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302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334篇
内科学   540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167篇
特种医学   266篇
外科学   255篇
综合类   310篇
预防医学   231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274篇
  3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7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7年   16篇
  1959年   41篇
  1958年   66篇
  1957年   75篇
  1956年   73篇
  1955年   83篇
  1954年   5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总结其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白2007年4月至2011年6月收治7例孤立性骨浆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和预后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骨浆细胞瘤并符合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的诊断标准,其中1例伴POEMS综合征(多神经病、器官巨大症、内分泌病、M蛋白和皮肤病变综合征),1例术后6个月出现多处骨转移.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1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个月.其中5例患者预后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病情进展.结论 孤立性骨浆细胞瘤好发于中老年,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主要依靠病理确诊,手术结合适当剂量的放疗是其治疗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92.

Backgroun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B cells display prolonged survival in vivo, but when cultured in vitro rapidly undergo spontaneous apoptosis. We hypothesize that interactions with endothelial cells in infiltrated tissues and during recirculation may have a pathogenic role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Design and Methods

We evaluated apoptosis of leukemic cells after co-culture on a monolayer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with addition of fludarabine and antibodies that block adhesion. Then, we compared microarray-base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between leukemic cells at baseline and after co-culture.

Results

We found that the endothelial layer protected leukemic cells from apoptosis inducing a 2-fold mean decrement in apoptotic cells after 2 days of co-culture. Moreover, the endothelial layer decreased the sensitivity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B cells to fludarabine-induced apoptosis. Physical contact with endothelium mediated by both β1- and β2- integrins is essential for the survival advantage of leukemic cells. In particular, blocking CD106 on endothelial cells or CD18 on leukemic B cells led to the almost complete abrogation of the survival advantage (>70% inhibition of viability). However, a reduction of apoptosis was also measured in leukemic cells cultured in conditioned medium collected after 2 days of co-culture, implying that survival is partially mediated by soluble factors. Overall, the contact with endothelial cells modulated 1,944 genes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B cells, establishing a peculiar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up-regulation of angiogenesis-related genes, an increase of genes involved in TGFβ and Wnt signaling pathways, secretion of cytokines recruiting stromal cells and macrophages and up-regulation of anti-apoptotic molecules such as Bcl2 and Survivin.

Conclusions

Our study supports the notion that endothelial cells are major players in th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microenvironment. Adhesion to endothelium strongly supports survival, protects from drug-induced apoptosis and extensively modifies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leukemic cells.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肺结核组织B细胞中Oct-2、Bob.1的表达与机体免疫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0例肺结核组织B细胞中Oct-2、Bob.1的表达情况。结果 (1)在肺结核组织生发中心的B细胞中Oct-2和Bob.1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在无形成生发中心聚集的B细胞中,细胞核和细胞浆均呈阳性;(2)肺结核组织B细胞中Oct-2阳性的细胞数明显少于Bob.1阳性的细胞数,Oct-2和Bob.1阳性率分别为:10.8%、65.6%;(3)形成生发中心的肺结核组织B细胞中Oct-2和Bob.1阳性的细胞数明显高于无生发中心形成的肺结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组织B细胞Oct-2表达低下和/或Oct-2、Bob.1表达不一致可能导致B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未能形成生发中心。  相似文献   
94.
目的:报告1例罕见异位中肾管囊肿合并异位睾丸恶变病例,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异位中肾管囊肿合并异位睾丸恶变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异位中肾管囊肿合并异位睾丸恶变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结果:经腹切除巨大囊肿及右侧异位恶变睾丸,左侧隐睾行下降固定,病理示"右异位中肾管囊肿,右侧异位睾丸精原细胞瘤",随访1年无转移。结论:异位中肾管囊肿合并异位睾丸恶变极为罕见,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但最终需病理确诊,应早期行手术切除。后续治疗取决于隐睾恶变的病理类型及分期。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甘草查尔酮A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作用MDA-MB-231细胞24 h,分别用细胞凋亡试剂盒(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探针法(DCFA-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荧光探针(JC-1)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转录激活因子4(ATF4),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随着甘草查尔酮A浓度增大,从甘草查尔酮A 5 μmol·L-1开始,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9.05 μmol·L-1;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组细胞凋亡明显升高(P<0.05),甘草查尔酮A 40 μmol·L-1时细胞凋亡率达30.2%(P<0.05);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使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明显升高细胞内ROS水平(P<0.05),降低线粒体MMP水平(P<0.05),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呈浓度依赖性;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诱导内质网应激,使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ATF4表达明显增多,磷酸化(p)-PERK,p-eIF2α表达明显升高(P<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甘草查尔酮A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ROS水平,降低MMP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内质网应激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十全大补汤在气血两虚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性指标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所有病例均来自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的气血两虚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所有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联合归脾丸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十全大补汤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及骨代谢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骨保护素(OPG),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β-内啡肽(β-E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明显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6.376,P<0.05);并发症方面,对照组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总发生率24.49%(12/49),高于观察组的6.12%(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7,P<0.05)。结论 对于气血两虚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联合十全大补汤口服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骨代谢,促进骨质修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
背景与目的:脾动脉瘤(SAA)是一类少见、具有潜在致命破裂风险的内脏动脉瘤疾病。SAA的传统手术方式为开腹切除动脉瘤及脾脏。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材料的发展,SAA的腔内治疗越来越普及。相比于开放手术,腔内治疗具有微创、简便、术后快速康复的优势。本文探讨SAA腔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30例SAA患者资料,并介绍了我科治疗SAA的3种介入手术方式。结果:患者30例均行腹部CTA明确SAA诊断,其中近脾门型17例,中间型9例,远脾门型4例;囊状动脉瘤19例,梭形动脉瘤11例。30例均采取腔内治疗方法,其中21例行SAA栓塞术,6例行脾动脉支架置入术,3例行脾动脉裸支架置入+栓塞术。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 d,平均住院费用5万元,术后发生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10例,症状均在3 d以内缓解,无后遗症发生。发生穿刺点出血1例,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住院期间无急性脾梗死发生,没有发生需再次手术的并发症。22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CT复查示动脉瘤完全血栓化,未见造影剂进入;出现无症状局灶性脾梗死5例。结论:介入腔内手术可在保留脾脏的情况下治疗SAA,治疗效果确切,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住院时间短,费用相比开放手术无明显增加。腔内治疗可作为绝大部分SAA的首选治疗,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术前CTA显示的SAA形态及位置来决定。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介绍了肠道主要转运蛋白的种类、结构、分布部位、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中药成分可作为肠道转运蛋白的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影响其他药物在肠道中的吸收。有些中药间的配伍通过影响转运蛋白的作用,从而影响有效成分在肠道的吸收。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以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喉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切除组及部分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术后早期生活质量,分析影响喉癌患者预后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高于全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情况及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是影响患者预后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部分喉癌切除术在治疗喉癌中,与全切除术生存率相近,但术后早期生活质量较高;年龄、术前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情况及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2月,从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37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寻找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运用多元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糖尿病人群自我效能得分为(99.02±16.06)分,59.9%处于中等水平;糖尿病教育、干预措施、医保类型、合并高脂血症为2型糖尿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有待改善,需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高脂血症者的自我管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