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7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313篇
耳鼻咽喉   113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436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890篇
内科学   605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176篇
特种医学   246篇
外科学   604篇
综合类   196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838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898篇
  10篇
中国医学   790篇
肿瘤学   25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524篇
  2012年   705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590篇
  2008年   540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3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192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血清化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宇彬  彭海生  蓝苑元 《中草药》2003,34(4):384-386
阐述了有关血清化学的由来,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其前景展望。长期以来,中药的体外试验不能准确的反应药物的体内活性,体内的药物成分性质与体外试验对照存在诸多不一致现象。忽视中药特点的体外实验方法不能完成药物体内的作用成分的有效检测,经过国内外专家不懈的努力,一种全新可行的方法——血清化学逐渐被认可,尽管值得探讨和操作的问题还很多,但它已展现了在中药研究试验运用中的光明前景。若紧密配合中药化学、血清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微生物学的研究,其必将为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可望在中药质控、药物作用靶位、开发新药和中药现代化方面做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62.
肿节风注射液抗小鼠前胃癌FC的作用及毒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肿节风注射液(zJF)抗小鼠前胃癌FC的作用及毒性。方法 建立小鼠体内荷小鼠前胃癌FC模型,测定zJF的抑制率和体重、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以及给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同时研究zJF对小鼠前胃癌FC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zJF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ipZJF0.2g/kg、1g/kg、0.2g/kg的抑瘤率分别为39.83%、64.41%、53.39%,又能明显升高荷瘤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增加荷瘤小鼠的体重。zJFl00mg/mL、50mg/mL、25mg/mL、12.5mg/mL、6.25mg/mL对小鼠前胃癌FC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65%、63%、57%、55%、44%。结论 zJF体内、外对小鼠前胃癌FC均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可增加荷瘤鼠免疫器官指数及外周血白细胞数。  相似文献   
63.
加替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感染性疾病临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0例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口服加替沙星片200 mg,bid,对照组25例,口服氧氟沙星片200 mg,bid.疗程均7~14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4.0%与80.0%,有效率96.0%与88.0%,细菌清除率100.0%(20/20)与90.5%(19/21),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与24.0%,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加替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4.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黎  夏传雄  刘亚玲  徐崇民 《医药导报》2003,22(11):788-79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首剂120 mg,给药时间为出生后3~16 h,平均(5.9±3.2) h,12 h后再用120 mg.分右侧卧、左侧卧、平卧3个体位各1/3剂量,每注入1/3剂量后用复苏气囊供氧1~3 min,使药液在肺内均匀分布,约10 min完成注药过程.结果:用药后即刻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气分析明显好转,吸入氧浓度降低,48 h内X线胸片明显改善.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疗效肯定,在改善氧气交换和肺部病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维生素B12工业生产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维生素B12生产过程中菌株的选育和工艺的优化进展,包括二步发酵工艺和膜反应器的应用与改进。通过菌株选育和工艺改进大大提高了产量,推进了生产。特别是膜技术和其他分离技术的联用弥补了单一膜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的缺点,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颅内压及凝血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开颅肿瘤切除病人18例,麻醉诱导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监测颅内压(ICP),并由足背动脉放血400—600ml,开始诱导同时经外围静脉快速补充2—2.5倍于采血量的等效肢体和晶体。麻醉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连续监测有创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分别于血液稀释前后监测ICP,中心静脉压(CV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1(FIB)、血小板(PLT)、血球压积(HCT)。结果 与血液稀释前相比,血流动力学稳定;PT明显延长(P<0.05),PLT、HCT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APTT、FIB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颅内压无明显增高。结论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手术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的血液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67.
灯台树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灯台树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和储藏时间,为大量人工繁殖灯台树苗木提供借鉴。方法 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时间,不同光质及不同储藏时间,测量灯台树种子的萌发率。结果 灯台树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40℃,适宜的光照时间为8h,适宜的光质为黄光和日光,储藏时间为5个月以内最好。结论 灯台树种子是高温萌发型。  相似文献   
68.
恶性淋巴瘤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绍颖  任金马 《中国肿瘤》2003,12(10):577-579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南通市及其周围地区48例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及96例对照进行问卷调查,相关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三废污染(OR=3.07,90%CI1.23-7.67)、有机溶剂(OR=3.88,90%CI1.18-13.97)、避孕药(OR=2.26,90%CI1.15-6.60)、家族肿瘤史(OR=17.30,90%CI4.42-57.66)和饮酒(OR=0.66,90%CI 0.43-1.00)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有关。[结论]三废污染、有机溶剂、避孕药和家族肿瘤史可能是恶性淋巴瘤的危险因素,而少量饮酒可以降低恶性淋巴瘤的发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合成西达本胺{N-(2-氨基-5-氟苯基)4-[N-(吡啶-3-丙烯酰)氨甲基]苯甲酰胺}.方法:以吡啶甲醛为起始原料,通过Knoevenagel反应,制得吡啶丙烯酸,然后以N,N′-碳酰二咪唑(CDI)为催化剂,通过2步酰化反应,合成目标产物.结果:目标产物的产率为29%.结论:本法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0.
红大戟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凌征柱  覃文流  余丽莹  蓝祖栽  吴庆华 《中草药》2005,36(10):1555-1557
目的研究红大戟快速繁殖技术,为人工栽培提供种源。方法以野生红大戟的茎尖作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获得丛生芽,进而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结果M S BA 2.0 m g/L NAA 0.1 m g/L适合红大戟的丛生芽继代增殖。1/2M S NAA 1.0 m g/L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健全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70%。结论本研究得出的方法可为人工栽培红大戟提供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