 《护理研究》2008,22(11):3004-3005
原发心脏肿瘤的发病率很低,其部位、大小及活动度决定了临床表现。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手术切除是治疗心脏肿瘤最有效的方法。而嗜铬细胞瘤的病例异位于胸腔的病例不到1%,大多见于后纵隔,心脏原发嗜铬细胞瘤更少见。我院2007年3月收治1例,并于2007年4月行体外循环下嗜铬细胞瘤切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9.
70.
The 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 (MCU) transports Ca2+ from the cytoplasm to the mitochondrial matrix and thus maintains Ca2+ homeostasis. Previ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inhibition of MCU by ruthenium red (RR) protects the brain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and that mitochondrial fis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R injury. However, it is still not known whether MCU affects mitochondrial fiss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treatment with RR was found to de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free calcium in the mitochondria, calcineurin enzyme activity and dynamin-related protein 1 expression, and treatment with spermine was found to have the opposite effect in organisms subjected to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lasting 2 h followed by 24 h reperfu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CU may be related to mitochondrial fission via modulating mitochondrial Ca2+ uptake and this relationship between MCU and mitochondrial fission may protect the brain from I/R inj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